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麗
以云霄一中古榕樹搶救復壯為案例,重點研究硬質鋪裝后對土壤性質的改變從而影響古樹的生長,從中探索古樹名木的救護技術和下一步管護計劃。
云霄縣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地帶,漳州市南部,東經117°07′—117°34′,北緯23°45′—24°14′之間,它的北面和東面與漳浦縣毗鄰,西面與詔安縣交界,北面、西面與平和縣接壤,東南面與東山縣隔海相望。云霄多山,林木種類繁多,現今的主要喬木樹種有:樟樹、榕樹、格木、相思樹、馬尾松、楓樹等。經調查匯總全縣共有2003 株古樹名木,其中散生古樹名木937 株,群狀古樹名木1066 株(21 個古樹群),有全省乃至全國僅有的植物新種下河鄉梅林村的“白果蒲桃”;有火田鎮高田村的旺林尾、鳳竹牌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格木古樹群;有白石村厘仔坪樟樹古樹群、秋楓古樹群等自然珍貴資源。根據古樹名木的分類標準,云霄縣國家一級保護的古樹名木(500 年及以上)有35 株,占總數的3.7%;國家二級保護的古樹名木(300~499 年)有162 株,占總數的17.3%;國家三級保護古樹名木(100~299 年)有740 株,占總數的79%。目前,我單位在古樹名木的管護工作中發現,古樹名木除了有自然災害,還有被人為破壞現象,通過調查發現有部分群眾在古樹名木周邊取土、焚燒垃圾、做硬質鋪裝,迷信削樹皮治病等不良行為,影響古樹名木的正常生長。古樹名木保護迫在眉睫。
在一次古樹名木的日常巡查中我單位工作人員發現,云霄一中的兩棵古榕樹(樹齡近500 歲)出現衰弱現象,榕樹枯枝黃葉落葉增多,樹葉稀疏,樹冠沒有了昔日的翠綠。
經調查了解得知之前古榕樹下鋪的是鏤空廣場磚,后來為了方便學生活動,把鏤空廣場磚改為平整密閉的石頭磚。這可能是導致古榕樹衰弱的直接原因。改鋪后的石頭磚密閉透水透氣性差,改鋪后的古榕樹下成為學生們活動的好場所,持續被踩踏后,土壤容易板結,導致土壤透水、透氣性差,古榕樹根基部通氣透水性差,影響了古榕樹地下根系養分、水分的供應;密實的硬質鋪磚也影響底下土壤對肥料的吸收,土壤貧瘠不利于古榕樹生長。于是破除一小塊硬質鋪磚,取其下面的土壤進行土壤結構、含水量和肥力測量,測量得出古榕樹樹冠范圍內硬質鋪磚下的土壤容重達1.53g/cm3,(一般來說,當容重達1.50g/cm3時,植物根系難以伸入,而達到1.60 ~1.70g/cm3,已是根系穿插的臨界點,有的黏土容重甚至在1.55g/cm3時任何植物的根系就無法穿入。)非毛管孔隙度2%,土壤含水量3%(用烘干法測量),氮磷鉀的含量極低,很缺乏養分(詳見表1、2)。測量數據說明,硬質鋪裝后影響了古榕樹樹根土壤的理化性質,影響了土壤中的水分、養分含量。在這樣透氣透水性差、肥力差的土壤中,古榕樹的根沒法正常生長,影響古榕樹的正常生長,導致古榕樹出現長勢衰弱的現象。

表1 土壤肥力(養分)含量等級

表2 土壤肥力測定結果
經調查實驗后,我單位工作人員召開討論會,積極探索、制定古榕樹搶救復壯措施。具體搶救復壯措施如下:
1.拆除鋪磚、打透氣孔:拆除古榕樹樹冠投影范圍內的所有硬質鋪磚,拉圍警戒線隔離,減少踩踏,打透氣孔,增強土壤透水、透氣性。在樹冠投影邊緣打透氣孔,打孔位置選擇應避免損傷主要根系。孔的深度為70cm~90cm,孔徑為4cm~5cm,在透氣孔里鋪通氣性好的活性炭。
2.改良土壤環境
(1)土壤結構改良:拆除硬質鋪磚后的土壤板結較嚴重,需進行松土。松土時避免損傷古榕樹根系,如有石塊渣土應盡量清除。并結合客土(清除10~15 ㎝厚原土壤,然后深耕40 ㎝,用新的沙土、腐葉土、鋸末等和少量肥料均勻混合)覆蓋保護根系。這樣可以改善土壤的結構及透氣性。
(2)土壤營養改良:采用挖溝施肥的方式施用生物有機肥、腐熟有機肥。古樹名木主根的生長方向周圍一般會有大量的側根和吸收根,在這些地方挖設復壯溝、填埋基質或營養土,能有效地滿足古樹名木生長需要。因此,在樹冠投影外圍開設放射狀溝,寬為50cm~70cm,深度在吸收根層以下(80cm 左右),填入摻有生物有機肥、腐熟有機肥(生物肥6 份+腐熟花生麩3 份+復合肥1 份)的熟土,填至原土面。
經過土壤改良和精心養護后,再次測量古榕樹根部土壤容重達1.2g/cm3,非毛管孔隙度13.2%,土壤含水量18%,氮磷鉀含量較高,養分豐富(詳見表1、2)。

