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鐸

隨著人們對房屋建筑質量要求的提高,除建筑結構穩定、耐久等基礎方面外,諸如保溫性能及其他關乎建筑使用品質的功能需求也不斷提升。外墻保溫技術在建筑保溫施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起到維持建筑室內溫度合理性、減小對暖通空調的依賴性等作用。因此,深入探討建筑外墻保溫施工工藝具有必要性,應以科學的方法進行外墻保溫施工。
高層住宅項目共12棟樓,地下一層、地上22層,建筑面積分別為40000m2、128254.8m2,總建筑面積約168254m2。根據建筑節能環保的要求,外墻采用保溫一體板復合墻體外保溫系統和加氣混凝土砌塊自保溫系統,砌筑材料為200mm加氣混凝土砌塊,取15mm保溫一體板用于熱橋部位的外保溫。
基層墻體、黏結膠漿、保溫層、飾面層共同組成一體板外保溫墻體。基層墻體具有承重作用,主要組成部分為加氣混凝土砌塊和鋼筋混凝土;黏結膠漿用作一體板黏結至基層墻體的材料,為維持一體板的穩定性,實際粘貼面積不少于45%;保溫層施工材料的選擇綜合考慮到保溫性能和阻燃性,選用的是AE阻燃性聚苯顆粒板;外飾面以裝飾和防護作用為主,例如防水、防火、抗日曬等,材料包含氦碳漆、纖維水泥板。保溫裝飾一體板結構剖面如圖1所示。

圖1 保溫裝飾一體板結構
根據現場控制點和設計圖紙測放垂直和水平控制線,以此為基準,完成門窗、線條和墻體尺寸的測量工作。以測量結果為準,在指定位置精準施工外墻保溫裝飾一體板。根據施工圖紙和實測數據確定外墻保溫裝飾一體板的分格方案和下料尺寸,由專員根據尺寸要求精準加工,獲得尺寸達標的材料。
配制裝置采用便攜式膠桶或砂漿攪拌機,向其中投入原料,做3~5min的攪拌,安排約5min的靜置時間并再次拌和,直至材料均勻分布、砂漿稠度達到70~100mm為止。專用黏結砂漿隨拌隨用,在拌制完成后的2h內使用完畢,超出許可時間視為廢料處理。
在測量放線確定的基層墻體部位用沖擊鉆鉆進成孔,檢測孔徑、孔深,各項指標均無誤后,預裝錨固件。為保證錨固的有效性,鉆孔深度不少于有效錨固深度10mm。
在可調節孔處固定錨栓,用水平通線調準,使各可調托架件板面共處于相同水平位置,最后向安裝孔內布設錨栓。可調托架件沿著水平基準線的方向有序安裝,將扣頭調節至最佳伸縮距離,擰緊螺釘。
以水平控制線為基準,從下部開始逐步向上粘貼保溫裝飾板。提前準備待粘貼的材料,沿水平方向線橫向鋪貼到位,陰陽角處按照“先陽角、后陰角”的順序進行,首先完成門、窗等特殊結構的粘貼作業,再大面積施工。
帶線施工,控制保溫裝飾板的安裝位置。按完成面調整線與墻的掛線間距,線中間用輔助點控制,線的長度以7~10m為宜。
嚴格檢測并控制保溫裝飾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粘貼時采用制備好的專用黏結砂漿,擠出間隙中多余的砂漿,使板與基層穩定黏結。相鄰兩塊保溫裝飾板的縫隙間隔需在合理范圍內,并盡可能保證縫隙間隔的一致性。
首塊保溫裝飾板的安裝位置必須足夠精準,以便在此基礎上完成后續剩余各塊板的安裝。在第二塊或第二層保溫裝飾板的粘貼環節,根據安裝要求配置墊塊,厚度根據板縫寬度而定,材料方面,采用硬質材料制備墊塊。每邊墊塊超過2個,布設間距控制在600mm以內。
保溫裝飾板的粘貼必須具有穩定性,施工人員用手推擠板材以便緊密粘貼至墻面上,再用手推動吸盤,根據裝飾板的初步安裝情況進行位置的精準調節,直至板面平整、位置準確、分格縫對齊為止。
按照施工圖的要求做好轉角、門窗洞口等部位的施工,有成品配套件時優先設置,施工人員謹慎操作,保證細部的處理效果。
帶線施工,使各成品套件和各部位節點的施工均具有有效性,在質量檢驗中著重圍繞垂直度、平整度進行,各項指標均要符合要求。保溫裝飾板粘貼到位后進行牢固支撐,以免由于局部粘貼穩定性不足而失穩滑落。
保溫裝飾板輪廓線的施工采用成品羊角線條,構造示意圖如圖2所示。輪廓線的施工屬于重要細節,要求施工方法必須符合施工圖紙的規定,施工人員嚴格依據規范進行操作。考慮到細部質量要求,現場拼接時用打磨毛刺工藝加以處理。

