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會 毛宏萍
辦學特色
我校產品設計專業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江西省一流專業、江西省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教育部特色專業。2018年江西省普通高等高校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排名第一。本專業于1983年籌備,1985年開始招收工業造型專科生,1996年招收工業設計本科生,2003年獲碩士學位授權。學生通過四年的本科學習,掌握產品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系統的設計方法并具備設計實踐與應用能力。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在企事業單位、設計公司、新產品研發機構、教育機構、科研院所從事交互與服務設計、消費類產品設計、交通工具設計、造型設計、文創產品設計、衛浴產品設計、設計管理等工作的創新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應急衛生艙設計
設計者:羅明會
指導老師:毛宏萍
院校:景德鎮陶瓷大學
作者闡述:為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設計的一款應急衛生艙。本設計思考分析了日常和意外兩種狀態,提出基于整合多功能思維下兼具日常物資供給、應急衛生藥包、傷口處理獨立空間等多功能模塊。常態時期具備智能存儲、售賣功能,在應急狀態下啟動預警、自動報警、呼叫尋找、物資供給等功能。兩種狀態下合理完善又充滿人性關懷的應急設施設計,解決了基礎救災物資的日常閑置存放與不確定的災難來臨之間的矛盾。
產品靈感來源于折扇的開合結構減少物品占地空間,便于運輸及安放。頂部的設計靈感來源于荷葉,中間低兩邊高的疏水結構便于匯集并疏導雨水排于地面,應對惡劣天氣帶來的不便。硬朗的幾何外觀造型設計,以白、藍、橙以點綴,加之大倒角的妙用,給使用人員帶來親和且安全的視覺感受,體現人性關懷。
指導老師 毛宏萍
毛宏萍,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南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米蘭理工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產品設計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在工業設計領域從業二十多年,發表論文二十余篇,目前主要縱、橫向研究主題以《產品設計中的移風易俗現象研究》《傳統陶瓷的時尚性元素研究》《設計與風格研究》《家具設計》《紫砂產品設計》等為主,設計作品多次獲省部級獎,在教學競賽中多次獲得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導師點評:畢業設計的主題圍繞地震等自然災害來開展,探討如何讓設計幫助人們在意外來臨時,能最迅速有效地實現更好的自救和互救。本設計思考分析了日常和意外兩種場景,既關注日常人群的基本物資需求,也關注災難時受災人群的應急需求,從兩種場景出發,解決基礎救災物資的日常閑置存放與不確定的災難來臨之間的矛盾。
此畢業設計通過調查災難史料、幸存者紀錄片等進行研究,分析幸存者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況,總結多重問題的關鍵詞。同時,調研我國現存應急救助產品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從形態、色彩、材質、功能等方面對應急產品進行設計要點分析,提出了基于整合多功能思維下兼具日常物資供給、應急衛生藥包、傷口處理獨立空間等多功能模塊的應急衛生艙設計。
設計關注的人群在兩種場景下針對性有所不同。在日常場景中,關注的是日常民生狀態下的普通人,分析日常生活習慣,常去的開闊安全場所,設計兼具自動售賣和存儲功能的公共設施;在災難意外場景中,關注大多數的幸存者,分析幸存者初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自我救助和對外求救需求,設計多種救援功能的設施:1.預警功能,提前預警地震災害的來臨,幫助災民快速應對地震災害的發生;2.自動報警功能,內置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定位功能可向外界救援準確定位,給求救人員以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勵;3.呼叫尋找功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定位可查找人員信息及親友下落,減輕心理負擔和焦慮;4物品儲藏功能,水和高熱量食物、衛生處理的物品,如消毒液、止血包等;5.太陽能獨立供電功能,解決災難中斷電帶來的部分能源問題。本設計強調了設施設計對用戶的普適性和服務性,采用了通用設計、產品服務設計的思維方法,竭力設計可以為兩種狀態下提供合理完善又充滿人性關懷的應急設施。
此衛生艙設計細節包括靈活的空間折疊設計,設計靈感來自折扇,從側面展開可提供四個獨立空間為災民的隱私和情感需求服務;頂部的設計靈感來源于荷葉,中間低兩邊高的疏水結構便于匯集并疏導雨水,將水集中排于地面,預防惡劣天氣帶來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