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 孟慶一





Pursuing Cross-Border Illegal Capital in Canada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自然資源豐富、投資環境優越、文化多元性強,與眾多國家保持著良好的外交與合作關系。資金、收入和利潤可自由進出使加拿大成為世界上外國資本滲透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也使得加拿大成為犯罪分子潛逃和轉移贓款贓物的主要目的地之一。為應對不斷增長的打擊跨國犯罪與境外追逃追贓需要,加拿大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跨國追贓制度。
一、加拿大跨國追贓機制
(一)跨國追贓與追贓制度
加拿大較為重視跨國追贓工作,積極通過國際合作方式追捕犯罪嫌疑人并追繳其犯罪所得。加拿大與他國簽署了多項雙邊與多邊協議,以加強國際合作,確保跨國追贓工作的效能。加拿大聯邦警察局(RCMP)是負責在加拿大境內以及合作國家追贓的主要機構,與其他國家的執法機構保持聯系與合作,共同追捕以及引渡犯罪嫌疑人。加拿大還與國際刑警組織等國際組織積極合作,以加強打擊跨國犯罪和追贓,共同搜集情報、分享情報、調查犯罪,以期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抓捕和引渡。跨國追贓工作涉及多個國家的國內法律制度、司法程序、政治因素和國際關系等多個方面。鑒于其復雜性,加拿大在完善本國追贓制度的同時,還通過與他國分享追贓信息和經驗的方式增強追逃追贓效果。
(二)加拿大跨國追贓方式
加拿大的跨國追贓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追贓和間接追贓兩種。所謂直接追贓模式即以民事訴訟程序為依托的追贓模式,由財產請求國和財產的合法所有人向財產流入國司法機構提出對該財產的所有權的主張,財產流入國法院根據所提供的有關證據和依據本國相關法律事實,依靠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作出是否承認該財產屬于請求方的裁決,實現對于贓款的直接追回。自20世紀以來,加拿大民事訴訟程序確立了“接近正義”(access to justice)的原則,追求司法公正、程序便捷和保護當事人權利。雖然面臨著海洋法系和大陸法系的交織與各省各自不同的民事訴訟程序,但在直接追贓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審前程序并在充分證據論證的基礎上,能夠實現國際追贓的良好效果。
所謂間接追贓模式即以國際刑事司法協助為核心的追贓模式。加拿大的間接追贓模式以國際刑事司法協助為樞紐,將《刑法典》《犯罪收益(洗錢)和恐怖分子融資法》《賄賂外國公務員法》等有關跨國追贓的法律法規共同整合構成該項制度。加拿大《刑法典》第十二章第二部分和第十五章對如何處理犯罪所得(Proceeds of Crime)作了全面規定,涉及洗錢罪及限制與凍結有關犯罪收益的各項條款。法律允許將沒收的財產返還給合法的所有人,當腐敗案件涉及公共資金時,國家可以作為第三人主張權利,在定罪后或當被告人死亡或處于無國籍的狀態6個月以上時,可以將與犯罪有關的財產予以沒收并返還。加拿大《刑事事務法律互助法》中規定,請求國法院簽發限制、扣押和沒收犯罪資產的裁定或命令時,可同時向加拿大提出司法協助請求,請求加拿大啟動調查、限制、扣押和沒收犯罪資產的程序。《刑事事務法律互助法》還規定,加拿大能夠僅依據其與外國簽訂的司法協助條約或協定便可提供司法協助。
二、加拿大資產返還制度
資產返還制度,即犯罪資產分享機制,是指在追繳犯罪資產和收益的過程中,流入國和流出國按照國際公約和雙邊約定,在協助國追回犯罪資產的前提下,協助國以平等互惠為原則,收取相關費用并將剩余財產返還給請求國或受害人的方式,是境外追贓有效的經濟激勵方式,能夠調動各方追繳犯罪資產的積極性,兼顧各方利益。加拿大鼓勵國外資金涌入助力經濟發展,但政府并不希望其被作為犯罪分子進行資產轉移的天堂,也不愿將犯罪分子非法所得的財產留在加拿大。因此,對于來自外國的犯罪資產,加拿大建立了一套較為詳細的返還制度。
(一)加拿大犯罪資產分享的目的與范圍
加拿大犯罪資產分享機制,被稱為“沒收財產分享”。加拿大屬于較早確立資產分享制度的國家之一,并且專門制定了《被沒收資產分享條例》,該條例規定被沒收的貨幣財產或者通過拍賣、變賣其他犯罪所得而獲得的財產,將被存入國家特定資產賬戶,用于國家與執法部門、國家與協助國家之間的資產分享。根據《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規定,一國政府請求將贓款贓物從另一國移交進行返還或處分之前,兩國之間必須簽訂正式的資產分享協議。加拿大接受財產分享的做法,逐步放棄了絕對條約前置的要求,即請求國與加拿大之間沒有雙邊條約的情況下也可以就個案開展協作。資產分享機制的目的在于鼓勵與促進打擊犯罪、追繳犯罪所得,加強雙邊打擊經濟犯罪合作。資產分享以締約一方為促進沒收非法所得提供協作和合作為前提,這些合作包括提供情報、行動與司法協助。對于分享的范圍,加拿大政府規定貪污罪、挪用公款罪等侵犯國家財產的犯罪所得不進行分享,直接給予返還;賄賂犯罪、洗錢犯罪、毒品犯罪等沒有具體受害人的犯罪資產,可以進行分享。
(二)加拿大犯罪資產分享的份額比例
鑒于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較為完善的司法體系,加拿大資產分享的比例較高。個案分享的具體比例由總檢察長根據相關因素決定,主要是根據請求協助國在案件調查中起到的作用、移送的證據材料對資產追回的貢獻以及違法行為的性質,對于犯罪資產進行比例分配,通常以90%、50%和10%的比例確定分享的份額。
(三)加拿大犯罪資產分享的法律依據
