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平 楊潔
摘要“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對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闡述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施“1+X ”證書制度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本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并結合 “1+X”證書制度的要求提出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建設的對策:樹立創新教育理念、重建實踐課程體系、打造“雙師”教師隊伍、升級校內實踐資源。以期為推進工商管理專業建設質量提升,人才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建議和幫助。
關鍵詞“1+X”證書制度;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3.21.008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under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FENG Jianping, YANG Jie
(Xingzhi College of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 Shaanxi 710038)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pilot work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on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for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course system of this major,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course system of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establishing innovative education concepts, rebuilding the practical course certificate system, creating a "double teacher" teaching team, and upgrading campus practical resources. Hope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assistance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management majors and the comprehen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alents.
Keywords"1+X" certificate system;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2019 年教育部啟動了“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將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機結合起來。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院校,在職業技能證書與專業課程貼合性的設計上進行了深入探索和改革。在當前的大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也應與時俱進,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對實踐課程體系進行重構與優化,使人才培養目標與產業和行業發展相結合、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相融合,從而有效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復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水平。
1? 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施“1+X ”證書制度的意義
1.1?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就業率
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施“1+X”職業證書制度,實現了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的有機結合,突破了本專業理論教學多于實踐教學的傳統模式,使教學目標緊跟市場導向,使教學內容對接行業急需的技術技能,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技術技能和實踐能力,充分展現學生專業核心競爭能力和社會發展綜合能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還能為當地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高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緩解當地結構性的就業矛盾,提升本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1.2? 構建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專業競爭力
“1+X”職業證書制度有助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化改革,明確應用型、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構建既符合院校優勢又能發揮專業特色的“學歷教育+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以職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方案。使得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能夠全方位、綜合性、多樣化發展,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同感,提升學院與專業的社會競爭力。
2? “1+X”證書制度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內生動力不足、創新意識不強
首先,有些應用型本科院校尚未精準把握“1+X”證書制度的相關理念,對工商管理專業實施“1+X”證書試點工作的推廣力度不夠,對專業建設面臨新業態、新模式的認識還不充分。而且目前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之間也尚未形成可相互推廣、可彼此借鑒的路徑與經驗,沒有營造出實施“1+X”證書制度積極創新的熱情和氛圍。
其次,一些工商管理專業所背靠行業或企業不太明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職能特色不太突出,在實踐教學中也沒有以區域經濟發展實際和應用型人才需求為導向,在實踐課程內容中對行業新技能和新思維的融入不明顯,實踐課程設置與社會相關行業熱門證書的匹配度較低,使得應用型本科院校實施工商管理“1+X”證書制度缺乏有力的助推。