圖2 陽角線條構造示意圖
窗洞口現場施工時,在上沿口、下沿口設置向外適量傾斜的滴水坡度;窗洞口的施工采用成品配套件時,首先明確施工規范,再精選合適規格的配套件,由專員依據規范有效施工到位。
按照自上而下、從左向右的順序施工窗洞口,每塊板所處的位置均要準確,粘貼必須具有穩定性。
于異形弧度部位施工時,首先測量放樣,為正式施工提供控制基準線,再選擇質量達標的保溫裝飾板,結合尺寸要求下料,安裝至指定位置,或選用成品配套件與線條,根據使用規范拼裝至一體。異形弧度的施工難度較大,施工人員須加強對尺寸、平整度、穩定性多方面的控制。拼裝縫與大面保溫裝飾一體化系統基本一致,也可采取均勻等長拼接的安裝方法,但不可影響建筑外立面的整體效果。
頂部施工時,先測量放樣,再將板材粘貼到位,在板面位置布設外置壓緊扣件,用于維持板材的穩定性,隨后安排下一塊板的施工,以此類推。建筑裝飾板采用成品配套施工模式時,要求采用的預制件具備下水坡度,促進水的高效外排,安裝時調節成品件轉角端至指定位置,最后粘貼成型。
錨固件施工安排在保溫裝飾板或成品配套件布設到位時進行,從直邊中部開始安裝,可視現場作業條件采取輔助裝置,例如板縫存在高低差時,通過外加外壓件的方法進行調整。力的大小以板面的平整度為參考進行調整,在保證調整有效性的同時避免受力過大而導致板面呈波浪狀的情況,且安裝期間禁止用硬物敲擊板面,否則材料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
按工程施工圖的要求控制錨固件的數量,工程在此方面無明確要求時,以“每平方米不少于8個”的方式設置,具體數量根據實際錨固情況做靈活的調整。
按施工圖的要求規范安裝扣件,例如用面板錨固形式的扣件安裝時,需要保證與板的充分接觸,扣件置入板槽的深度需達標。
膨脹管和錨釘的安裝也必須嚴格依據圖紙要求進行,用M8鉆頭在墻體上鉆孔,金屬螺釘套上膨脹套管,形成配套關系,經由扣件的安裝孔穿過,擰緊錨釘以維持穩定。在完成錨栓的安裝作業后,其尾部與基層有效錨固。
全面檢驗錨固件,判斷規格、位置、穩固程度、數量是否達到要求。保溫裝飾板安裝24h后進行板縫的處理較為合適,禁止在風雨天氣作業。膠縫部位存在保護膜,打膠前先將覆蓋至該處的保護膜撕開。
填縫材料選用絕熱嵌縫條,寬度的控制根據板縫寬度而定,前者為后者的1.2~1.5倍,禁止強制性拉拽嵌縫條。
施膠板面存在雜物時,用專門清潔劑清理,在保證清理有效的同時避免板材受損。按規定的分格寬度測放分格線,通常取6~15mm的寬度,沿此線將紙膠帶粘貼到位。勾縫材料采用耐候密封膠,填縫需飽滿、密實,最薄部位超過3.5mm,盡可能保證勾縫材料分布的均勻性。擠注前,在板縫兩側飾面層貼合紙膠帶,由專員擠注,槍嘴伸入縫隙的量以4mm以上為宜,均勻、緩慢地進行。打膠作業對溫度較為敏感,基層表面溫度在0℃以內或在50℃以上時,均不可施工,同時在基材表面保持干燥、潔凈的狀態時方可擠注。
擠注結束后,朝一個方向修刮,隨后揭開原本用于防護的紙膠帶。紙膠帶貼合板面的時間以2h內為宜,否則可能由于粘貼時間過長而導致揭開時板面漆受損。
墻體和保溫裝飾一體化系統間的水分經由排水管外排,嚴格按照專項設計方案進行安裝,選擇不銹鋼排水管,內徑10mm,每10m設置一個。安裝在板與地面的交接縫內,安裝到位后密封周邊的空隙。
透氣閥的適宜安裝部位為板縫間,時間安排在密封膠凝固前。PVC材質的透氣閥較為合適,利用此設施排出存在于保溫裝飾板與墻體間的水蒸氣。通過透氣閥的設置,水蒸氣得到有效的排除,膠黏劑和保溫材料的性能不易受到水蒸氣的影響。透氣閥每30m設置1個,滿粘區域無須采取此數量控制方法。
待前述提及的各項工作均完成后,撕開板面的保護膜,若局部殘留密封膠,用專用清潔劑做有效的清理,密封膠被清理干凈后,用清水布擦拭。撕保護膜時做到緩慢、均勻用力,裝飾面層的殘留物用干凈柔軟的毛巾擦拭干凈,禁止采用硬度較高的工具,以防板面被刮傷。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節能環保建設中,外墻保溫裝飾一體化復合板屬于重要材料,作為集保溫、裝飾面板等多類材料于一體的板狀制品,科學施工后可發揮出材料保溫和裝飾的功能。在本文提及的建筑工程中,施工單位選擇建筑外墻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制訂施工方案,由專員規范施工,這期間加強質量檢驗與控制,有效完成外墻保溫裝飾施工作業,施工質量達標,施工工藝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