梁志霞
(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四局小學 甘肅 臨夏 731600)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在設計和編排的過程中,都是將相同知識內容劃分為一個單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策略,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單元整體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從單元整體的知識內容出發,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清楚地理解數量之間的關聯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單元整體教學是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單元整體教學將學習目標學習任務,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區分。教師運用單元整體教學策略,不會選擇超出本單元的知識內容,便于學生理解和學習。單元整體教學,也可以讓學生有效地區分類似的知識內容,還可以讓學生了解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對于所有的知識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這也使得單元教學更加有序,學生學得也條理清晰,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雖然在新的教學環境下,教學方法得到了一定的改觀。課堂教學中也有許多創新的元素,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受到以往的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學過程中仍然運用比較陳舊的方法,這種故步自封的方式,限制了數學教學發展。陳舊的教學方式,很難適應當前的教學發展需求,不利于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如果不及時的轉換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將無法有效地進行單元整合教學。學生所學的知識,內容也變得無比分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明確的目標,如此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將數學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學生的理解和消化能力極為有限,很難消化這些知識。在當前的課堂中,這種現象仍然存在。教學中缺乏有效的互動,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適應這種比較陳舊的教學方法。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及時的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就很難了解學生的成長現狀,無法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教學優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越學越難,學生所積累的學習問題也越來越多,在長期的教學中學生中逐漸的喪失學習興趣。甚至許多學生比較抵觸數學課堂,這種缺乏互動的教學課堂,會極大地降低整體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效的進行單元整合教學。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單元教學的綜合目標,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數學教材,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給學生設計更為具體化的整體教學目標和任務。之后,圍繞綜合教學目標劃分教學中的重難點,為學生制定更為科學合適的數學學習方案,開展系統化、具體化的數學教學,習得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例如,在學習《小數的相關運算》知識時,教師首先從單元整體出發,明確單元綜合教學目標,讓學生理解小數的含義,小數的加減法運算法則和相關的定義等。學生掌握這些基礎的理論知識之后,教師分析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小數加減法運算的過程中,需要始終保持小數點對齊。當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得了相應的學習任務,知道了單元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之后,學生會跟隨教學步伐,自主的參與學習,解決學習中的一些困惑。當然教師在教學設計的環節,也要注重所設計的教學問題難易度適中。通過梯度化的問題,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材的整體編排過程中,各單元之間的知識內容有一定的關聯性。教師需要將共同主題的單元內容進行整合,教學更加完整以及系統化,對學生的現狀有所了解,開展針對性教學,認知特征和規律,通過從簡單到困難的方式進行教學優化設計。通過這樣的教學優化方式,使得教學內容更加清晰,學生也能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同樣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才能及時的發現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和學生當前學習中存在的困惑。如果在教學中無法有效的解讀教材內容,只是照本宣科,學生只會陷入不斷的重復練習中, 學生會對學習感覺麻木,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優化教學。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所了解,并深入解讀教材內容,從整體上對教學進行優化定位。
例如,學習《20 以內的加法》知識時,教師在了解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之上,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設計合適的學習任務。如,在學生熟練掌握20 以內加法知識之后能進行口算。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這些簡單的基礎問題有效地掌握,并解決一些具有一定的難度的教學問題。通過有效的教學,引導學生解決一些教學問題,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通過全面的解讀學生的學習狀況,不僅讓教師能夠對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有一個綜合考量,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效地梳理單元模塊內容,引導學生高效學習。
小學數學中,以單元整體開展教學,教師需要有效地抓住教學中的關鍵之處。通過教學中的關鍵點將單元知識內容,有效地銜接起來。通過這些知識點的有效串聯,讓學生對單元整體的知識內容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難點和基礎內容。讓學生先掌握基礎的部分。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的增加學習難度。例如,學習《四則運算相關》時,教師可以將其整合在一起進行綜合性的教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四則運算內容有一個全面性的掌握。在長期的練習過程中,融會貫通。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掌握了一種運算方法,就要引導其舉一反三。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較為簡單的兩位數運算問題,當學生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再進行多位數的運算。從簡單到困難逐層遞進,讓學生對四則運算方法有一個熟練的掌握。在教學中尋找關鍵之處,掌握合適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有效地落實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不僅關注成績,還要培養綜合能力,關注學生全方位發展。日常的測試只是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手段,而非最終的教學目標。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是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因素。教師在組織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需要讓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有效地互動,共同參與。如此才能夠在教學過程當中,發現有效的教學資源。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可以讓整體教學工作有序進行,不斷地完善單元整體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討。通過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整體知識體系。教師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網絡,導入學習的新知識內容,不斷地完善學生的知識架構。
例如,針對《多邊形》相關知識,設計教學問題,基于問題學習,讓學生思考之前所接觸到的一些圖形類的內容。通過引導讓學生回顧以往所學習的平面幾何相關知識,應用到新知識學習中,幫助學生建立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效的互動可以掌握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教師進行適當的記錄,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優化設計,也更有利于整體教學的階段性總結和評價。在單元整體教學增加教學互動,不僅要讓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更要讓學生能參與到教學評價過程中,對于每一個階段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訴求,進行教學優化和改革工作。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教師可以用思維導圖對單元的知識脈絡進行梳理,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思維導圖設計知識框架,讓學生對基礎的知識概念有一定的認知,構建知識網絡,豐富智慧框架?;谒季S導圖,構建知識體系,培養數學素養,內化知識內容,提高學科素養,感知學習作用和價值。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相關知識時,教學中,基于輔助模型,開展高效教學。利用多媒體,展示知識內容,強化觀察,實現互動交流,理解概念和特點,內化知識,構建知識框架。運用思維導圖深化學習,讓學生明確知識特點。讓學生通過單元整體教學,對于所要學習的基礎知識內容有一個全面性的了解。在教學中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復習,對知識概念和規律有全面性的把握。
單元整體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引導學生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有效地把握數學知識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數學教學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數學思想,如,數形結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利用數學思想,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和轉化思想,讓學生探究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和相應的規律。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 在協作中,基于數學模型學習相關知識,培養數學思維,構建知識體系,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強化遷移能力,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數學素養,有效落實數學教學,積累學習經驗,掌握方式方法,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