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利,李文艷,楊 強,張士朋,李 忱,陳乃剛△
(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1.醫學影像科;2.風濕病科,北京 102400)
SAPHO 綜合征是滑膜炎、痤瘡、掌趾膿皰病、骨肥厚及骨炎的簡稱,病變主要累及皮膚和骨骼,1987年由CHAMOT等[1]首次提出的一組罕見的臨床綜合征。骨質病變是其特征性病變,除前胸壁外,脊柱為極易受累部位[2]。在成年人中,脊柱為第二易受累部位[3],其損害給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并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4]。全脊柱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具有無輻射、分辨率高、診斷價值高等優勢,但是檢查時間比較長、噪聲大,患者在狹小的掃描倉內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從而產生運動偽影影響圖像質量,甚至不能順利完成檢查。因此,對SAPHO患者MRI檢查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主要選取60例SAPHO患者,研究心理護理對全脊柱MRI檢查圖像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21—2022年于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風濕病科確診的60例SAPHO患者,均符合2012年NGUYEN等[5]提出的診斷標準,兩組患者男女比例、年齡及學歷情況見表1。入選標準:(1)無MRI檢查的各種禁忌證;(2)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3)患者無相關精神類疾病,可以正常溝通交流。排除標準:(1)有MRI檢查的各種禁忌證;(2)患者不同意本研究;(3)患者有相關精神類疾病,無法正常溝通交流。本研究項目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查和批準(倫理批號:FZY JS-2021-002)。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 將60例SAPHO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檢查前進行常規宣教,具體內容包括:(1)詢問有無MRI檢查的絕對禁忌證及相對禁忌證;(2)囑患者檢查過程中保持靜止狀態,減少運動偽影。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具體內容包括:(1)檢查前認真核對預約單,了解病情,明確檢查目的和要求。為患者預約好檢查時間,避免等候時間過長。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MRI檢查的過程、禁忌證,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傾聽患者的需求,用輕柔而禮貌的語言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減少患者的緊張和焦慮情緒,同時告知患者檢查中的噪音比較大、時間比較長,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同時佩戴好耳機減少噪音;掃描過程中不可隨意運動,以免影響圖像質量。(2)檢查中通過耳機播放舒緩的音樂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通過監控屏幕及時觀察患者的狀態,若患者出現焦慮不適,護理人員配合技師通過話筒與患者及時溝通,囑患者深呼吸,緩解緊張情緒;根據患者疾病的特點,擺放舒適體位,用軟墊將檢查部位空虛處塞滿,這樣就能減輕患者的不適,提高舒適度,得到滿意的圖像質量,發現圖像質量不符合診斷要求,應根據原因立即重掃。掃描時間長,中途可進入機房,詢問患者感受,減輕患者焦慮、恐懼感。(3)檢查后盡快告知患者檢查順利完成,詢問患者有無身體不適及心理感受,讓患者放松心情。協助患者下檢查床,更好地預防跌倒和墜床的發生。
1.2.2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全脊柱MRI檢查的圖像質量,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觀察兩組患者對心理護理的滿意程度,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的滿意評分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總分為100分,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SDS評分標準為[6]以53分為界,53~<62分為輕度抑郁,62~<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為重度抑郁;SAS評分標準為[7]以50分為界,50~<60分為輕度焦慮,60~<70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

2.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分析 兩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齡及學歷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兩組患者全脊柱MRI檢查圖像質量滿意度的分析 觀察組全脊柱MRI檢查圖像質量的滿意度為90.0%,對照組的滿意度為73.3%,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全脊柱MRI檢查圖像質量滿意度的分析[n(%)]
2.3兩組患者全脊柱MRI檢查心理護理滿意度的分析 觀察組全脊柱MRI檢查的護理滿意度為90.0%,對照組的滿意度為66.7%,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全脊柱MRI檢查心理護理滿意度的分析[n(%)]
2.4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分析 護理前兩組患者SDS、SA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DS、SAS評分較護理前均顯著降低,并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分析分,n=30)
SAPHO綜合征主要包括皮膚損害和骨關節損害。骨關節病變主要包括骨肥厚、滑膜炎及無菌性骨炎,通常起病隱匿[8]主要表現為疼痛、腫脹伴或不伴晨僵,在疾病早期偶爾可見骨溶解。SAPHO 病變最早發生在中軸骨,繼而以其為中心向兩側發展,包括胸骨、鎖骨及肋骨胸骨端,多為雙側受累,可不對稱,逐漸出現胸鎖關節、胸肋關節間隙消失,繼而骨性融合,其形如牛角,稱“牛頭征”,是本病典型影像學特征性改變[9]。
影像學檢查在骨關節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評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0]。目前,SAPHO綜合征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主要有X射線、CT、MRI、全身骨掃描、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等。與CT相比,MRI可以鑒別病變是否活動,可用于指導臨床治療和隨訪[5]。MRI檢查具有無創、無輻射、圖像分辨率高等優勢,但是存在掃描時間長、噪聲大等缺點,患者配合不佳會影響圖像質量,甚至導致檢查無法順利完成。
心理護理在MRI檢查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可以減輕患者緊張、不安、恐懼的情緒,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患者依從性和滿意度[11]。熟練掌握溝通技巧是進行心理護理的關鍵[12]。在MRI檢查前、檢查中及檢查后增加心理護理,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檢查順利完成,從而提高全脊柱MRI檢查的圖像質量與護理滿意度。本研究中,觀察組全脊柱MRI檢查的圖像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護理后SDS、SAS評分較護理前均顯著降低,與王藝霏等[13]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降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使檢查順利完成,從而提高全脊柱MRI檢查的圖像質量與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