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瑩
(會寧縣東關小學 甘肅 會寧 730799)
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實際開展教學工作時,就要考慮學生在這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差異,以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求職欲望。當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薄弱時,教師會在教學當中產生較大的阻礙,不能夠體現良好的教學成效。所以,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工作時應該致力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小學英語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優化教學形式,在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同時,促進其全面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按照課程學習的要求融入到學習活動當中,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明確知識要點,促使教學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小學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啟蒙,在入門階段循序漸進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加深小學生對于英語課程知識要點的理解。在我國現代化教學改革發展當中,小學英語教師經常會采用游戲教學、場景對話等方式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并且持續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使得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能夠體現相應的成效。教師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作為前提,增強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時可以讓學生形成長效學習機制,糾正學生在學習中的一些錯誤行為,并且更加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長期保持穩定的學習行為。
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不同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的影響,表現出不同的個性特點。一旦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就難以對學生開展課程教學,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提升,制約了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時,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接觸和學習英語課程知識時融入大輕松、融洽的學習氛圍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部分小學英語教師以激發興趣作為主要的教學目的時,還是會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實施的教學方法不能夠產生實質性作用。樹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標時,就需要轉換教學理念和模式,考慮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在活躍的教學氛圍中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部分教師會借助實物圖展示、多媒體教學等模式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新興的教學方法比較容易抓住小學生的眼球和心理,可以讓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加深小學生對于英語知識內容的印象。
興趣是學生學習課程知識最大的動力,當小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時,很難融入到課程學習活動中,課程知識內容對于學生的學習體現出來的吸引力不足,因此學生在課程活動中的參與度不高,會阻礙小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如果小學生對于英語課程知識內容比較感興趣,就不需要教師全程帶領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學生能夠憑借自身的興趣提高其在課堂學習中的注意力,對于學科知識內容產生濃烈的學習欲望,從而體現顯著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在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時,能夠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作為基礎目標,將二者相互結合。長期以來,小學英語教師會采用填鴨式或者灌輸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背誦英語課文,默寫英語單詞。在這種無趣的教學模式下,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往往都有所缺乏。教師開展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和英語學習特點的教學活動時,就可以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學習當中獲取更大的動力,滿足現代化課程教學發展的要求。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應考慮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時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簡化課程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課程活動當中。雖然小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生活經驗,但是在學習中遇到常見的生活場景時會表現地更加親切,進而激發學習欲望。教師就可以創設生活情境,以小學生熟悉的情境消除其在學習中的隔閡,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開展“Food and Restaurants”這個單元的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明確基礎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聽懂并且掌握apple、pear、watermelon、fourteen、fifteen 等單詞的含義,聽懂句子How many___?There are___。這個單元的主題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場景和對話,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置相應的生活情境。當學生與父母一起進入到餐館時,想要吃怎樣的食物,這就可以設置顧客與服務員之間的對話,讓扮演服務員的學生推薦食物,扮演顧客的學生描述自己的需求。吃完東西之后可以設置結賬的對話。與生活情境相關的對話可以增強小學生的代入感,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對話,還能夠引導學生將英語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時期的教學形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顯著的差異,小學英語教師要結合現代化教學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占據主動性,從而體會英語的魅力。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會占據課堂主體地位,主要是由于小學生對于英語知識內容的掌握程度不足,教師就會自主引導學生進入到課堂活動當中,還會帶領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給學生布置特定的英語寫作任務,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教學要求逐步推進。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小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很難形成英語學習興趣,還會固化學習方法,影響了小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教師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時,就要更多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想要表達的英語內容進行訓練。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開展“開口說英語”的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文章進行閱讀,比較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情況,還能夠讓學生自己選擇主題設置英語活動,鍛煉小學生的英語口語和活動組織能力,激發其英語學習動力。
在絕大多數小學生的心里,教師都是嚴肅的、威嚴的、古板的,當學生初步接觸并且學習英語知識內容時,一旦產生錯誤就會受到批評,導致學生的自信心下降。許多英語教師引導小學生開展課程活動時,都會制定相關的課程規則,讓學生跟隨教師的腳步完成每一個環節的學習任務。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小學生會對教師產生懼怕心理,越來越不愿意參與到課程學習活動當中,害怕自己在學習中犯錯,因而體現出來的學習興趣非常低下。教師在改善這種教學形式時,就需要致力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與交流,促使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教師要真誠對待每一個小學生,幫助小學生解決其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并且鍛煉小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使其在后續遇到問題時迎刃而解。小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當中都會體現一定的童真,教師要與學生成為朋友,不能夠在學生面前過多地表現自己威嚴的形象。對于學習表現較好的學生可以進行表揚,對于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要更多地予以鼓勵,幫助其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最主要的是,教師要改變封閉式的教學模式,更多地組織小學生開展課外活動,讓其充分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在增進師生感情的同時,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得小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下產生學習熱情。
課程教學評價對于小學生的學習發展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小學生在學習當中會體現出顯著的攀比心理和好勝心理,非常注重教師的教學評價,希望教師能夠對自己進行正面評價。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比較注重教師的評價結果,還會將自己的評價結果與其他同學的評價結果進行對比,將其作為判斷自己與其他同學表現是否優秀的重要依據。小學英語教師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時,就能夠實施多樣化學習評價,觀察學生在學習中的不同表現,并且對其差異性表現給出相應的反饋,激發起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一定的鼓舞。多樣化學習評價不僅要求教師分析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更應該挖掘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自主改正其中的問題,促進小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由于不同的小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各不相同,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適應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將學生的英語學習與課堂表現及課外發展相互結合。所以,教師要細致化分析學生在學習英語課程知識的過程中產生的不同表現,鼓勵小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明確英語課程學習的趣味性,以正面、積極的評價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來說,教師要以增強其學習興趣作為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突出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培養。與此同時,教師要轉變教學模式,考慮學生在學習中可能產生的問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關注學生的實際表現,確保英語教學綜合質量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