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菲(福建:上杭縣南陽中心幼兒園)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過渡階段,其中的內容包括幫助幼兒逐步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和教育方式,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為幼小銜接繪本教學提供有益的支持。繪本閱讀材料既有許多的圖畫,又有少量的文字,這樣可以讓幼兒在閱讀的時候,同時了解繪本的內容,也能學會一些簡單的語言文字。伴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一些幼兒園也開始對教師的繪本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讓孩子的繪本閱讀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富有創造性。本文描述了如何在幼兒園繪本教育教學中,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
在嬰幼兒時期,幼兒的年齡比較小,理解能力較弱,在進行注意力集中的事情時,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干擾。然而,對幼兒繪本的開發,能夠讓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專注地進行閱讀,其中所含豐富的繪畫內容能夠更好地引起孩子的注意,從而讓幼兒能夠積極地參加到繪本的閱讀之中。將信息技術與繪本教學相結合,教師能夠以該階段年齡幼兒的心理特征為依據,加強他們的感官體驗,提高他們對世界的認知能力。運用影音、圖片、動畫等,來輔助理解圖畫書中的文字和圖片,讓幼兒的大腦中呈現一幅完整、清晰的畫面,注意力得到集中,此舉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觀察力,更好地了解繪本中所傳遞的內容和思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繪本中的主題為基礎,利用更多鮮明的色彩,制作出一些簡單的幻燈片,找尋一些在繪本中沒有的知識,最大程度地發揮出繪本的功能。這樣的組合讓孩子在獲得豐富知識的時候,還能開闊他們的視野,因此,信息技術可以豐富繪本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有助于幼兒更加輕松地了解和掌握繪本中的故事情節、人物角色和語言表達方式,為今后學習更復雜的知識奠定基礎。
在幼兒時期,因為他們的眼界和知識寬度等原因,在接觸和認識某些事情或者現象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很多難以理解的問題。為降低這一因素對幼兒的影響,幼兒教師應當在幼兒早期的生長時期進行繪本閱讀等教育。在進行繪本閱讀教育之前,教師要對幼兒的生長狀況有足夠的了解,在備課時也要與幼兒的生長規律相結合,以幼兒的思維發展為依據,進行相應的教育。因此,在繪本教學中,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將繪本中所要傳遞的信息以一種更為簡潔的方式展現給幼兒,將一些較為復雜和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更為簡單,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能夠讓幼兒更深刻地理解這些信息的含義。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對繪本的內容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并且要認識到繪本與圖畫之間的關系,在講解的時候要把這之間故事說清楚,然后與一些信息技術中的視頻等方法相結合,讓這個繪本變得更加容易理解,讓幼兒在聽到教師精彩而又幽默的講解的時候,還可以展開想象。久而久之,通過這樣一種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繪本的理解難度,更好地幫助幼兒提升理解力。因此,信息技術可以提供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支持,滿足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能力水平,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繪本選擇、學習任務和評估方式。
幼兒年齡較小,正處于思維持續發展的時期,其某些能力必須由教師或父母來指導,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出幼兒的潛能。在目前這個階段,許多幼兒對閱讀還不能深入地理解,他們認為閱讀其實就是對文字進行朗讀,而對閱讀過程中所涉及的內容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理解。所以,許多幼兒在閱讀繪本材料的時候,經常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圖案來進行閱讀,在某些情況下,幼兒還會不按繪本的前后順序來觀看,或是在僅僅看了幾頁繪本之后,他們的注意力就被別的東西所吸引,難以專注于閱讀。另外,現在有許多繪本都含有一些比較活躍的知識,如果不能完全理解,就會對接下來的閱讀造成困擾。因此,教師或父母在幼兒第一次接觸繪本時,要做好適當的指導工作。這就體現出了信息技術在繪本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與繪本中的內容相結合,提前對幼兒進行指導,使幼兒對閱讀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從而養成一個較為良好的閱讀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幻燈片,把繪本里面比較有意思的知識,用錄像的形式展現出來,然后把這些知識內容和繪本里面的圖畫相聯系,這樣可以更好地引起幼兒的注意,久而久之,幼兒也會養成按順序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提升閱讀水平。
在繪本教學中,運用現代的教育手段,可以使單一的教學內容得到充實,通過便捷的操作,引起幼兒對繪本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營造一個好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在放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并對繪本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循序漸進的講解。將信息技術與繪本教學相融合,既可以幫助教師拓展學生的基礎知識,又可以凸顯教師的應變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繪本。在幼兒園階段,孩子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在智力和思維方面都沒有獲得很大的發展,很難長時間地保持專注,這就給教師的繪本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教師可以針對這個時期孩子的認知特征,加強他們的感覺體驗,從而提高他們對世界的感知能力。通過視頻、音頻、圖片、動畫效果,對繪本中的圖畫與文字進行補充,在幼兒的大腦中展現出一個完整、清晰的畫面,讓幼兒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此舉可以有效地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洞察力,進而更好地了解繪本中所傳遞的內容與思想。
