扆 錚 王姣姣
(1.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2.北京體育職業學院,北京 100075)
射擊作為我國競技體育6 大優勢項目之一,在東京奧運會中獲得了4 金1 銀6 銅,共11 枚獎牌,創下了中國射擊隊奧運參賽史上的獎牌數紀錄。而其中的步槍項目更是以3金1 銀1 銅的成績創造中國步槍項目奧運會參賽歷史最好成績,拿下了東京奧運會和中國代表團首金,2 破世界紀錄,2 破2 創奧運會紀錄,成就首位一屆2 金的奧運會冠軍,實現了在東京奧運會打翻身仗的目標。
體能作為步槍射擊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1],在提高運動員競賽成績,預防運動傷病,延長運動壽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2-3]。因此,國家體育總局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在貫徹總局狠抓體能訓練指導思想的基礎上,通過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和高等院校深度合作,逐步探索出了一套適合步槍射擊項目特征的體能測試和評價體系,為東京奧運會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奠定了基礎。2020年全國步槍射擊冠軍賽則是以實證方式研究該體系的歷史起點,從科學化總結東京奧運會體能訓練備戰工作的角度分析,對該場賽事體能測試和專項成績數據的系統梳理和深度挖掘,能夠有序復盤中國步槍射擊運動員體能測試和評價體系實踐、改革、發展和完善的探索過程,有助于總結出中國步槍射擊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背后的體能訓練科技助力經驗,為將步槍射擊項目從因天賦運動員而成為優勢,轉變為因工作和科技助力水平的提高而成為優勢,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步槍射擊項目的長盛不衰。
1.1 研究對象
以2020 年全國步槍射擊冠軍賽267 名運動員,其中男子130 人,女子137 人為調查對象,研究參賽運動員體能水平與比賽成績間的相關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測試法
根據競賽規程的要求,所有參賽運動員報到后,統一安排3000 米跑(或2000 米測功儀)測試,步槍項目男女資格賽前10 名,將在資格賽結束后進行三個項目的現場體測,分別為國家隊體測方案中垂直縱跳、腹肌耐力、背肌耐力測試[2],將3000 米跑(或2000 米測功儀)測試成績與垂直縱跳、腹肌耐力、背肌耐力測試成績相加為運動員冠軍賽體能測試總成績,將體測成績由高到低排名,取男女體測得分前8 名運動員進入項目最終決賽。
1.2.2 實地考察法
2020 年9 月19 日-9 月26 日跟隨國家步槍射擊隊進行服務工作,隨隊參加冠軍賽體能測試和所有比賽項目,并對體能測試成績和比賽成績等數據進行匯總和整理,以備后期研究使用。
1.2.3 訪談法
訪談對象分為三類:第一,國家步槍射擊隊一線教練5人,省隊教練5 人;第二,國家步槍射擊隊現有東京奧運會初步隊伍隊員21 人;第三,國家體育總局備戰辦體能訓練督導組專家3 人。訪談內容主要圍繞:步槍項目體能特征、個性化體能需求、基礎體能和專項體能間的關系等方面。
1.2.4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 軟件對本次比賽的體能測試成績和比賽成績進行初步的數據錄入工作;采用Spss22.0 軟件對上述數據進行描述性和推論性統計分析,由于本研究中體能測試部分指標數據和比賽成績等變量間未呈現出線性相關關系和雙變量正態分布,故采用Spearman 等級相關系數對上述變量間的相關關系進行統計學分析;國家隊運動員和非國家隊運動員之間體能測試成績對比分別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和Mann-Whitney U 檢驗(數據資料不滿足獨立樣本T 檢驗時采用該方法進行差異性檢驗)。
2.1 步槍射擊運動員有氧能力和比賽成績相關結果
在3000 米測試中,共有115 名男子運動員參加該項測試,其中,國家隊男子運動員平均用時12 分57 秒,非國家隊男子運動員平均用時13 分18 秒,經Mann-Whitney U 檢驗,國家隊男子運動員和非國家隊男子運動員在3000 米測試成績中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差異。共有116 名女子運動員參加3000 米測試,其中,國家隊女子運動員平均用時14 分39,非國家隊女子運動員平均用時15 分36 秒,通過獨立樣本T 檢驗,發現國家隊女子運動員3000 米測試成績顯著性高于非國家隊女子運動員(p<0.05)。
