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雅美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幼兒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更新。將本土資源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是豐富幼兒園教育內容的重要途徑。陜西鳳翔彩繪泥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縮影,是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獨特的美學內涵、重要的文化價值和頑強的生命力,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能夠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新的路徑和方向。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將鳳翔彩繪泥塑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如在藝術活動、環境創設中融入鳳翔彩繪泥塑文化元素,打造地方民俗文化大課堂,從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增強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對此,筆者先簡要介紹了鳳翔彩繪泥塑,再分析了鳳翔彩繪泥塑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價值,并探討了鳳翔彩繪泥塑文化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融合路徑。
一、鳳翔彩繪泥塑概述
鳳翔彩繪泥塑是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發展時間較長,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鳳翔彩繪泥塑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文化傳承意義,是我國五千多年歷史孕育出的文化瑰寶之一,具有造型獨特、形狀各異、物象夸張、線條流暢和顏色鮮艷等特點,被當地人稱為“泥貨”。它是人們在參考石刻、剪紙、年畫等傳統民間藝術紋飾的基礎上,通過對日常生活和世間萬物的細心觀察,并結合神話故事傳說,采用復雜的工藝程序顯示其蘊含的意義,用以納福、鎮宅、護生、辟邪的意味。一件優秀的泥塑作品能夠體現當地風貌和時代特征,反映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鳳翔彩繪泥塑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泥玩具,主要是動物造型;二是立人,主要為一些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三是掛片,如臉譜、獅子頭等,色彩以紅、綠、黃三種顏色為主。鳳翔彩繪泥塑有鮮明的鄉土特色和獨特的審美價值,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商業環境的影響,泥塑產品樣式逐漸減少。為了迎合市場,泥塑藝人更傾向于按需定產,這不利于鳳翔彩繪泥塑的傳承和發展。
二、鳳翔彩繪泥塑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價值
(一)有助于傳承和弘揚優秀民俗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特定時期特定文化場域中人們生活的產物,更是幾千年歷史的沉淀。鳳翔彩繪泥塑是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鳳翔世代傳承的民間藝術。推動鳳翔彩繪泥塑等民間藝術在幼兒園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不僅能借助教育的力量促進民俗文化傳播與傳承,使傳統文化重煥生機與活力,還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將鳳翔彩繪泥塑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一方面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樣性,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幼兒的文化包容意識,發展幼兒的多樣化思維,拓寬幼兒的文化視野。文化有多種存在方式和不同的發展背景,每一種文化都有著自身存在的獨特意義。幼兒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對新事物充滿興趣。在此階段,教師將鳳翔彩繪泥塑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讓幼兒不斷接觸優秀民俗文化,有助于幼兒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幫助幼兒樹立文化自信。
(二)有助于豐富幼兒園教學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城鄉各類幼兒教育機構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幼兒園應當綜合開發、利用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將鳳翔彩繪泥塑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有助于豐富幼兒園教學內容,拓寬幼兒的認知視野。因造型獨特、種類豐富、色彩鮮艷,鳳翔彩繪泥塑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自主探究“泥貨”的制作過程。制作傳統彩繪泥塑對幼兒而言較為困難,教師可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制作泥人,也可以讓他們結合卡通人物、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現代元素進行自由創作。這類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幼兒了解泥塑文化,感受鳳翔彩繪泥塑的文化魅力,增強幼兒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豐富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內容。
(三)有助于開發生成性教學活動
