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芬

親近自然賦能成長
9月23日,秋分,這一天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常德市一中柳葉湖學校的自然教育暨親子活動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家長和孩子們在自己的責任田里采摘勞動果實,享受大自然對他們辛勤勞動的最好饋贈。
這里,一畦畦蔬菜郁郁蔥蔥、翠嫩欲滴,一棵棵花木整齊排列、芳菲爛漫……看見如今的豐收景象,你很難想象,兩年前這里曾是一片荒蕪。
為將勞動教育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常德市一中柳葉湖學校針對青春期學生不愿與父母交流的問題,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創建了9.5畝的自然教育基地,分配給每個班級。鼓勵家長周末或節假日與孩子一同參與勞動,旨在將該基地打造成親子活動基地和家長學校活動平臺,在改善親子關系的同時,提升家校教育合力,增強班集體凝聚力。
體驗田間勞作的艱辛,更能感受收獲的快樂;探知自然作物的生長,方能領悟土地的深沉。每周末,家長、老師不約而同地帶著孩子到基地參與勞動,翻土、播種、除草、澆水、施肥……勞動小課堂衍生為社會大課堂。
“面臨中考,孩子壓力越來越大,在家里也很少主動跟我們交流,親子關系變得小心謹慎。我們最開心的親子時光是在勞動基地度過的,戶外的環境相對放松,更能舒緩壓力、放松心情,促進親子交流。”初三學生家長謝女士深有感觸地說。
學生家長王先生以前周末都跟朋友出去玩,鮮少與女兒相處。女兒喊他到基地來幫忙后,他有了大變化。“一家人捯飭捯飭班級的責任田,看看自己種的菜挺有意思的。”王先生說。
曾經,爸爸們拿著鋤頭不知道如何下手,孩子們分不清韭菜與大蒜的區別,基地從2021年11月建成至今,兩年時間里,該校70%的學生家庭參與過基地勞動。他們在勞動中揮灑汗水,感受合作,收獲快樂。
一塊小基地,一堂勞動課,就是一位不會說話的“老師”,以勞動為抓手,實現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目的。目前,該校已獲評市級勞動教育實驗校、市級家長示范校,課題《走進自然教育基地課堂》獲常德市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課程育人向美生長
在秋分節氣這天,柳葉湖旅游度假區復基小學結合二十四節氣組織跨學科主題活動。從節氣特征、歷史淵源,結合物候現象制作秋的美食,孩子們找秋、畫秋、誦秋……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融合進節氣,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體會傳統文化的深邃內涵,增強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從而自覺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這所以辛亥革命“首義三烈士”之一的劉復基名字命名的學校,倡導“向美”文化,秉持“向美生長”教育理念。建設生態美、書香美、雅致美、活力美的“四美”校園,成就情懷美、學識美、教藝美的“三美”教師,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美”學生。
走進復基小學,向美生長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劉復基文化墻、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放式書吧、才藝展示舞臺……涵養自信豪邁的中國少年。
該校今年“六一”活動以“穿越千年對話華夏文明”為主題,每個年級以朝代為單元設置活動,將投壺、射箭、蹴鞠、畫團扇、套圈、踢毽子等活動搬上舞臺,師生共同開啟一場沉浸式體驗歷史、人文、美食、非遺之旅,讓孩子們在游玩中感受中國歷史的博大精深。
“實現‘五育并舉,必須打破‘五育邊界,以融合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柳葉湖旅游度假區復基小學校長陳世紅一語破的。
走進柳葉湖旅游度假區各中小學,校園內環境優美,書香四溢;教室里寬敞明亮,設施齊全;課堂上書聲瑯瑯,能言善辯。在綠茵場上,一群群足球小將揮汗如雨;書法室中,翰墨飄香;主持課上,唇槍舌戰;科創室里,思維碰撞……
柳葉湖旅游度假區堅持“五育”并舉,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千萬個孩子在此展翅高飛,逐夢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