在2000 米測功儀測試中,共有15 名非國家隊男子運動員參加測試,國家隊男子運動員未參加該項測試。共有21名女子運動員參加該項測試,其中,國家隊女子運動員平均用時9 分23 秒,非國家隊女子運動員平均用時9 分49 秒,獨立樣本T 檢驗后,未發現國家隊女子運動員和非國家隊女子運動員在該項測試中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差異,見表1。

表1 3000 米/2000 米測功儀測試數據
在資格賽環節,男、女10 米氣步槍和50 米3 姿4 個項目的前10 名中,共有32 名運動員參加了3000 米測試(另外8 名運動員因傷病替換為2000 米測功儀)。分別將男子10 米氣步槍、女子10 米氣步槍、男子50 米3 姿和女子50米3 姿4 個項目的前10 名運動員3000 米測試成績匯總如下表2。采用Spearman 等級相關系數對各單項比賽前10 名和其3000 米測試成績進行相關分析,分析表明:上述4 個單項中運動員比賽名次和3000 米測試成績間的相關關系并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2 比賽成績前10 名與有氧能力成績的相關分析
2.2 步槍射擊運動員核心力量耐力和比賽成績相關結果
根據2020 年全國射擊冠軍賽競賽規程的要求,步槍項目男女資格賽前10 名,將在資格賽后進行三個項目的現場體測,分別為垂直縱跳、腹肌耐力、背肌耐力測試。男、女10 米氣步槍和50 米3 姿4 個項目共有40 名隊員參加了核心力量耐力測試。采用Spearman 等級相關系數對參加4個比賽項目運動員的腹肌耐力、背肌耐力和比賽成績分別進行相關分析,在男子10 米氣步槍、女子10 米氣步槍和男子50 米3 姿3 個項目中,腹肌耐力、背肌耐力和比賽成績間均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上的相關關系。在女子50 米3 姿比賽項目中,腹肌耐力和比賽成績之間呈現出統計學意義上的正相關(r=0.661,p<0.05),背肌耐力和比賽成績間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上的相關關系,見表4。

表4 核心力量耐力與比賽成績相關分析
2.3 步槍射擊運動員下肢爆發力和比賽成績相關結果
在4 項個人比賽中,共有40 名隊員參加了下肢爆發力測試。采用Spearman 等級相關系數對參加4 個比賽項目運動員的垂直縱跳和比賽成績進行相關分析,均未發現上述變量間存在有統計學意義上的相關關系,見表5。

表5 下肢爆發力與比賽成績相關分析
3.1 步槍射擊運動員有氧能力和比賽成績的相關性
有氧能力是機體將氧氣從大氣傳輸到線粒體進行身體活動的綜合能力,可綜合反映機體攝取、轉運和利用氧的能力,它與心血管系統運輸氧氣的能力、呼吸系統通氣換氣功能和骨骼肌等外周組織利用氧氣的能力有關,與機體眾多系統的綜合功能直接相關,如神經功能和認知功能等[4-5],代表著整體健康水平[6-7]。
步槍射擊項目分為10 米氣步槍和50 米3 姿。根據國際射聯競賽規則的規定,10 米氣步槍個人項目資格賽階段要求在75 分鐘內打完60 發子彈,前8 名進入決賽;50 米3姿則要求在2 小時45 分鐘內按照跪、臥、立的順序各打40發,共120 發子彈,前8 名進入決賽。射擊項目對運動員的心理調適能力要求很高,稍有波動,就會出現“差若毫厘,謬以千里”的結果。對于一名射擊運動員而言,短時間內的“精力回收”容易做到,而要在長達3 個小時的時間內,對每一發子彈都做到“精力回收”則困難重重[8-9]。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有氧能力有助于提升人體在長時間靜力性工作中的表現[10],能夠加速機體的疲勞恢復[11]。因此射擊運動員要在長時間比賽過程中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打好當前一發和發發從零開始的心理要求,就須具備良好的有氧能力。
在本次全國射擊冠軍賽中,3000 米有氧能力測試和比賽成績之間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的相關關系,其可能原因如下:射擊項目本身屬于技能主導類表現準確性項目[1],心理因素對比賽成績的影響占據主導地位,當運動員進入到比賽所需要的“有意識覺察、活在當下和不做判斷”的正念狀態后[12],良好的有氧能力發揮著保持這種良好正念狀態的基礎性保障作用,而這種基礎性的保障作用無法以常用的線性相關的方式顯示出其對運動員比賽成績的貢獻率,后續應基于多因素分析的條件下,擴大樣本量,采用回歸方程的分析方法進一步探索有氧能力在比賽成績中的貢獻比率。
3.2 步槍射擊運動員核心力量耐力和比賽成績相關結果分析與討論
學界普遍認為人體的核心是“肩關節以下,髖關節以上包括骨盆在內的所有區域,包含背部、腹部和構成骨盆的肌群”[13]。該區域肌肉位于所有動力鏈的中心,對于穩定脊柱和骨盆非常重要,起著維持身體姿勢、提供近端固定和傳遞上下肢能量的作用[14]。