教師是教育內容的選擇者和設計者,鳳翔彩繪泥塑文化能夠為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提供更多資源。教師將本土民俗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并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能夠形成區別于傳統教學活動的新型教學組織形式,構建多種形式、內容豐富和過程靈活的生成性課程,為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課程的開發本身具有創新性、趣味性,教師通過探索民俗文化的相關知識,將本土文化與幼兒園教育活動進行結合,能夠開發出更具創造性的趣味教學活動,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提高幼兒的文化認知。
三、鳳翔彩繪泥塑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路徑
(一)豐富藝術活動的形式
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教師要創新藝術活動的形式,幫助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鳳翔彩繪泥塑屬于關中民間藝術,是極具本土特色的幼兒園藝術活動教學資源。教師要善于創新藝術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活動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為臉譜涂色,進行自由創作,讓幼兒感受色塊與線條的魅力;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捏簡易泥玩具或立人,讓他們結合卡通人物、生活用品進行自主創作,幫助幼兒掌握捏泥人的技法,如簡單的搓長條、揉圓球、擰麻花等,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組織幼兒欣賞鳳翔彩繪泥塑作品或觀看其制作過程的視頻,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進寶雞文化藝術中心非遺陳列館、寶雞民俗博物館、泥塑繼承人作坊,讓幼兒去搜集與鳳翔彩繪泥塑相關的資料。
總而言之,教師要通過開展多種藝術活動,豐富藝術活動的組織形式,讓每名幼兒都受到美的熏陶。
(二)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
物質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是幼兒教育中的“隱性課程”,能夠對幼兒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幼兒園環境是展示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將鳳翔彩繪泥塑文化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中,能夠加深幼兒對鳳翔彩繪泥塑的印象。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綜合考慮環境創設的目標定位、環境布置的規劃與管理,結合幼兒相關生活經驗、身心發展水平、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進行動態調整,注重環境的互動性、開放性和真實性。
鳳翔彩繪泥塑中的掛片是一種半立體造型,相較于平面的墻體,其更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與其互動,教師將色彩艷麗的立體泥玩具和立人作為擺件放置于幼兒園不同區域,能夠使環境更加生動立體。教師可以在主題墻、走廊、展示欄等室內外區域擺放幼兒喜歡的泥塑作品,還可以引導幼兒設計蘊含鳳翔彩繪泥塑元素的手抄報來豐富幼兒園環境。
(三)設計特色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一環,將當地特色民俗文化融入區域活動中,能夠培養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師要重視對幼兒的引導,設計特色區域活動,以更好地向幼兒普及鳳翔彩繪泥塑。例如,教師可以創建民俗文化區,向幼兒展示鳳翔彩繪泥塑的發展歷史。教師也可以創建泥塑區,讓幼兒動手實踐,親身感受泥塑的魅力。此外,教師還可以聯動多個活動區域,將民俗文化展示活動和以此為基礎的手工、繪畫等藝術活動結合起來,讓幼兒在民俗文化區、泥塑區、美工區開展深度學習和創作,以滿足幼兒的多樣化學習需求。
(四)構建地方民俗文化大課堂
幼兒園民俗文化大課堂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是基于民俗文化教育價值和實踐方式而形成的超越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更真實、更豐富、更靈活的課堂。在幼兒園民俗文化大課堂中,幼兒能夠真正了解并體驗民俗文化,豐富自身的知識經驗,增強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民俗文化大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極為重要,教師應以拓寬幼兒的認知視野、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為目標,選擇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內容,選擇貼近幼兒認識水平和知識經驗的藝術形式。
鳳翔彩繪泥塑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教師有必要將其作為優質教育內容與當地其他民俗文化共同融入幼兒園民俗大課堂。在構建幼兒園民俗文化大課堂時,教師要注重調動社會和家庭的力量。一方面,教師可帶領幼兒參與泥塑文化藝術展演活動,邀請鳳翔民間泥塑匠人與幼兒進行對話,讓幼兒真切感受泥塑作品的美。另一方面,教師可鼓勵家長和幼兒一起動手制作泥塑,這既能讓幼兒在創作中體驗快樂,又能增強教學效果,讓幼兒在親子合作的親密氛圍中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
結語
本土文化,特別是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能夠為學前教育注入創新和發展的活力。鳳翔彩繪泥塑作為幼兒園教學活動開發的藝術文化資源,對于幼兒的發展和園所文化建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善于利用當地特色文化,深入挖掘非遺資源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價值,引導幼兒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與作用,讓幼兒從小耳濡目染,接受美的熏陶,感受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使幼兒樹立文化自信,培養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作者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