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延明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
“金角銀邊草肚皮”是圍棋術語,指的是圍棋棋子放置的位置不同,其效率也相應不同。角上圍空效率最高,邊上次之,中腹最不易圍空。這是圍棋中的一般常識,但也是可以變通的。圍棋大師木谷實和吳清源就曾創造了“新布局法”,十分強調向中腹發展的重要性,翻開了圍棋史上嶄新的一頁。他們的探索,看上去打破了“金角銀邊草肚皮”的常識,實際上就重視棋子價值和效率而言,卻是與常識完全一致的。
你對以上材料有怎樣的理解和感悟?請結合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體現你的感悟和思考。
寫作指導
材料可分為四個層次:一、二句為第一層,屬于引子,引用圍棋專業術語“金角銀邊草肚皮”,并解釋其含義——棋子放置的位置不同,其效率也相應不同。這一術語,是布局的策略,也是制勝的法寶。第二層,指出“金角銀邊草肚皮”的布局方法“是圍棋中的一般常識”,但這種常識也是可以靈活變通的。這一層屬于過渡,自然引出下面的內容:怎么變通,誰來變通。第三層承接上文,具體介紹圍棋大師木谷實和吳清源敢于打破常規,顛覆傳統經驗,創造了“新布局法”。圍棋大師的這種創新,單從材料的本身來看,是棋藝的創新,但這樣的理解顯然是膚淺的。精準解讀這則材料,要由棋藝的創新發散開去,聯想到世間那些固有的規律、定律、法則、經驗,它們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樣深層次思考“常識”與“變通”的關系,才是這道題目真正的命題意圖所在。第四層,緊接上一層做更深層次的延伸,圍棋大師的“新布局法”看似打破了人們公認的常識,實際上與“常識”也具有相通之處,那就是:就重視棋子的價值和效率而言,“新布局法”與“常識”是完全一致的,棋壇上的變與不變都是以棋子的價值和效率為根本,點出了“新布局法”變通的實質是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重視棋子的價值和效率。這一層帶給人們的啟迪是,既要懂得變通、敢于變通,又要在變通時抓住事物的關鍵與本質。
構思時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確定立意:遵循常識固然重要,但也要懂得變通;既要勇于變通,又要善于變通;不破不立,變通時抓住關鍵才是王道;與時俱進,必須革故鼎新,墨守成規必定制約社會進步……
推薦素材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榮王元儼宮室失火,殃及殿閣內庫。真宗讓宰相丁謂組織修復,并責令他盡快完成。修復宮殿需要泥土及磚瓦木料,從外地運到皇宮路途遙遠,僅運輸一項就要耗費不少時間和金錢。經過一番籌劃,丁謂命令工匠在都城大街就地挖溝取土,把土運到皇宮里面。原來的大道變成了寬闊的深溝。于是,丁謂又命人將城外汴河水引到溝里,通過溝水用船把遠山的木料、石頭、磚瓦等運到皇宮門口。皇宮很快修好,燒焦的碎磚、爛瓦、廢土再回填入溝中。如此計劃,取土、運料、處理廢物同時完成,不僅工期縮短,還節省了大量費用。
班超年老時,上書朝廷要求告老還鄉。皇帝念其勞苦功高,便批準了他的請求,讓任尚接替他的職務。任尚赴西域上任之前拜訪班超,討教管理西域的經驗。班超知道任尚性子急,做事缺少變通,于是對他說:“西域各民族尚未開化,對他們的管理方法要有彈性,否則容易激起民變。”任尚聽了,雖口頭上表示贊成,但內心卻不以為然。他到任后,把班超的教誨當作耳旁風,對西域各國普遍實行嚴刑厲法,一意孤行。結果沒過多久,西域就爆發了無法遏制的叛亂。
例文
常識亦可變 務本是關鍵
□陜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學 雒嘉欣
圍棋大師創造的“新布局法”,打破了傳統的“金角銀邊草肚皮”的固有認知,讓人受益匪淺。然而,變通不能隨心所欲,不能偏離了事物的本質,正所謂常識亦可變,抓住本質是關鍵。
常識,顧名思義,是普遍存在的日常認識。但常識,也是可以變通的。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讀史三千年,悟道九萬里,世界格局風云變幻,人生充滿太多的未知與挑戰,革舊創新為成就不朽之關鍵。是一味固守常識,還是大膽追求變通,考量著人們的智慧與勇氣。
面對大眾公認的常識,到底該不該變通,該如何變通,關鍵在于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質。倘若能求實務本,推陳出新,完善方法,提高效率,完全可以打破常識,獨辟蹊徑。美國金門大橋來往車輛很多,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大橋上都會堵得水泄不通,當地政府對此很是苦惱。后來一個年輕人找到了解決方案,將原來“4+4”車道模式改為“6+2”,即由原來的往返車道都為4條變為早上市民上班方向的車道為6道,晚上市民回家的車道為6道,從而完美地解決了堵車問題。正是因為這個年輕人沒有固守往返車道數量一致的原則,合理利用車道,所以解決了懸而未決的難題。
然而,要想成功變通,僅僅“務本”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追求真理和挑戰權威的勇氣。正如丘吉爾所言:“勇氣很有理由被當作人類德性之首,因為這種德性保證了所有其余德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中國率先開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起初,遺傳育種學界對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現象普遍持懷疑態度。袁隆平根據自己對水稻的長期觀察,經過與其他作物雜種優勢的比較,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他的理論與研究實踐挑戰了經典遺傳學理論,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的“常識”,極大地豐富了作物遺傳育種的理論和技術,為農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正是因為具備追求真理、挑戰權威的勇氣和敢于變通的膽識,袁隆平最終獲得了成功。
相反,因為不知變通,不善變通,不敢變通,項羽由強變弱被迫烏江自刎,劉封過于剛猛不知迂回遭忌被殺,李自成不思革故鼎新坐失江山,李德軍事錯誤招致紅軍失敗……慘痛的教訓如警鐘長鳴,不絕于耳。
《呂氏春秋》有言:“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由此可見,信守常識固然重要,靈活變通亦不可少。我們不可因守常而停滯不前,也不能為變通而罔顧事物之本。要時刻謹記:常識亦可變,抓住本質是關鍵。
評點:文章開篇引用材料,提出了“常識亦可變,抓住本質是關鍵”的觀點,言簡意賅,切合題意。此后展開論述,逐層遞進,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彰顯認識的深度。文章綜合運用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假設論證、因果論證、對比論證等多種方法,彰顯了嫻熟的論證技巧。素材典型、豐富,點例與面例相結合,詳略多變,頓挫有致,論述深刻有力。
(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