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近年來,國家文物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博物館工作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大改革力度,優化體系布局,提升服務效能,類型豐富、主題多元、普惠均等的現代化博物館體系已經基本形成。2022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82家,全國正式備案博物館總數已經達到6565家。2022年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國家文物局全年仍然舉辦了線下展覽3.4萬個、教育活動近23萬場,接待觀眾5.78億人次。同時推出線上展覽近萬個、教育活動4萬余場,網絡瀏覽量接近10億人次,新媒體瀏覽量超過百億人次,博物館正在日益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推動博物館守正創新、提質增效
今后,國家文物局會始終堅持以改革激發活力,用創新引領發展,推動博物館守正創新、提質增效,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做了5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博物館開放機制,繼續推進博物館領域的一些重點改革任務。同時積極探索和工業、高校等博物館聯合認證、共建共管機制,將更多博物館納入行業管理范疇,讓博物館發展更具活力。
二是優化體系布局。繼續推動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創建和國家重點專題博物館創建,支持省級、重要地市級博物館特色化發展,啟動中小博物館提升計劃試點工作。同時加大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規范支持力度,統籌不同地域、不同層級、不同屬性、不同類型博物館的發展。
三是夯實發展基礎。開展館藏一級文物備案復核工作,夯實博物館藏品保護管理基礎。推進館藏文物保護利用重點項目實施,提升館藏文物保護水平。推進博物館藏品數字化,加大基礎信息開放共享力度。
四是提升服務效能。持續推進“全國博物館陳列展覽十大精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組織在博物館里過傳統節日、紀念日等活動,不斷增加優質服務供給。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優化門票預約制度,加強講解隊伍規范和引導,提升開放服務水平。
五是擴大傳播交流。加強與媒體朋友合作,策劃推出一系列精品節目,講好文物故事、傳播歷史文化。研究制定加強出境展覽的相關文件,強化統籌規劃,提升策展水平,不斷擴大中華文明國際影響力。
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努力滿足觀眾需求
近年來博物館熱在持續升溫,公眾參觀博物館的熱情高漲,特別是在寒暑假及一系列節假日都出現了部分博物館預約難的情況。近期,國家文物局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專門的調研,選取了全國45家大中型博物館,其中既包括國家一級博物館,也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級博物館,還有一些重點地方特色的專題博物館。調研發現,出現預約難的情況還是主要集中在一些頭部熱門大館,這背后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高品質文化供給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一些“黃牛”搶票、囤票干擾了博物館正常運營。
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文物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7月14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關于加強博物館暑期等節假日開放服務工作的通知》,全國各地多家博物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優化服務。在優化服務供給方面,很多博物館采取了延長開放時間、提高參觀人數限額等措施。故宮博物院和四川博物院專門設立了服務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快速預約和檢票通道,縮短排隊時間。在提升規范管理能力方面,很多博物館都出臺了專項管理辦法,規范社會講解,禁止在博物館內開展商業拍攝等活動,優化參觀體驗。中國國家博物館近期聯合北京警方對加價倒賣免費門票的“黃牛”進行專項打擊。在宣傳引導方面,很多博物館及時發布票務信息,能夠實時發布展廳的游客數量。同時,很多博物館也發布了聲明,引導觀眾共同抵制商家“代搶”等擾亂參觀秩序的行為。
今后,國家文物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擴大服務供給,緩解供需矛盾。重點加強對一些非熱門優質博物館的宣傳推廣,為公眾參觀博物館提供更多選擇。指導各地博物館推出更多高品質、多元化展覽和教育活動,進一步優化服務供給。二是強化部門聯動,形成監管合力。與公安部加強合作,專題研究打擊“黃牛黨”具體舉措,加大審查監管和打擊力度。三是創新工作思路,完善預約機制。指導各地通過分時段預約、動態投放門票、預約系統優化升級等形式,提升預約管理水平。通過適當延長開放時間、增加預約名額等措施,進一步滿足觀眾需求。同時,建立“黑名單”制度,增加惡意搶票、囤票、爽約等行為的成本。最后要加強社會講解資質資格認證,維護參觀秩序,優化參觀體驗。
(本刊記者董常芳根據7月28日國新辦“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加強文物保護 傳承中華文明”文字實錄整理。)
責任編輯:狐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