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元
摘要研究總結《新亞學規》這個現代書院制的起源性學規,對于促進新時代高職院校書院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在分析高職院校書院制改革概況及面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從求學與做人,學業、事業與職業,通識與專業,教師與課程,知識與人格,學習與生活等方面總結《新亞學規》的主要內涵,從做人教育、通識教育、師資隊伍、勞動教育和美育、樹立志向、提升內心修養等方面分析了《新亞學規》對高職院校書院制改革的啟示,努力為高職院校書院制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新亞學規;高職院校;書院制改革;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3.21.011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New Asia Academic Regulations"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Zhongyuan
(Shandong Polytechnic, Jinan, Shandong 250104)
AbstractStudying and summarizing the "New Asia Academic Regulations", which is the origin of the modern academy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academy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reform of the academy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in connotations of the New Asia School Regulations from aspects such as learning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 academic, career and career,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 teachers and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personality, learning and life,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 for character development, general education, teaching staff, labor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setting aspirat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spiration of the "New Asia Academic Regulations" on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erms of enhancing inner cultivation, and strive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New Asia School Regulations; vocational colleges; reform of the academy system; enlightenment
書院是我國古代專門的教育機構,源于唐代,盛于宋代,明清時期因科舉制而全面普及。新亞書院創立于1949年,致力于傳承中國文化,以“上溯宋明書院講學精神”作為教育宗旨之一,是我國學校實行書院制的最早探索?!缎聛唽W規》共24條,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教育精神意蘊,新時代高職院校實施書院制改革、開展立德樹人工作仍然可從中汲取營養,找到借鑒價值。
1? 高職院校書院制改革概況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國高職院校傳統上采取二級學院學生管理模式。2005年西安交通大學試行書院制改革,書院制作為一種新的學生管理模式開始在高校中興起,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也加入其中,國家層面也出臺政策鼓勵開展相關試點。書院制改革是在學生管理中將學生由二級學院管理變為由書院管理,學生在書院以社區為單位進行學習和生活。當前高職院校在實施書院制改革的實踐中面臨以下問題:
一是做人教育重視不夠。高職院校學生教育中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更為重視,對學生做人的教育關注不夠。部分學生只關注謀取將來的工作職位,關注技能水平的提升,忽略了自身道德修養的提升。
二是通識教育存在差距。相對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在書院通識教育的開展上存在差距。由于缺少基礎人文學科師資,高職院校開展通識課程存在困難。書院制改革雖然弱化了學生的專業屬性,但從整體來看,有的高職院校只是面向部分學生實施書院制改革,有的書院僅限于掛牌子,集中統一開展通識教育仍存在難度。
三是人文素質師資力量不強。高職院校整體上偏重以工科為主,人文學科發展較弱,人文師資力量不強,同時教師自身道德修養和學識與立德樹人需求存在差距,難以滿足大規模開展通識教育和提升學生人文素養、道德水平的需要。
四是五育融合不夠。隨著國家對勞動教育和美育重視程度的提升,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和美育工作逐漸加強,但仍然存在師資、課程等方面的短板,在將勞動教育和美育融入德智體教育,實現五育融合方面還有待進一步開展探索。
五是對學生樹立志向的重視不夠。受入學基礎影響,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缺少高遠的人生志向,缺乏上進心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有的沉迷手機娛樂和網絡游戲,習慣在虛擬空間尋找滿足,缺乏必要的社會責任感。
六是書院文化環境建設不強。文化環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性情。當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書院文化建設缺少特色或者流于形式,精神內涵的浸潤較少,應更多地為學生提升內心修養創造條件,提高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生活素養和生活品位。
2? 《新亞學規》的主要內容
①關于求學與做人?!缎聛唽W規》前三條談到了求學與做人的關系,認為學生求學的同時更應注重做人的教育,學習的最高目的是學會做人,求學則是學生學會做人的基礎。
②關于學業、事業與職業。《新亞學規》第四到八條談到了事業與職業的關系,認為職業是個人的工作崗位,事業則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學生在學校不應僅為了謀取職業或者學歷鍍金,書院和學校作為國家興辦的公益事業,其學生應為了人民的利益去達成事業?!安换紵o位,患所以立”,立志成就事業的人不必擔心沒有職業,反而能夠在事業追求中得到自己的職業。學業是事業的基礎,要實現偉大學業與事業,學生應首先具備“堅定的志趣與廣博的智識”。
③關于通識與專業?!缎聛唽W規》第九到十二條談到了通識與專業,認為學生應先進行通識教育,追求成為“通人”,然后再追求加強專業教育成為“專家”。學生應根據本人的個性和稟賦來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作為選擇專業的依據。能成為通才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專長所在,局限于某一專業不可能成為大家或通才。
④關于教師與課程?!缎聛唽W規》第十三、十四條談到了教師與課程,認為我國古代書院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現代大學教育則是以課程為中心。新亞書院延續傳統書院的精神,追求以教師為中心來傳授各門課程,鼓勵學生在獲得課程學分的基礎上超越學分,在對教師人格的學習中得到成長。
⑤關于知識與人格?!缎聛唽W規》第十五到十八條談到了知識與人格,認為二者不能完全等同,擁有知識并不等于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人需要通過知識學習不斷完善人格。學生不應只顧學習知識而忽視了人格養成,而人格養成要向有理想人格的教師學習。