步槍射擊包括三種姿勢:臥姿、立姿、跪姿。臥姿是步槍最基本的射擊姿勢。臥射時射手全身伏地雙肘支撐在地面上,身體重心低,穩定性好,優秀射手可以獲得極高的射擊密集度。立姿是最不穩定的射擊姿勢,射手站立射擊,身體重心高,無固定依托,槍支晃動大,瞄準和扣扳機都受到影響。跪姿的特點介乎臥姿與立姿之間。因此,立射成績的好壞對最終的比賽成績有著直接的影響。較之于臥姿和跪姿,立射時運動員需要在較高的身體重心和非對稱性的負重(口徑槍重量不超過8KG)前提下,長時間保持身體姿勢的穩定性以獲取擊發時所需要的平衡。研究表明,核心力量訓練有助于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15-16],同時有助于緩解運動員長時間采用靜力姿勢射擊所導致的腰背疼等問題[17]。
在本次全國射擊冠軍賽中,核心腹肌耐力和比賽成績之間均呈正相關,其中在女子50 米3 姿項目中該相關具有顯著性的統計學意義;而在背肌力量耐力測試中,由于參加測試運動員基本都能達到滿分標準(120 秒),導致天花板效應的出現,而無法進行sperman 等級相關系數分析。針對本次測試結果,后續體能測試應考慮如下問題:第一,全面評估核心力量耐力水平。由于本次賽事僅對運動員的腹背肌力量耐力進行測試,并未對運動員的體側鏈核心力量耐力進行評估。然而,在立射中,步槍射擊運動員因持槍導致身體左右兩側非對稱性負重,會對身體姿勢在冠狀面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加入核心體側鏈的力量耐力測試,有助于全面研究核心力量耐力對運動員專項競技能力的影響。第二,開放測試指標數據。從人體肌肉分布特征角度分析,背部肌肉力量明顯高于腹部[18],此種情況下,腹背肌耐力采用同一測試標準是否能反應該項目特征有待商榷。本次全國冠軍賽腹背肌耐力測試的滿分均為120 秒,參賽運動員基本上均能在背肌耐力測試中拿到滿分成績,如此一來就無法對運動員的背肌耐力水平進行客觀評定,建議后續測試可考慮開放測試指標數據,建立步槍射擊項目核心力量耐力測試數據常模,為后續體能測試數據的評定提供參考。
3.3 步槍射擊運動員下肢爆發力和比賽成績相關結果分析與討論
垂直縱跳因其操作簡單,不僅能夠反映出運動員下肢在垂直方向上的爆發力水平[19],同時也能夠通過對該指標的長期監控了解運動員的機體疲勞情況[20],所以很多運動項目既將其視為測試指標,同時也將其作為疲勞監控指標。
在本次全國射擊冠軍賽中,運動員下肢爆發力和比賽成績間并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上的相關關系。步槍射擊項目要求運動員在長時間保持靜力姿勢的情況下完成擊發動作,如果純粹從專項技術動作的角度分析,不管是神經肌肉的發力特征,還是能量供應特征,下肢爆發力似乎都不是步槍射擊運動員所需要具備的能力。在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理解如下幾個“相關”的概念:近相關、遠相關和負相關?;诒疚牡难芯空Z境,近相關是指部分體能測試數據與比賽成績呈正比、有很近的直接關系;遠相關是指部分體能測試數據與比賽成績“離”的比較遠,拿3000 米跑與棋類運動關系為例,非跑的越快,成績越好,亦非跑的越慢,成績越差;負相關是指部分體能測試數據越高,對比賽成績的負面影響越大[21]。對步槍射擊運動員而言,有氧能力和核心力量耐力顯然屬于近相關[22],然而對于以下肢爆發力為代表的力量訓練,雖然該素質會影響其他身體運動能力,以及幾乎所有與運動表現水平有關的方面[11],但鑒于當前高水平步槍射擊運動員的專項技術均是基于數十年“少力量,多有氧,重核心”的訓練理念上所習得的,那么當前的大強度力量訓練是否能夠讓運動員在一年半載有限時間內,基于新的力量素質基礎,重塑穩定的專項技術動作尚有待進一步論證。換言之,以下肢爆發力為代表的力量測試指標屬于遠相關或負相關需要做進一步的科學論證。
這里并非否定力量訓練的重要性,畢竟,當前世界職業體育和競技體育已發展到接近極限、超越極限的年代,很多項目中已“遠到不能再遠”的相關因素皆早已不是“死角”,經常拼到最后拼的是“木桶最短的那塊板”,拼的是“最遠相關”的那1%。當然,前提必須是“近相關”已無短板,否則就成了舍近求遠,棄本逐末。
4.1 有氧耐力板塊訓練和測試應重點突出“低強度有氧耐力”的特征,可采用實時監控心率完成相對較長距離的方式控制訓練強度。
4.2 增加核心體側鏈力量耐力測試指標,以全面評估步槍射擊運動員核心力量耐力水平;開放核心力量耐力測試指標標準,以建立步槍射擊項目核心力量耐力測試數據常模。
4.3 根據步槍射擊項目特征,按“近、遠相關”設立體能測試指標,構建該項目體能測試指標體系和常模數據庫,探索一條從提高基礎體能(遠相關)到專項體能(近相關),再到提高專項成績的科學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