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美雪 管雪松



關鍵詞:柳編 基礎運用 重組 光影設計 肌理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3)18-0152-03
一、柳編的概述
柳編是以柳條為主要原料,通過一定編織技術而最終成形為工藝品或實用品,其主要材料是柳[1],有垂柳、河柳、杞柳等繁多的種類。此外,柳葉、麥稈、茅草、玉米皮、竹、水草等也可作柳編材料[2],它們是能拉近人與自然距離、具有純天然親和力的纖維材料,在廢棄處理過程中能節約能源和降低費用消耗的可持續性健康材料。這類環保型材料能滿足大眾對高品質綠色生活的追求,成為室內裝飾設計材料中的主趨勢。柳編材料整體具有柔韌性及易塑性,不同原材被用來編織具有不一樣藝術感和體驗感的多種功能物品[3]。例如,柳條具有天然的色澤美,粗細均勻,柔軟易塑形;玉米皮需去掉最外面的老皮顏色偏白色澤較差,質感較為粗糙紋理較寬,但卻是最易上色的材料。柳編工藝是我國承載民族和當地特色地域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持著“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的藝術氣質[3]。同時,柳編一直是人們美好愿望和期待的載體,“柳”透著綠意象征著春意,是報春的使者,將它纏起盤于秀發上暗示著女子希望永葆青春。
柳編編織技法是由許多材料按照一定規律和手法進行經緯線的排列組合,雖重復層疊卻也不失變化和統一。如圖1 所示,各編織法都遵循著如連續、漸變、起伏、交錯的節奏與韻律美[4],柳編,多種形式變化中表現和諧統一,可提升室內空間裝飾設計美感,彰顯我國民間美術的造型美,精準把握形態規律變化,不同編織技法相互結合突出材料美和編織技藝的智慧[3]。例如,在制作兒童柳編用具時,可以靈活多變地利用編織紋樣來實現其紋理造型的趣味設計,但兒童好動,需注意增加該類柳編器物的結構強度。此外,柳條是自然材料所以存在著粗細差別,可根據創作需求進行分類和針對性編織,也能減少浪費降低成本。
二、柳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基礎運用
(一)室內裝飾設計解讀
室內裝飾是西方史中所長期提及的,既包括對建筑內部不可移動的硬裝(空間中墻體,地面,頂面)的裝飾,也包含了對可移動的物品擺件的軟裝搭配,從而讓室內空間中的藝術表現力得到彰顯。提到室內裝飾,還會想到室內擺設和室內陳設兩個概念,但這3 個概念之間是有聯系卻并不等同的。室內擺設是對物體物化表面的打扮,達到最直接的視覺美感;而陳設指的是室內空間中6 個墻面除外的其他可動的物體家具、藝術燈具等在空間里的組合關系。所以室內裝飾設計其實是更廣的范圍,試圖用一切空間內的媒介表現室內整體藝術效果,賦予其內在思想感情[5]。室內裝飾設計是室內設計的靈魂,設計師則是為空間主人創造能表達其生活理念空間的一個存在,涉及材料、色彩、工藝等多方面專業性知識的綜合運用。而傳統手工藝柳編則是設計師們在追尋綠色環保和可持續可循環的自然生態理念的青睞品之一,在 “選材-制作-使用-廢棄”的整個生產過程中幾乎不會對人與自然造成傷害,無論是材料、工藝或是顏色和造型,都有巨大的設計潛力和市場。
(二)柳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形式
