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重洋

3月13日,江蘇太倉港碼頭(柳文惠/攝)
9月11日,太倉港區國際集裝箱碼頭,一批新能源汽車通過可折疊車輛框架箱運輸上船,整裝待發,即將出海駛向遠方。
地處長江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匯處,太倉港擁有38.8公里江岸線、12.5米深水航道。2022年,太倉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02.6萬標箱,穩居全國第八,連續5年位居江蘇第一。
“云帆高張,晝夜星馳”,600多年前,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正是從這里出發,開創了波瀾壯闊的海上遠航。600年后,這里巨大的龍門塔吊林立江岸,集裝箱層層堆疊,車輛來往不斷,巨輪進出不絕,太倉港以“志在萬里”的胸襟再度追夢深藍。
因港而興,以港促城,太倉圍繞“港產城一體化”,立足“港口、港區、港城”三個層次,著力推動港口與城市同頻共振。
在楊勇看來,物流港與物貿港之間,不止是一字之差。“如何將港口‘流量轉變為港口‘留量,是我們未來發力的主要考慮方向?!?/blockquote>
港口巨變
“港口發生了巨變?!备蹍^退休工人王誠向《瞭望東方周刊》回憶道,此處最初雜草叢生,一片荒蕪。如今,港口已煥發新顏,“2022年,太倉港集裝箱吞吐量創下歷史新高,在全球集裝箱港口中排名第22。”太倉港區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楊勇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聯手上海港,太倉港助力“引海入江”。每日滿載進口貨物的貨輪可從上海洋山港直抵太倉港集裝箱碼頭,無需再辦理任何手續,集卡車即刻駛離。
上海組合港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徐國毅介紹,以往一艘外籍船舶從沿海航行至長江沿線港口,需分別向兩家不同的引航機構提出申請,個別港口甚至同時存在多個同類管理部門。
滬太兩港在全國率先實現通關一體化,貨物進了太倉港視同進入上海港。2022年,滬太兩港聯動運輸箱量達到150萬標箱,同比增長31%。滬太兩港聯合開辟“太申快航”水上駁運快線,目前已覆蓋上海港3個港區,往返密度達每天30余班。
此外,太倉港不斷提升內功,打造“通江達海”的出口中心?!敖陙?,通過長江水運,武漢、重慶等長江中上游城市每天將光伏和機電等高附加值物資向太倉港集結,再經遠洋中轉,以江海聯運的方式出口至歐美各國?!碧珎}海關物流管理科科長魏蔚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8月17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汽車整車出口量同比增長76.9%,半年度汽車出口量躍居世界首位。
面對旺盛的汽車出口市場需求,港口船舶運力吃緊,商品車出口艙位不足、運輸成本高企,成為中國商品車出口亟待解決的問題。依靠江海聯運、構建中轉樞紐,太倉港具備獨特競爭力。
2023年1月至7月,太倉港完成汽車吞吐量29.26萬輛,其中出口汽車20萬輛,同比增長5.6倍?!疤珎}港找到了轉型創新的路徑,也為當前的高質量發展找到了抓手?!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
2023年,太倉港近洋航線已覆蓋日本、韓國等24個主要港口,形成近洋直達、遠洋中轉等5大航線網絡。國內航線覆蓋的江海河港口達67個,開辟運營集裝箱班輪航線217條,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
目前,太倉港正全力建設專業汽車滾裝碼頭,增大運輸量。未來,憑借江海河交匯區位優勢及公、鐵、水多式聯運優勢,其將助力國產汽車順暢出海?!白鳛槿珖ㄒ幌硎芎8鄞龅膬群痈劭冢珎}港已成為內河與海洋航運的核心樞紐,將賦予城市更多可能。”魏蔚說。
產業引領
9月22日,位于太倉港的斯凱奇中國物流中心倉儲區碼滿了貨物,工作人員忙碌不停。該中心承擔著斯凱奇中國地區50%的電商業務,龐大的業務量讓其在銷售旺季更顯忙碌。
“依托港口的優勢,太倉港正加快由‘物流港向‘物貿港轉型?!睏钣赂嬖V《瞭望東方周刊》。
在楊勇看來,物流港與物貿港之間,不止是一字之差?!叭绾螌⒏劭凇髁哭D變為港口‘留量,是我們未來發力的主要考慮方向?!?p>
太倉婁江新城科教創新區內,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與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智匯港比肩相鄰
8月9日,太倉木材貿易代理進口的首張銀行信用證成功開出,意味著今后太倉港區可自主開展木材代理進口業務。此前,企業進口木材需向外貿公司支付一筆銀行授信代理費用。“這次信用證的成功開具,緩解了我們自身的資金壓力,讓木材企業安心發展?!苯K德木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德強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小小信用證,打開新局面?!澳静馁Q易信用證的成功開具,不僅方便了企業,也進一步助推太倉將‘港口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睏钣卤硎?。
城市另一角,機械隆隆作響,這是斯凱奇中國物流中心二期項目建設現場。該項目總投資超30億元,定位為斯凱奇亞洲最大的物流總倉,建成后與一期項目共同成為斯凱奇在中國線上線下的“雙總倉”。
太倉通過提升物流物貿能級,壯大現代物貿產業集群?!啊镔Q總部經濟已初具規模,‘建總倉、到太倉成為諸多大企業的選擇。”太倉市發改委主任萬芬奇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總倉”集聚的步伐不斷加快。自2022年以來,太倉引進了愛樂買冷鏈電商總部、夸特納斯國際食材集采集配銷售中心,并加快建設中外運華東暨長江經濟帶運營總部項目。同時,太倉還與新疆庫爾勒、順豐總部深入合作,以建倉的方式,將全國優質特色產品集聚太倉,并為蘇州各大進出口貿易企業提供全流程便捷服務,建設國內產品出口“全球倉”。