加拿大處理犯罪資產分享時所適用的法律文件是《被沒收資產分享條例》《扣押財產管理法》等;同時《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是加拿大進行犯罪資產分享時的國際法依據。《被沒收資產分享條例》作為進行犯罪資產分享的核心法律文件,其內容包括:可分享資產的內容,包括被沒收的貨幣財產或者通過拍賣、變賣其他犯罪所得而獲得的財產;規定不應限定資產分享的用途;分享所得的資產應付給指定的中央機關;加拿大分享的資產比例應當與其付出相符等。加拿大《扣押財產管理法》中涉犯罪資產分享的內容主要在第11章,規定除外國與加拿大政府達成專門協定外,總檢察長在議會議長的準許下,可以與外國政府達成資產分享協議,實現犯罪資產的共享。根據《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第57條第4款關于犯罪資產分享的規定,加拿大分享犯罪資產所得的份額前,可以預先扣除其在偵查、起訴和審判階段沒收和返還贓款贓物過程中的開支。
三、透視能效為跨國追贓賦能
數字時代,貨幣在交易中的表現形式不僅局限于紙幣等實體化貨幣,數字貨幣的流通使傳統的跨境追贓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技術現已深度運用于各個領域,數字經濟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在此趨勢下,加拿大也開始利用科技手段進行追逃追贓。通過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拿大政府相關部門建立起完善的數字信息庫,利用圖像識別、數據研判等方式與現實交易進行比對,從而發現犯罪分子資金流向。在此種情況下,一旦犯罪分子賬戶發生較為異常的財產變動,加拿大政府即可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進行追蹤,為偵破案件助力跨國追贓提供方向。同時,加拿大司法機構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采取“主動報告加主動公開”方式運用跨境數據,禁止無論是在加拿大境內還是境外的本國公民與在逃犯進行任何經濟往來。如果加拿大公民與經濟在逃犯存在經濟往來,應當主動向有關機關報告,并說明交易的情況。在獲得他國政府授權允許的前提下,加拿大政府會第一時間將凍結財產的有關數據對外共享,在其官網上公布有關資產的詳情,給其他國家提供參考。
2022年9月,加拿大皇家騎警搗毀了一家經營“虛假銀行分行”的洗錢犯罪組織。據阿爾伯塔省執法反應小組稱,皇家騎警依靠加拿大金融交易和報告分析中心(FINTRAC)的情報展開了大規模調查,發現該犯罪組織幫助有組織犯罪集團在規避銀行機構和政府部門監管的情況下,利用其服務轉移資金,洗錢活動主要與販毒收益有關。
四、加拿大不明財產申報制度
來自海外的巨額資產構成一股強勁的消費力和推動市場的力量,對加拿大社會產生影響。隨著政府意識變化,一向以資產自由、保護隱私為社會治理準則的加拿大已逐漸開始著手進行規范,以防止來自海外的灰色資產流入對其本國經濟民生造成不利影響或潛在危害。為此,通過《來源不明財產令》對灰色資產流入進行管控,成為加拿大進行跨國追贓、進行財產沒收的有效方法之一。
2023年3月30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頒布《來源不明財產令》,規定一切大額支出都必須自證清白。對于當事人不能證明巨額財產來源合法、司法機構也不能證明來源合法的財富,政府可以直接沒收。在頒布實施《來源不明財產令》的同時,該省還修訂了《民事沒收法》,以使得《來源不明財產令》能夠有效配合《民事沒收法》適用。新版《民事沒收法》主要修訂內容包括:第一,取消沒收程序的10年時效期限;第二,可以從地產局等公共組織直接獲取信息;第三,允許民事沒收辦公室查找隱藏在信托受托人或家庭成員名下的財產。根據《來源不明財產令》,如果調查人員認為存在非法活動的可能性,可以據此要求所有權人解釋他們如何獲得房屋等資產。該令還適用于監管外匯兌換、匯票的貨幣服務業務,這些在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之外的服務被認為容易受到洗錢的影響。《不明來源財產令》將成為打擊有組織犯罪、販毒和洗錢的一個重要工具。
為應對洗錢問題,加拿大成立了金融交易與報告分析中心,要求本國金融機構及時向中心報告賬戶異動情況,如果有個人攜帶大額資金出入境的情況需要及時申報,否則移民管理機構將對該資產進行短期凍結。現階段逃亡加拿大的在逃人員往往利用地下錢莊、影子餐廳等非正式轉賬手段進行涉案資金轉移,若辦案人員查明相關情況,即可先將涉案財產進行控制,在提請財產沒收和轉回國內的同時,對在逃人員進行追逃。
五、國際合作中的追贓
加拿大積極推動跨國追贓領域的國際合作,使企圖利用跨國境方式逃避刑事責任、隱瞞犯罪所得的犯罪分子無法得逞。加拿大制定了嚴格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外國的財產保全請求,其審核標準明確,主要有兩個途徑:途徑一,根據加拿大《雙邊刑事司法互助法案》第9.3條規定及外國政府同加拿大政府簽訂的雙邊司法互助協議,向加拿大司法部提請簽發凍結令或扣押令;途徑二,可將相關材料和證物遞交加拿大警察局,由其根據現有證據條件評估能否就加拿大刑法第354條“非法占有財產”行為,對涉案財產立案偵查。若滿足加方立案標準,則根據加拿大刑法與刑事訴訟規定,檢方即可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請求。
另外,信息與情報交換在加拿大反腐敗跨國追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加拿大以雙邊和多邊刑事司法合作條約為前提,致力于實現反腐敗跨國贓款信息的合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