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慧 王柳莊


辦學特色
我校藝術設計專業以國家發展戰略、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探索新文科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的藝術設計學培養模式。關注藝術設計前沿學術理論,強調“設計實踐與理論研究并重”的教學理念,以“專業+教研中心”的教學架構形式,培養具有問題意識、可持續理念、人文關懷、社會責任感的設計人才。圍繞文化傳承與創新、社會服務創新、數字體驗創新、生活方式創新等,開展交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培養能夠從事設計實踐、設計教育、設計理論研究、設計策劃等工作性質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依據學院建立跨專業的“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藝術設計學專業的學生在完成一年級設計基礎、二年級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后,三、四年級進入“文化整合設計”“社會創新設計”“數字體驗設計”三個教研中心進行學習,完成高年級課程及畢業設計。
廣式早茶露營產品設計
設計者:林曉慧
指導老師:王柳莊
院校:廣州美術學院
作者闡述:以“一盅兩件”為代表的廣府早茶習俗是地方傳統文化的體現。伴隨露營風潮的興起,露營產品的多樣化、風格化需要進一步提升。把傳統飲食方式置于露營場景中,根據其內容和特征設計新的產品。一方面,讓露營產品與地方文化、地方美學相結合,拓展露營產品設計的新思路;另一方面,為傳統飲食尋找新的場景和發展空間,提升地方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產品整體采用嵌套收納方式,以滿足戶外使用場景的需求。在功能上分為制作和盛放兩部分,共30余件產品組合為一個整體。針對茶點制作常用的蒸、煮、煎三種方式設計對應的蒸籠、煮鍋、煎鍋,針對茶點食用方式設計對應的盤、碗、筷等,針對飲茶方式設計燒水壺、茶盤、茶壺、茶杯等。在形態上,整體風格簡潔,在茶盤、茶壺、蒸籠、杯墊等局部應用嶺南滿洲窗的視覺元素,讓產品體現廣府文化與生活方式的特點。
指導老師 王柳莊
王柳莊,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教師,藝術設計學系副主任、文化整合設計教研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可持續發展設計、文化與社會創新設計教學與研究。致力于以設計推動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傳承與發展,并提升設計的內涵與價值。
導師點評:藝術設計學系本屆畢業設計作品圍繞文化傳承、社會創新、循環設計、設計感知、藝術觀念、企業文化六大核心主題,體現了學生對地方文化、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行為、生活、材料、工藝等內容的思考。探討設計作為手段,與社會、經濟、文化、環境、技術的融合應用與創新。
廣式早茶露營產品設計是“新嶺南生活美學——地方文化研究與產品創新設計”課題組的一部分,以設計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理念,以嶺南地方文化研究為基礎,從歷史與現實中發掘價值點,以新嶺南生活美學的探索為目標,面向未來生活場景展開產品、視覺相關設計。傳統文化對象包括廣式早茶、潮州工夫茶、佛山銅鑿剪紙、廣府婚俗、粵繡、粵劇、踏春、醒獅、餅印制作、糖畫、捉泥魚、莞草編織,依據不同人群與場景的需求,這些對象中蘊含的觀念、行為、材料、技藝被融入不同產品設計中,以創新設計為傳統尋找新的應用場景,從而與現代生活建立內在連接。
“嘆早茶”是廣府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廣府城市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面,表現了廣府人從容享受的生活態度。廣式早茶露營產品設計把傳統廣式早茶這樣的生活方式置于露營場景中,令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參與傳統文化,讓傳統成為潮流。
設計的前期,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廣式早茶習俗起源、發展及其中的行為與觀念特征,結合廣府預制茶點的發展趨勢,歸納不同類型茶點的制作與食用,以及煮水、泡茶、飲茶的方式與特點,確定產品的功能類型;另一方面是對當下露營生活趨勢,以及其中的飲食方式及相關產品進行考察分析,歸納人群與場景對產品設計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提出以收納式套裝的設計思路,讓產品既滿足戶外產品的要求,又符合傳統“一盅兩件”飲茶的需求。深化設計階段,重點一是考慮不同類型的產品如何相互嵌套、配合,同時優化各自的細節;二是形式設計方面,在總體簡約風格的基礎上,把地方傳統文化符號如滿洲窗符號有機地應用到產品中,同時結合材料、色彩、質感的表達,從視覺上體現產品的“文化感”與“地方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