1. 功能實用性單品。柳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形式目前而言可以總結歸納為功能實用性單品和藝術裝飾性陳列單品兩類。古人通過智慧最終呈現各類柳編家居器物,隨著時代發展和人們更多的生活需求,柳編器具實用性單品種類包括了“玩耍、儲物、承載、包裹”等4 個使用功能。例如,柳編窩具作為寵物窩,不僅成本低而且具有寵物器具和玩耍空間兩功能,造型一般分為“屋形”小房子,帶門帶窗戶帶頂;“籃筐形”,半開口狀,如圖2,柳編窩由于多縫隙透氣性好,且邊緣光滑可更好地保護寵物安全不被劃傷;例如圖3的相機保護套則屬于包裹單品,柳編材質相對防震耐用,保護性能好,造型別致具有田園風,又是特別的裝飾品;民間風情的飯店偏愛柳編餐桌椅。除此之外,在一些傳統的柳編盛行的農村鄉間,每當訂婚、嫁娶、孩子出生時都會編一些“簸箕”“漏勺”等存放糧食的柳編器物,作為對新人的祝福,同時也是為新家增加實用家具。目前柳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還是以注重實用性的家具單品的形式出現,雖然種類在增多,但是大同小異的單品也是單一的,沒有更多的創新設計。
2. 藝術裝飾性陳列單品。隨著人們生活條件不斷提高,對生活空間的品質有更高的追求,在追求柳編功能實用的基礎上,也希望具有一定藝術裝飾性,這便是柳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第二種運用形式,注重藝術性和裝飾效果的單品陳列。例如壁掛、屏風、工藝飾品等,如圖4 中的柳編壁掛裝飾物單純用于點綴簡潔的墻面;采用扭編技法的柳編葫蘆藝術擺件,傳遞吉祥如意的美好期待;柳編壁掛花籃造型材料單一,搭配綠植作為更具生命力的墻面裝飾藝術品。當然除了單純的裝飾藝術效果,大眾也追尋實用與美學的結合,例如圖5 的傘框多種編織技法結合,造型更加細膩好看,同時兼顧著盛放雨傘的功能,雨傘材質與柳編材質的碰撞組合使得整體有一份寧靜和恬適。柳編藝術以其材料的天然環保及可持續性為人們裝點綠色家居環境,其現代設計融入了傳統工藝制作,編制出帶有裝飾性的藝術造型,在滿足人們視覺與心理的審美感受同時,通過造型風格的多樣變化帶給大眾不同的意趣生活。
(三)柳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效果及前景。目前,柳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普遍的運用形式還是以實用性和裝飾性單體為主,豐富空間中家具飾品的種類以及帶給居住環境更多自然的氣息。柳條柳葉等材料本身極其親民,是具有溫度的一類材質,可以緩解主人的情緒。柳編由于自身特點被國內外大眾所喜愛,但是由于缺乏在室內裝飾中的創新,以至于沒有利用好本身的優勢,在室內裝飾設計中也僅僅停留在點綴和陪襯的作用上。從材料上來看,柳樹具備速生的特性,且對環境適應性強,因此柳編從價格上來說占據一定優勢,此外,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快節奏、亞健康、低幸福感的社會中,被生活和工作堆積著缺乏放松的生活狀態,所以他們期盼生活中有一方凈土,例如,綠色環保,回歸自然的居家產品或者有溫度的,沉思的角落空間環境[6],而柳編也正符合這一精神需求趨勢。所以柳編急需在室內裝飾設計中進行創新運用,在契合大眾精神需求的同時,傳承我國傳統文化,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進而在室內裝飾行業占據一席之地。
三、柳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創新方法
(一)納新重組,材料搭配。材質是設計師表達和實現自己設計理念與創作的工具之一,而材料表面的肌理紋樣及其質地便構成了材質。柳編材料在將來某天可能因為成本、運輸、工藝等原因失去競爭優勢,干燥易斷裂,消毒不當會造成病蟲傳播,室內裝飾材料具有多樣性特點,柳編創新不能僅停留于熟悉的傳統的材料,唯有嘗試多種新材料組合達到不同的藝術效果表現[7]。第一種是相同質感的自然材質相結合,柳條韌性好但組織疏松支撐強度不大,若負載較大強度高時易坍塌變形,與木質材料相結合可在色彩對比、材質冷暖、設計情感和設計語言中保持統一,運用實虛變化、整體與局部構圖以及凹凸結合等技巧進行材質間的銜接和外在表現。