另外,現有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團隊對“1+X”證書制度的實踐教學改革創新意識也不夠,本專業傳統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專業建設、實踐課程體系設置、實踐教學模式等存在思維定式,常規教學工作也使得教師缺少努力探索和開拓新局面的勇氣和創造力,制約了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改革和“1+X”證書制度的實施。
2.2? 課證融合程度較低、考核方式側重不同
筆者根據走訪調查發現,不同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對于相關技能證書設置有著不同的方法,有些學院是在保持原有人才培養方案,不改變現有實踐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單獨設置證書培訓,使證書與實踐課程體系處于兩套系統和架構之下;有些學校是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備注可抵換課程學分的相關證書類型,學生通過自愿考取證書用以抵換課程學分;有的是直接用證書培訓中的某技能訓練替換實踐課程中的某個環節。這些方法并沒有將“X”證書真正有效地融入實踐課程教學體系中。
由于工商管理專業課程具有綜合性與廣泛性的特點,實踐課程是對多項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綜合訓練,實際教學內容設置會充分結合先修課程或依托多門理論課程支撐而設置。考核所涉及的理論知識較為復雜,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更強調有效的過程性考核,考查學生橫向知識面和縱向專業技能的綜合掌握、靈活運用的能力,還會通過企業調查、實踐實驗等方式考查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團隊協作的能力。通過對工商管理專業現可獲取的技能證書來看,技能培訓更具有針對性,強調學生在專業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專業技能操作,從而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職業技能證書考核的內容通常包括理論和實踐部分,但因為技能培訓課時總量有限,實踐操作的內容、展現形式和課時設置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實踐部分往往通過試卷來考查操作方法和流程,實踐技能的考核形式略顯單一。因此,如何將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課程的過程性考核與“X”證書的結果性考核方式有機融合在一起,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2.3? “雙師”力量較薄弱、團隊融合不緊密
“1+X”證書更加強調實踐教師需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及跨行業運作的相應技能。特別是工商管理專業大量的理論知識需要實踐操作和行業實踐案例的分析,以強化和支持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感性理解和實際應用。因此,工商管理專業具備豐富社會經驗和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較為重要。而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較為年輕,這些教師具有豐富扎實的理論知識,但缺乏企業實踐的歷練和經驗的積累。而學?;驅I也沒有建立切實的實踐培訓機制和明確的鼓勵措施,使得教師忽視了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和自我培養。而且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工作性質、課時壓力等客觀情況,使得教師很難再入企掛職鍛煉或再接受系統性的職業教育或培訓,即便一些教學團隊會開展調研、企業培訓、企業訪問等淺層次的學習和活動,但并不能在實踐教學團隊的專業技能更新和提升方面發揮實際作用,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也不能準確、直觀、形象地將企業的生產或服務流程以及專項技能傳達至實踐教學課堂,不利于對學生專業實踐和操作能力的綜合培養,也影響了“1+X”證書制度的推行和實施。
另外,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缺乏穩定的企業與行業技術能手或專家的支持。一是受企業工作時間限制和突發狀況的影響,外聘實踐教師未必能嚴格遵守學校的課程安排到校授課。二是工商管理專業相關崗位對應行業的限制性較低,外聘實踐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教學規律與實踐課程要求是否匹配需要長期考量,而且如何對外部教師的實踐課程教學進行動態監管,保證實踐教學質量,以及外部與校內實踐教學團隊如何進行有機融合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2.4? 實踐教學設施不足、校企合作形式單一
“1+X”證書制度是實現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有效途徑,但從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當前常規的實踐實訓室建設來看,多數是以搭建軟件操作平臺為主要方式。這種“嵌入式”的仿真教學環境雖然改變了傳統實踐教育教學模式的單調性,但既定的教學模擬環境和重復性的課堂實踐又局限了學生的創造性和思考力,而且一些使用較久的實踐軟件內容與社會需求現狀、企業現實生產過程脫節,不利于學生對企業生產一線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技能的掌握,也不利于“1+X”證書制度的順利開展。
另外,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夠。很多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尚未和企業真正達成長期深入的戰略合作關系,未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長效機制,校企業協同育人的積極性并不高。校企合作的形式僅限于學生校外短期實踐,或安排學生在實踐課程中進行觀摩體驗,或學生大四集中實習期間,這種實踐內容較為單一、時間較為短暫的實踐很難使學生了解企業生產全貌,對企業及行業應用技術的了解不夠透徹,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發揮不了真正的作用。
3? “1+X”證書制度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建設的對策
3.1? 樹立創新教育理念,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首先,應用型本科院校學院管理層要系統梳理“1+X”證書制度相關政策辦法,明晰“1+X”證書制度在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中的價值,高度重視申報工商管理專業“1+X”證書制度試點的工作,逐步打開“1+X”證書制度在本校的新局面,扎實有效地推進“1+X”證書制度的實施。并力圖通過該制度的有效落實來強化學生對未來職業的感性認知,增強對專業崗位重點工作任務的體驗,提升應用型人才相應的職業技能和綜合能力。
其次,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在修訂和完善培養方案時,要主動對接產業及崗位需求,以區域地方經濟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1+X”證書制度的實施意見為指導,以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為切入點,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課程體系,并創新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1+X”證書制度的實施路徑。