在進行多媒體軟件制作的時候,可以通過制作一些形象的動畫,并配上優美的音樂,將靜止的效果轉變成動態的,用美妙的聲音取代寂靜,從而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開拓幼兒的智慧。比如,教師在教《雪孩子》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雪花飄落的畫面和背景音樂結合起來,這樣就能讓幼兒身臨其境。再加上語言講解,讓小朋友們一邊看一邊代入到雪孩子和小兔子的故事中,創造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
在對繪本教學的內容進行充實的同時,還可利用信息技術對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進行訓練,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帶領孩子在繪本中進行獨立的探究和學習。在具體的繪本教學活動中,還應該與幼兒所處的年齡段相結合,有針對性地進行思維培訓,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兒的創作能力。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為學生創造與之相適應的情境,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獲得實際的體驗。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豐富幼兒的創造活動,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將他們對繪本的學習能力轉變為動手操作能力。比如,在《給小鳥找家》游戲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的左側設定一只鳥兒的身體上有一道數學題,右側設定一個鳥窩,上面有一個問題的答案,然后讓孩子通過計算來形成一條連線,幫助鳥兒尋找家園。通過此游戲,可以加強幼兒對數量的感官認識,讓其在游戲操作中進行簡單的計算,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
教師應該利用信息技術,以幼兒已經有的知識為基礎,在繪本教學中對幼兒的發散性思維進行訓練,讓幼兒可以從多個角度對繪本展開發散性式的思考,從多個視角考慮問題。在幼兒園的教學中,信息技術具有快速反饋和人機交互的特性,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會持續地產生出全新的問題。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對孩子的邏輯思維、發散性思維和形象思維進行全面的訓練,讓孩子可以在思維的靈活應用中,將自己的認知能力和想象力進行有效提升,進而提升孩子在問題處理方面的能力。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在教育中占有了非常關鍵的位置,而多媒體以其獨特的優點,使教師課件的樣式和內容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它已經成為幼兒園繪本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既可以擴大孩子的知識范圍,又給現代的幼兒園教育帶來嶄新的生機,既可以滿足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可以發展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從而提升教師的教育質量,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比如,《你看起來很好吃》這一繪本中,就是關于小甲龍和霸王龍的,教師可以把這一繪本引進幼兒園的教學里,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將繪本中所描述的具體內容和自己的想象力相結合,在多媒體上為孩子展現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故事世界,讓孩子完全沉浸到繪本所描繪的情景之中。教師也應該把繪本重新組織起來,給孩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比如小甲龍有哪些個性特點?霸王龍又是什么性格?兩者之間是怎么回事?用這樣的問題來引起幼兒的注意,促使他們對繪本進行深度的思考,同時也給幼兒足夠的創作空間,進而對他們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
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繪本教學相結合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對教學內容進行解構。教師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多元化的優勢,以最直接的方法,通過信息技術對所需的繪本進行解構,將其劃分為多個學習模塊,將內容制成多個學習的版本。比如,教師可以把《丑小鴨》這個繪本進行解構,把它劃分成多種的學習類別,可以做成音頻、視頻,或者是視頻與音頻的混合,再用各種學習和演示的方法,讓幼兒從多個角度去了解這個繪本的內容,讓他們從各個角度去學習,有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幼兒園繪本教育上,增加對科學技術的投資,可以使用多媒體,讓孩子通過電子設備與繪本進行相互連接,還可以使用點讀筆,讓孩子在碰到不懂的圖片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一種自主學習的方式,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在一個輕松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既可以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也可以讓他們在思想上獲得自由,擁有更為豐富多彩的思維,擁有更為豐富的學習思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幼兒園的繪本教學應該與信息技術保持密切聯系,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將信息技術與繪本教學相融合,讓科技對幼兒園的繪本教育進行改造,給幼兒提供全新的思維模式,這對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非常有益,對傳統的教育進行改革與發展也是有益的。這是一個嶄新的教育教學方式。
綜上所述,在幼小銜接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為繪本教學帶來更多可能性,提升教學效果和幼兒的學習體驗。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幼兒的繪本教育中,既能讓教師更好地創新教育方式,又能提升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閱讀的含義。盡管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信息技術具有較為積極的教育意義,然而,教師也要持續地去注意當今教育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地尋求可以提高其教育效果的途徑,從而將繪本教育教學的效果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