如圖6 的柳編鏡子,木棍作為外框結構造型簡潔,編織柳編作繩固定結構,相對繁瑣豐富,整體呈現原木色系,彰顯出樸素和造型美感。第二種是強烈對比反差材料組合。圖7 柳編做框架白色柔軟的布藝作界面,與原木色呈現清新的視覺感,柳條與花色豐富的布藝結合會更顯得舒適柔軟,也會給柳編產品帶來趣味;與冰冷的金屬結合顯時尚感,帶來亦柔亦剛的視覺效果;質地柔軟的皮革保暖,如今人造皮革也在迅速發展中,選擇性繁多,與皮革結合能提升產品的優雅高貴氣質;還有人們常用于精神文化欣賞的瓷器,瓷器作為材料層次多變雅而不俗,若能將瓷片嵌入柳編產品能顯其情趣高雅,更增加了東方韻味;當然還有和柳條形狀和柔韌度都極相似的合成樹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與柳條能很好地融合。此外,結合材料還有玻璃、大理石、玻璃鋼等現代材料,與柳條有視覺反差效果,突出活力、生命力、時代性和現代感。例如圖8 柳編自身的柔軟度展現了衣裳的曲線,玻璃鋼人形模特則光滑硬朗,加以深色木質基底,自然材與人工材互為對比的組合手法。柳條材質在線條感硬朗的室內空間中做柔化設計,做有溫度的設計,將室內空間調和到一種平衡的狀態,以柳條作為面層,以木材、鋼材、陶瓷等作為骨干框架,采用纏繞、編花、壓挑、彎折等方式來塑造出點線面結合的多種形態,創新柳編產品的功能和裝飾性。
(二)光影設計,氛圍烘托。空間像人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而光影恰好是氣質表現的重要手法之一。光分為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似一種具象的存在,更近乎一種抽象的信仰[8]。光與光影對室內環境氛圍感的體現是極盡溫柔的表達。光只有透過空洞才會有造型,柳編制品的特點之一便是鏤空,不同的編制技藝會形成不同的孔形,若能配以燈光,從內向外的照射便可營造光感藝術。如圖9 所示的燈罩藝術一般,這是對人造光與光影的設計表達。柳編還可以編織孔型藝術遮光簾,利用幾種編織技法組合圖形,讓自然光在進入室內空間時來一場華麗的變身。柳編除了本身編制的間隙外,還可編制成形態各異的單品,比如圖10 中的花籃,當燈光打在花邊造型上而投影在桌面的光影圖案也是一種藝術表現。此外,將柳編與壁畫,掛畫等相互結合,搭配以射燈,在聚集掛畫的同時,也能在墻面留下稀疏影子。當在頂部射燈或室外天光的作用下,柳編的間隙和各異形態都可呈現出斑駁流動的光影畫面,特別是天光作用時,會隨著時間、光線的推移而不斷發生光影變化。 總結在做光與柳編的結合創新時,可考慮利用編織技法結合自然光或者人造光而形成鏤空光影藝術,其二在單品造型上做文章借打光的方式做投影設計,其三則是實用價值與裝飾價值的集合,用于壁畫掛畫與射燈藝術做墻面疏影。柳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基本以單一的產品形式存在,與光進行配合便能將產品的設計和情感的表達擴展延伸到空間的氛圍中來,虛與實的結合層次多變[9]。
(三)室內界面,肌理表現。肌理指的是形成物體表面的組織結構紋理,材料的不同往往影響著物體表面的組織、排列、構造等,最終產生了光滑或粗糙、軟硬感和凹凸感等[10]。肌理的體驗是人們通過觸覺而感知到的,這被認為是觸覺肌理;但是長期的觸覺體驗會形成視覺感知,這就被稱為視覺質感。柳編是具備材料自然肌理的,通過編織手法進而形成第二層肌理紋樣,所以柳編的肌理感是非常豐富有層次的。室內空間界面大多是人工材料的普遍使用,偏平整而沒有過多肌理設計,缺乏靈動生命力,可將柳編材料肌理美結合墻面設計來實現創新。柳條經過重疊、擠壓等技巧,最終成為具有凹凸對比的視覺效果的家具產品,關注柳編的材質肌理進行不同墻面裝修材料的組合運用于空間立面。