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甜甜 王逸飛 余琛琳,2*
(1上海健康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上海 201318;2上海健康醫學院藥學院,上海 201318)
實踐教學不僅有著較強的直觀性和實際操作性,而且有利于培養、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1]。上海健康醫學院作為應用型醫學院校,于2018 年開設了實驗動物學課程。本研究在分析現有實驗教學模式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互聯網平臺利用微課聯合小組互助教學模式進行實驗動物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究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以上海健康醫學院2021學年的2個教學班次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微課聯合小組互助模式在實驗動物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統計對象共計56 名學生,分為“1班”和“2班”2個班次,“1班”為對照教學組(n=28),“2 班”為實驗教學組(n=28)。實驗教學組的學生被隨機分為7個小組,每小組推選1位小組長,共7 位小組長,負責監督組內學生的預習、練習及收發實驗報告;對照教學組只有1位班組長,負責轉發課程教學PPT、作業通知及收發實驗報告。此外,兩組學生的教學大綱、教材、課時及任課教師均相同。
實驗動物學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動物解剖、實驗動物檢測技術、動物模型制備等實驗動物的基本操作及綜合性實驗技術。其中綜合性實驗動物實驗技術只有能夠獨立合格完成實驗動物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生才能夠開展。這要求學生必須同時熟練掌握動物實驗方法知識和動物實驗操作技能。
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結合網絡優質資源及往年學生實訓課中較難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術要點制作微課視頻。每個微視頻重點講解1個知識點或某項操作技術的要點和注意事項,每個視頻時長控制在3~5 min,共制作了40個微課視頻。
每班次實驗動物學實訓課共授課5 次,總計18學時。
(1)對照教學組。采用傳統實踐教學方法,即教師在課堂上操作演示,學生自主練習,待最后一次課程進行實踐考核評分,考察學生對實驗技術的熟練度,并發放教學效果評價調查問卷,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
(2)實驗教學組。課前,教師在超星課堂上發放實驗動物學實踐課操作微課視頻,對學生進行自學指導,確立學習目標、概括學習重點、布置學習任務,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學生預習操作技術要點,學生可在平臺留言與教師進行討論。教師定期通過后臺查看學生自學進度,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小組長同時擔任小組的糾錯指導員,組長須提前學習微課視頻內容以及接受授課教師現場實驗操作培訓,在課堂中對小組成員的實驗操作規范、實驗室安全意識、動物倫理福利意識等進行糾正、指導和評分。對小組長的考核,其糾錯指導與領導協作能力也作為考核評分(加分)項目。
課中,授課教師根據微課視頻內容,結合操作中容易出錯的要點進行現場演示。學生首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練習,每組的糾錯指導員對組員進行實驗技術指導、糾正及評分,指導員如遇到困難,可以重新觀看教學視頻或請教他組組長和教師進行指導解答。課尾每小組推選1名除組長之外的成員進行操作匯報及交流,每次操作匯報需由不同成員擔任,各組根據技術操作、要點講解、實驗安全、倫理福利等項目進行打分,同時教師也給出指導評分。考核后給予2~3 min 的交流反饋,引導每組學生分析實驗操作中的不足之處,給予組員準確的反饋意見。小組成員可通過循環播放教學視頻,強化對實驗技術重難點的理解和掌握。
課后,每次課程結束后,每組組長向授課教師反饋組員操作及評分情況,教師對組長的實驗操作規范與對組員的糾錯指導提出改進意見,逐步提升組長的業務能力,從而帶動組員提高技術水平。課后學生可以回看微課進行復習總結,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不同組長間的交流能夠取長補短,相互學習,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組學生采用相同的考核評判:實驗成績滿分100 分,由操作技能考核(40 分)、團隊協助表現(40 分)及實驗報告(20 分)3 個部分構成。操作技能考核包括線上理論考核、實驗動物基本操作能力、綜合性動物實驗表現及成果。團隊協助表現包括小組互助、指導、評分表現、組員協調、合作、進步表現。實驗報告包括實驗方案制定、實驗流程完善、實驗結果準確。對實訓課程結束后,實驗教學組學生發放教學效果評價調查問卷,問卷有效回收率100%。
通過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實驗教學組和對照教學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當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調查問卷所獲得的結果以百分比表示,組間采用x2檢驗進行比較,P<0.05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2021學年2個教學班學生采用不同教學方法的考核成績進行比較,發現實驗組學生的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1)。

表1 實驗教學組和對照教學組學生成績對較

表2 實驗教學組和對照教學組學生學習效果滿意度比較(n=28)
實驗教學組學生通過微課聯合小組互助的教學模式,每課次組長反饋的實驗操作規范、器械正確使用、設備操作規范、動物安全抓取操作等都有明顯的提高(圖1)。
通過“問卷星”發放問卷,分別從學習強度、學習趣味性、學習主動性、知識掌握程度和團隊合作5個方面進行調查打分,每個項目滿分10分。參與調查問卷共56人,有效問卷56份,有效率100%。調查結果表明,2個教學班的學習強度無明顯差異;微課聯合小組互助教學模式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知識掌握程度。
微課的優勢在于能夠以簡短的視頻突出教學重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短時間內加深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印象[2-3]。實驗動物學實踐課內容多、操作要求高,涉及學科廣且實踐課時少,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所學內容。實訓課中,老師無法及時給每一位學生進行指導[4],因此,學生如遇到問題可以先反復觀看微課尋找解決方法。通過小組互助學習,將自己掌握的實驗經驗分享給需要指導的組員,成功指導后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和成就感[5-6]。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教學組學生的學習成績顯著提高,該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效果,還能夠讓廣大學生接受和認可。
在現有實踐課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操作,學生練習,最后通實訓操作考核進行成績評定。對往年學生考核成績及問卷調查分析可知,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得不到良好的訓練。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對分課堂[7]、翻轉課堂[8]、混合教學[9]等教學模式在實驗動物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研究根據上海健康醫學院目前的教學狀況、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條件制定了微課聯合小組互助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向學生分發學習資源和制定學習目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跟進學生的學習進度,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微課聯合小組互動教學模式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知識掌握度,表明該教學模式可以作為實驗動物學實踐課教學模式的參考。
已往實訓課上教師根據教材來教授實訓內容,在微課聯合小組互助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根據教材,還需要借鑒與課程相關的學習資源,補充完善教學內容[10]。微課要生動闡述重難點內容,這需要授課教師搜集大量網絡資源,組建素材等;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課程資源進行分類管理,并根據學生需求對課程微課內容進行調整[11]。學生可提前預習課程內容,并對有疑惑地方做好標記,上課時重點關注老師對這些問題的講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本研究中實驗教學組學生每次課實驗操作安全意識逐次提高,期末成績考核優于對照教學組。
根據以往實踐課觀察,在自由實驗時部分學生因不熟知實驗操作、對實驗動物有害怕心理等參與感較低。此外,因實驗時間有限,多數學生無法在時限內完成實驗,降低了整體實驗的效率與教學效果。微課聯合小組互助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團隊合作,增加了學生交流合作的機會,在分組任務中可將學生個人得分作為小組得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小組中不可或缺的一員。該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可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