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團隊,還要樹立實踐教學改革的動力和創新意識,緊抓時代機遇,借鑒發展良好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先進經驗,轉變實踐教學觀念,改善現有的實踐課程架構,打造創新型、應用型的實踐課程體系,推動“1+X”證書制度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中的實施。
3.2? 重構實踐教學體系,融通課證教學內容
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應樹立“課證融通”的理念,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重新定位和設置,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更新和調整,構建有效的“課證融通”實踐教學體系,打破“1+X”證書制度與傳統實踐課程體系獨立分散的狀態,真正落實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專業能力、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培育為主線,以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最大化地實現專業教育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的融合與溝通,以及培訓證書與實踐課程的互通互認,實現工商管理專業學歷教育與技能教育的齊頭并進。
其次,根據社會對應用型、技能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和質量要求,在人才培養方案實踐課程體系中自然有序地設置“X”課程類型,并根據職業崗位及職業標準能力設計與“X”證書對應的實踐課程具體內容。還要認真分析工商管理不同實踐課程與職業技能證書之間的關聯矩陣,制訂實踐教學課程考核大綱,根據現實的需要,對照等級證書要求,突出實踐重點和難點,針對不同的實踐教學內容設定不同的考核標準和考核方法。并依照實踐課程內容的關聯性,前后的延展性,對不同實踐課程進行合理搭配和安排,形成前后相錯、有序的教學秩序。
3.3? 打造“雙師”教師隊伍,提升實踐教學能力
實施“1+X”證書制度和實踐教學體系融合的探索離不開優秀的實踐教學團隊的支撐。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應整合和優化當前隊伍層次和結構,打造理論知識扎實、崗位技能精湛的多元交叉式、高素質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首先,要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嚴把教師人才引入關。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要特別強調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掌握相應技能應用的實踐教師要求,招聘來自企業或社會有實踐經驗的高素質、高標準的人才。并通過建立切實的實踐培訓機制和明確的鼓勵機制,使教師能夠自主自覺參與“1+X”證書制度背景下的實踐教學探索工作中,自覺接受“1+X”證書方面的培訓,獲取相關講師證書。學院或專業還應當與企業合作,建立常態化的教師培養機制,為教師提供入企掛職鍛煉的崗位和機會,使教師能真正參與一線生產經營管理,積累基層崗位工作經驗,使得專業實踐教師能順利有序地展開實踐培訓,還能在實踐教學中真正發揮其培訓者的角色與作用。
其次,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需要積累和擴充校外實踐教師資源數據庫,拓寬外部優秀實踐教師的選聘范圍,多渠道引入企業中具有豐厚實踐技能的從業人員入校進行授課、講座或實踐性指導等。還需對外部實踐教師進行動態教學管理和考核,對教學能力、職業道德等進行培訓,開展動態化的管理督導,規范外部實踐教師的教學行為,并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以保持長期的合作聯系。同時,為促進實踐教學團隊的融合,內外部實踐教師還需長期開展教學教研項目或常規性的教學交流,以創造更多的合作和溝通機會,促進實踐教學團隊的建設。
3.4? 升級校內實踐資源, 共建教訓開放平臺
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應嚴格根據“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實施要求,結合工商管理專業特點和職業技能需求打造實踐實訓基地。
首先,升級校內實踐資源。根據“X”證書技能培訓要求,工商管理專業可對現有的實訓實驗室進行升級改造,在現有資源如ERP模擬教學軟件、項目管理軟件、人力資源管理軟件、質量管理軟件的基礎上,提升外圍硬件環境標準,構建高度還原的工業企業生產環節或商業企業服務場景,將企業的真實工作需求或項目引入教學過程,使學校實踐教學課堂成為企業生產運營分場,給學生分配真正的企業職務角色,讓學生在校內就有機會接觸和從事企業具體的工作實務,彌補了傳統工商管理實踐教學與實際場景脫離的矛盾,增強學生對實踐能力和知識體系的系統性、綜合性的認知。
其次,根據“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要求,校企雙方具有一致的實踐教學目的,共同策劃實訓室的建立及實訓室軟件、設備的購買,打造能滿足校內實踐教學、社會生產與競賽功能需求的共享開放型校企合作實踐基地。學校還可以根據不同等級的“1+X”證書與相應的培養機構進行合作,建立戰略性的實踐教學計劃,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技能要求及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將培訓證書課程設計在實踐教學模塊中,在校內開展不同等級技能證書的培訓與考核工作,實現在校內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實現校外教學資源整合、校企精準對接、協同育人的教學目的。
4? 結語
“1+X”證書制度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工商管理專業要積極申報“1+X”證書制度試點,努力探索符合院校特征、專業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改革路徑,構建高質量的“課證融通”實踐課程體系,建設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穩步推進“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工作,促進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為社會培養更受歡迎、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范文晶,常夢鴿.“1+X”證書制度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式探索與實踐[J].人才資源開發,2022(24):15-17.
[2]林婷.“1+X”證書制度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3,32(2):74-77,95.
[3]張舜,劉倩文.從知識本位與能力本位轉換的角度談應用型本科的1+X證書制度建設[J].高教學刊,2020(17):12-14.
[4]潘斯寧,羅士君,蘇南光,等.應用型本科院校對接“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決策探索(中),2021(4):74-75.
[5]徐小鵬,沈潤東.“1+X”證書制度下高職財經類專業“課證融通”課程體系構建[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3(10):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