“總倉經濟”的藍圖正被擘畫?!短珎}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太倉3A級以上物流企業30家、物貿總部20家,現代物貿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
“太倉港通過港口的發展來集聚產業,產業的集聚又進一步推升了港口的發展,‘港口+產業‘港口+創新多種模式的組合,最終實現的是港口能級的提升和區域經濟的創新轉型。”王微說。
蓄能造勢
2023年7月17日,西北工業大學首屆“千人百企進太倉”活動舉行,百余家航空航天、航海、智能制造等長三角區域企業代表,上千名學生齊聚太倉婁江新城。
婁江新城位于太倉東南部,在面積僅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科教創新區、智能制造區、高鐵商務區、臨滬國際社區四大片區。楊勇介紹:“‘港產城一體化中‘城是港口和產業發展的依托。”港口有活力,產業有韌性,城市有未來。
“太倉港通過港口的發展來集聚產業,產業的集聚又進一步推升了港口的發展,‘港口+ 產業‘港口+ 創新多種模式的組合,最終實現的是港口能級的提升和區域經濟的創新轉型。”王微說。
“近年來,太倉形成了高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現代物貿三大主導產業和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文化旅游三大特色產業,構建起“3+3”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比f芬奇說。2023年,婁江新城排定重點建設項目88個,總投資455.5億元,年度投資87.8億元。
產業背后,太倉積極引進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城市發展積蓄創新力。例如,西交利物浦大學在婁江新城建立了太倉校區,努力打造國際化辦學的港灣。“太倉校區結合太倉產業特點和發展需求,對應設置智造生態、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芯片等學院,已有海爾集團、中科曙光等多家企業參與學院建設?!碧珎}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維峰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產研融合之外,太倉“港產城一體化”的另一重要動力能極,是中心婁江新城、東部港區、西部昆太協同發展區同步推進。
在西部昆太協同發展區,太倉市科技產業園與昆山市光電產業園僅一河之隔,園區已引進中淳電子、奧特等昆太產業合作項目42個,總投資超100億元,產值超200億元;在東部港區,引入優質公共服務資源的同時,建設了包括高能級疏港鐵路物流園、全球特色商品展銷中心在內的配套設施?!巴ㄟ^提高港區規劃前瞻性,我們不斷完善港區中心區規劃和城市配套功能。”太倉市港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顧佳說。
由港興產,以產興城。伴著“港產城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入,太倉融入上海的模式正式從“點狀對接”向“塊狀融入”升級。
上海和太倉的時空距離正被不斷拉近。上海嘉定區與婁江新城隔街相望,2021年2月,《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獲批,方案中11次提及太倉,太倉成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的一部分。隨著滬蘇通鐵路的開通,滬蘇通鐵路二期、北沿江高鐵以及嘉閔太線等項目的加快推進,“半小時滬太通勤圈”進一步提速。
江蘇省蘇州太倉市科技產業園一家物流設施生產加工企業的全自動焊接機器人在進行流水線作業
“塊狀融入”不僅體現在城市空間的“硬連接”上,還體現在民生事業、社會治理、文化交流等領域的“軟耦合”中。
2023年以來,總投資近40億元的瑞金醫院太倉分院主體結構封頂,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學校簽約落戶太倉,滬太兩地在多個領域實現“跨省通辦”。
“蘇州人常說,大樹底下種好碧螺春,蘇州是碧螺春,上海就是這棵大樹?!痹谌f芬奇看來,隨著太倉融入上海的一個個節點被打通,未來的太倉,將持續擦亮“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背鞘袠俗R。
猜你喜歡聚焦港口國際化 金橋(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中國港口,屹立東方 金橋(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22我國港口首次實現LNG“船到船”同步加注作業 機電設備(2022年2期)2022-06-15 03:20:38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物流技術與應用(2020年11期)2020-03-11 03:11:36港口上的笑臉 當代工人(2019年20期)2019-12-13 08:26:11“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汽車觀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上海港口排爆記 水上消防(2018年4期)2018-09-18 01:49:38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消費導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16惠東港口 海洋世界(2016年12期)2017-01-03 11:33:00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現代企業(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