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偵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英語教學中,寫作教學是一個比較難的環節。近幾年,隨著英語新課標的實施,過程性寫作教學受到眾多英語教師的關注,在實際教學中,對于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培養學生英語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要對學生的英語寫作進行有效訓練,并探討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過程性寫作;高中英語;教學實踐
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語學科的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學以致用,全面激發學生英語寫作潛能。寫作能力是聽、說、讀的綜合反映,它能夠充分反映學生對所學知識與技能的應用情況。因此,在高中階段,英語寫作訓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高中英語寫作課上,教師應怎樣進行有效的教學,這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1?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
1.1忽視了寫作的重要性
英語寫作之所以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落后,在教學中過分強調對英語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語言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更不用說培養學生英語寫作素養了。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英語教學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注重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但在寫作表達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另外,英語教材中的寫作內容與其他內容相比,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從而使學生忽略了寫作的重要性。
1.2寫作能力不夠扎實
語音、詞匯和語法是組成語言的基本要素。學生依據豐富的詞匯和正確的語法使用,可以形成適合自己的語言習慣,從而能夠創作充分表達自己思想的文章。在英語教學中,由于受詞匯量的限制,學生經常會發生拼寫錯誤、誤用、重復使用詞匯,甚至造詞的現象。高中生在寫作篇章的整體布局、句式轉換、連貫等方面存在不足,作文中的句子和段落之間缺少銜接,難以使句子和段落之間保持一致。另外,高中生的英語寫作還經常會出現一些詞匯誤用現象。由于以往的英語教學常常以考試為中心,教師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靈活運用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寫作能力較弱。
1.3固定思維的限制
高中生在寫作中經常會出現中文式的表述方式,沒有遵循英語的思維習慣,下意識地將其用自己母語的結構直接翻譯為英語。英語的時態、語態、句式結構與漢語不同,學生容易被漢語的句法、語篇結構所影響,忽略了英語的文法和表現形式。中文的寫作思路是以中心點為核心,而英語則是以話題為主,然后進行辯論。例如,在漢語中,“因為”和“所以”是不能分開的,而在英語中,“因為”和“所以”這兩個詞只能用一個。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未能從自己的語言環境中解脫出來,造成作文的語篇論證不清楚,結構混亂。
2? ?過程教學法的應用優勢
在實施過程教學法中,教師應將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和寫作能力作為教學的核心,因此,在實施過程教學的同時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從目前高中英語寫作的實踐教學中可以看出,在課堂上采用過程式的教學方法可以為教學提供更大的助力。一是要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寫作過程。在課堂上,運用過程式寫作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寫作步驟,從而確保英語作文的質量。二是激發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興趣,培養學生英語寫作的自信。數據調查顯示,多數學生對英語寫作存在抗拒心理,認為英語寫作比較難。在課堂上,教師要主動指導學生寫作的各個環節,并提出相應的指導意見。這樣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英語寫作困難的問題,而且能使學生在不斷的修正中發現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學生對英語寫作的信心和學習的熱情。三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這種情況下,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使其認識自己的不足。
3? ?過程性寫作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針對上文所提到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應該把過程式教學方法運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之中,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水平進一步提高。
3.1寫前指導
在進行英語寫作之前,教師應引導學生先關注寫作話題,再讓學生分組討論,從而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英語寫作因其所處的階段而定,其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在寫作準備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多讀一些相關的文章,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探討。教師在課堂上應著重闡述某一種文體的典型例句,使學生能夠全面了解寫作的語境、表達方式,歸納出對應文體的語言特征,全面把握寫作的風格。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同類文體,使其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在寫作實踐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某一種寫作類型進行模仿,并在思考中建立自己的寫作模式,對時態、句式、篇章結構等進行歸類,從而使學生能夠按照既定的話題完成審題、擬題、打草稿、成文等寫作過程,保證學生日后能夠自如地完成同一類型的寫作。在寫作的反饋環節,教師可指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寫作內容,發現自己和他人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避免出現同樣的問題,真正提高自身寫作的水平,同時善于借鑒別人的寫作技能和方法。最后,教師還可以選擇幾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針對常見問題進行統一講評,以幫助學生盡量減少或者盡量避免出現此類錯誤,從而使學生的英語作文質量得到提高。