⑥關于學習與生活?!缎聛唽W規》第十九到二十四條談到了學習、生活和內心修養,認為學習與生活同等重要,要將日常生活與學習打成一片。學生在校不僅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實現勞動素養和美育素養的提升。學生的內心修養也要和學習打成一片,通過起居作息等生活習慣的磨煉和喜怒哀樂等性情改善來堅定意志、修養性情。學生在學校里實現的內心修養提升將會幫助他們養成偉大人格。
3? 《新亞學規》對高職院校書院制改革的啟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立德樹人,形成了豐富的立德樹人思想。書院制改革最重要的應是體現對立德樹人思想的落實。高職院校書院傳承了古代“書院”的名稱,也應把傳承古代書院精神作為應有之義?!缎聛唽W規》繼承了我國古代書院的育人精神,對于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書院制改革有一定參考價值。
①在書院建設中重視做人的教育,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入學的目的多是為求得好職業,這是學生個人發展的基本需求,理應得到滿足。但職業教育不應該局限于就業,這樣就脫離了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的本義,而應該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若僅有專業技能學習而忽視做人教育,忽視健全人格的培養,學生將來容易“工具化”乃至唯利是圖,面對人工智能等替代危機也可能一籌莫展。高職院校實施書院制改革應傳承古代書院和《新亞學規》中重視做人教育的精神,通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人文素質課程,幫助學生養成健全人格,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將來走向社會才能夠積極面對各種變故、站穩腳跟。
②在書院建設中更加重視通識教育。高職院校實施書院制改革,以學生社區建設為抓手開展書院建設,讓通識教育的強化成為可能?!缎聛唽W規》闡述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把通識教育看作是專業教育的基礎,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不可替代的通識教育與可替代的專業知識相比更加凸顯了其重要性。書院可以通過通識教育的全環境融入,讓通識教育如春風化雨般浸潤學生的心靈,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的文化氛圍。
③在書院建設中努力配備師德高尚的人文素質教師隊伍?!缎聛唽W規》極為重視教師的人格魅力,認為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影響到學生,學生也可以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學到如何做人做事,提升人格修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加強面向全體教師的中華文化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水平。”高職院校實施書院制改革,也需要一支師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專兼職人文素質教師隊伍作為通識導師提供支撐。通過師資培訓、師德教育和優秀文化熏陶,不斷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養,利用書院制下師生關系密切的優勢,開設各類通識教育課程,指導學生社團開展文化活動,為學生提供可近距離觀察學習的模范和榜樣。
④重視加強勞動教育和美育。《新亞學規》把勞動教育和美育即“勞作的興趣與藝術的修養”看作是健全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近年來也加大了對勞動教育和美育的重視程度。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制定《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重視和加強大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提出了指導意見。勞動教育和美育是培養學生養成健全人格、具備正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位的基礎,在新時代的書院制改革中應更加重視勞動教育和美育的融入,在構建書院生活社區時,通過社區活動、導師配備、學生社團等進一步加強勞動教育和美育內容的融入,努力實現五育融合。
⑤著力幫助學生樹立志向?!缎聛唽W規》提倡把“愛家庭、愛師友、愛國家、愛民族、愛人類”作為求學和做人的最高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友善”也是重要內容。在書院的眾多教育內容中,應該將志向教育作為通識教育的重要內容,這關系到職業院校“培養什么人”的問題。我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視“立志”,如《論語》中提及的有“十有五而志于學”“志于道”“志于仁”等。有志者事竟成,在新時代的書院制改革中應格外關注志向教育,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幫助學生結合自身個性樹立遠大志向,成為“德技雙修”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⑥為學生提升內心修養創造條件。《新亞學規》注重學生在校期間的起居作息、喜怒哀樂的磨煉和反思,通過意志品質的塑造提升內心修養,為將來偉大人格的養成打下基礎。作為專門的學生管理機構,書院從專業學院獨立出來意味著工作人員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也為加強學生起居作息等生活習慣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條件。隨著書院通識導師和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崗位的普遍設置,可以通過通識導師和心理健康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拒絕不正當的誘惑,看向內心,提升積極心理、陽光心理,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中提升內心境界,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內心修養基礎。
4? 結語
《新亞學規》傳承了中國古代書院的育人觀念,其人才培養重點強調敬業愛師,為民族和國家奮斗,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涵。近年來出現的“書院制改革”熱潮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通過傳承古代書院傳統,借鑒《新亞學規》等現代書院精神,有助于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把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德技并修”等理念落到實處,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錢穆.新亞遺鐸[M].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2]魏兆鋒.大學學習生活應當如何度過?——以對《新亞學規》的考察為中心[J].教育文化論壇,2021,13(3):8-15.
[3]陸鋒磊.從《新亞學規》看書院教育的“人物中心”傳統[J].中小學管理,2014(7):49-51.
[4]蹇敏.錢穆與新亞書院人文主義教育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3.
[5]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EB/OL].(2017-09-2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709/t20170925_315201.html.
[6]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點》的通知[EB/OL].(2020-02-20). 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2002/t20200220_422612.html.
[7]新華社.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EB/OL].(2017-01-25).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