3.修剪樹枝
修剪掉枯死枝、生長衰弱枝條以及樹冠外圍過長枝。古樹樹枝適當修剪可以提高樹木的透光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還能減少樹體的養分消耗,有利于萌發新枝條。
4.樹干輸液
給古榕樹樹干打吊針輸營養液,在樹干(距離地面50cm-70cm 處)上吊注“大樹施它活”,提供給大樹生長活性物質,促進樹體生長;在樹上插“樹動力”,促進古樹生根,增強根系吸收能力,提高營養、水分的利用率。這樣能快速有效補充樹液,維持樹體收支平衡,促進生長與光合作用,促進古榕樹復壯。
5.引氣生根入土
選擇若干條氣生根引入土里,準備好大小適當的塑料管,在管內填入(3∶1∶1)粗沙/腐殖土/菌肥,固定其須根部,用塑料管將枝干的氣生根引導到地面。這樣既可以促進根系水分及營養的吸收,又可以起到強化支撐樹枝的作用。(如圖1)

圖1 引氣生根入土圖
6.強化日常養護
(1)及時進行澆水:每周澆兩次水,澆水時間避開中午,早晚時澆。采用少澆、勤澆、慢澆的澆水原則,保證隨時都有足夠的水分供應。
(2)勤施有機肥:榕樹生長喜肥料,因此適當增施肥水,薄肥勤施,可以更好地幫助古榕樹吸收營養。建議長期適量施用有機肥,因為有機肥料含有許多腐殖酸等酸性物質,可中和土壤中的堿性物質,善板結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的肥力,減少板結程度。長期適量施用有機肥,還有利于增強土壤有機碳和團聚體的穩定性,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3)及時防治病蟲害:古樹名木隨樹齡的不斷增加生理機能逐漸下降,易遭病蟲侵襲,因此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十分重要。
病蟲害防治應掌握用藥時期和適用藥劑防治病害。如炭疽病、葉枯病等發生初期,可以使用廣譜性保護性殺菌劑,如含丙森鋅等成分的有機殺菌劑。如果炭疽病、葉枯病發生較為嚴重,則可以使用治療性的三唑類(如戊唑醇)廣譜殺菌劑進行防治。冬季防治樹木病害,可以采用樹干涂白方式,即在樹干上刷涂白劑,可對多種病蟲害起到一定預防效果。
經過差不多半年的精心養護管理,兩棵古榕樹都慢慢恢復了正常生長:地下根恢復了活力,萌發了新根長了新葉,樹枝停止了枯萎,枝葉濃綠,樹體生長健壯,重新煥發生機,達到了古樹名木搶救保護復壯的預期效果。
云霄一中古榕樹的成功復壯說明土壤是古樹名木生長最重要的條件,是獲取肥、水、氣的主要途徑。諸多外界因素導致古樹名木生長環境中土壤存在板結、肥力不足、透水透氣差等,這是引起古樹名木生長衰弱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任重道遠,園林工作者應該與時俱進,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綜合運用植物生理、植物保護、環境生態、土壤肥料等知識,從古樹名木保護施工細節入手,不斷提高古樹保護的技術水平。云霄一中古榕樹的搶救復壯成功案例,讓我們在保護古樹名木的道路上增強了信心。作為管護單位,我們需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在今后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中,我們應繼續堅持對所有古樹名木的精心呵護,不斷探索如何更好地保護古樹名木的技術,同時適當開展古樹名木宣傳工作,大力發展古樹名木的歷史文化價值,促進加強全民護樹、愛樹的意識。讓古樹名木得到有效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