3.2撰寫初稿
編寫初稿既是英語寫作的開端,也是學生寫作思路的一種體現。在這一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初稿的撰寫,以寫作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需要有太多顧慮,可以根據自己的直覺來創作。在學生進行自由創作的同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如果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教師應該積極對其進行指導,讓學生順利完成初稿。例如,當學生以“中秋節”為話題進行寫作時,如果學生不能用英語來準確形容自己的想法,那么教師就要對其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順利地表達出來。在正式寫作之前,學生要先在自己的小組中列出作文提綱,然后利用小組合作來收集、積累寫作素材。提綱就是作文的框架,一個清楚的提綱不但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寫作方向,而且可以讓他們對文章中每個段落和主題的聯系有大概了解,這樣就可以確保他們的全部創作都為文章的主旨而努力。不過,想要寫出英語提綱,也不是簡單的事情,所以需要學生齊心協力。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英語教學中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在英語教學中,學生不應孤立地進行英語學習,應與其他學生一起討論、分析、糾正錯誤,最后制定英語寫作提綱。本階段的任務是每個學生都要對自己的想法和英語提綱進行匯總,并對其中各個部分的關系和要點進行說明。之后,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對報告進行討論和分析,指出學生在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在此基礎上,每位學生都會按照同學提出的建議來完善自己的寫作提綱。
3.3寫作反饋
大多數學生在撰寫初稿時都已基本完成了初步寫作,接下來只需要修改文稿即可。在修改時,教師要讓學生分組,互相檢查。如果單純靠教師的評判,不但會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而且會使師生之間存在上下級關系,許多學生會擔心教師會給出不好的評價。反之,因為同齡人之間的感情較好,通過小組交流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更能接納同學指出的不足。高中英語教學必須改革作文評價方法,豐富作文評價形式,提高學生作文質量。在學生寫完作文以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彼此交流,再引導他們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仔細地閱讀和評價,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鑒賞和批改他人的作文,學生在他人的作文上用紅色的筆畫出自己認為非常好的地方,或者有哪些地方還有待提高,并把一些明顯的錯誤做好標記。接著,教師可以隨意安排一個學生發表意見,被點名的學生首先要把他人的作文念一遍,再說一下自己的評改經過和評改的原因。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在對他人作文進行鑒賞的過程中,提升鑒賞能力和鑒賞水平。學生的相互評論可以作為參考,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都要仔細地修改,并進行適時的綜合點評,總結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技能和寫作水平才會有效提高。同時,通過學生間的相互評價,有助于培養和激活他們的創造思維。此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以組織引導為主,因此,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而且要主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其能夠更好地厘清自己的寫作思路。
3.4寫作修改
在英語寫作課上,寫作完成后的自我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要讓學生對自己所寫的內容進行檢查,在自我檢查中發現問題并改正,這是學生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徑。在互相檢查時,學生發現問題的存在,既是對他人的檢查,也是對自己的檢查。在此基礎上,學生將獲得英語寫作的寶貴經驗。學生通過自我檢查,可發現自己的詞匯有無錯誤、文章的句型和寫作的次序是否有問題。在互相檢查的時候,學生會遇到一些共同的問題,這樣可促使其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學生將會按照小組成員的評價和修正建議,對作文進行最后的修訂。在完成評改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基本的寫作技巧,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改正,以確保文章的準確性,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全面的總結和反思。此外,教師還要教授學生寫作技能,使學生順利完成寫作。
總之,寫作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舉足輕重。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教師應該把過程式教學法運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之中,從而使學生英語寫作水平得到提高,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士釗.高中英語過程性寫作指導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2(8):3.
[2]張乾森.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過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21(32):221-222.
[3]王雅欣.過程性寫作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深圳:深圳大學,2019.
[4]陳蓓.新課程標準下探究高中英語過程性寫作教學問題[J].校園英語,2016(3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