在這里共總結了幾種運用的方式,首先是拼貼法,將柳編材質之間進行規律或非規則形式平面組合,形成面積形式的二維感,利用膠粘的方式貼在室內墻面;其次是壓印法,在柳編的表面涂上顏料或者其他染劑,在室內界面上壓出肌理痕跡;第三種是拓印法,在柳編凹凸的肌理上涂上顏料,再用墻紙進行拓印,從而制作出柳編墻紙;最后一種是粉刷法,柳編結合乳膠漆粉刷于墻面的方式能單純地將柳編肌理保留于墻面,和拼貼法不同在于,拼貼法保留肌理的同時保留自然真實的原色,關注柳編肌理作為創新角度;此外在大型公共室內空間,柳編可以直接做吊頂造型設計或是作為吊頂上的裝飾紋樣材料,在空間中可運用3D 打印、GH 等數字化設計對墻體隔斷做異形創新,選擇模塊化現代制造技術,從小做單位零件再進行組裝,這樣就可以實現很多夸張造型,擴寬柳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形式,實現繼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柳編。
(四)家具組合,故事情感。現今世界人口膨脹,人均用地變得更為緊張,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居住環境增加了無限負擔,應環境而生的微小空間設計越來越被重視[11],像“蝸居”“膠囊公寓”等概念早已進入人們的視野。微空間的特點就是空間面積小,因此空間布局的合理性舒適度以及家具產品的設計就很重要了。21 世紀以80、90 后為主力軍,對生活的追求是多變的且周期相對偏短的,更新空間的頻率變高,對于家具的需求更希望方便搬運的[12],甚至可以是二維的,可拆卸可組裝的。
柳編家具也需要適應大眾需求做革新。冰冷的鋼鐵,粗糙的毛石,柳編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將內在的木性傳遞到人們的手掌,這是柳條應用于家具制造的優勢之一[13]。一方面柳編家具需要擺脫單一產品形式,發展家具組合化零為整,以組合家具的形式出現在室內裝飾設計中受眾和市場都會更廣闊,比如可收納到桌里的柳編凳;另一方面柳編需要扁平化一些,在設計柳編家具的同時考慮從三維到二維、從二維到三維之間互相切換,可以是折疊、組裝、拆卸等。從銷售的角度來看,柳編產品可以被賦予一些組合家具“故事”,充分利用其手工藝和環保綠色優勢,有內容的名字引起消費者心靈共鳴,發揮柳編情感價值實現創新。
(五)智能創新,融入科技。隨著智能科技的發展以及新型材料的出現,大眾的生活中進入了許多比如加濕器、掃地機器人、音響等智能家具,但是這些智能家具在設計時更側重于它們的智能和多功能,往往采用人造材料作為輔助而忽略了材料的“溫度”[14],也就是材料的質感和肌理美。一方面:可以在產品的外殼部分采用柳編材料,或者配套設計柳編外衣,做成套系,既有保護的作用又增加了裝飾感,而且產品外殼也可以直接用柳編代替,可以彌補智能產品在材料方面給人的冰冷感受,讓室內空間更顯生活溫度,為主人帶來更好的體驗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提取出具天然綠色柳編材料中的“纖維”用于新材制作;又或是將柳編與蓄光型熒光材料結合作為新的創新研究方向,這種蓄光型熒光材料吸收足夠的光能后熱量慢慢地釋放出來就有了發光效果。柳編與智能科技的創新則需要更多科學技術專業知識和智能技術的領域了。
結論
柳編以其天然的物理特性和蘊含的文化內涵成為室內裝飾元素中的一員,在多種風格的室內裝飾設計中應用比重逐漸增大,本文通過對柳編產品及其材料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同時也提出了5 種柳編創新設計的角度。無論是從材料還是價格柳編都具有非常好的優勢,同時,柳編產品的綠色環保、可持續性特點是符合現代人追求5R 的理念,綜合分析得出,柳編未來的發展應該是從柳編技術到柳編藝術的飛躍,而室內裝飾設計會更加注重綠色生態,同時挖掘傳統進行古今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