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紫帽鎮中心幼兒園 劉晨潔

隨著我國教育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個階段教學活動的開展呈現出更加新穎的態勢。學前教育作為幼兒成長歷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礎鋪墊階段,對于幼兒成長的意義是不同凡響的。幼兒階段是整個幼兒行為習慣、性格培養以及道德信念樹立的關鍵時期。將德育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可有效夯實幼兒成長的素質基礎。
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確立,將各階教學活動開展的目標從單一的考試成績提高,提升到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強化上。在立德樹人教育根本目的的指引下,各階段教學將智力教育和德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學前教育作為幼兒第一次系統化接觸基礎知識及技能,對于幼兒自身品德及各方面能力形成的影響是深遠的。幼兒園階段開展德育,不僅能培養幼兒的思想品德認知,也能夠為幼兒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鋪墊扎實的基礎。
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作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思想,在各個階段教學活動開展的意義是不可替代的。學前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鋪墊時期,其教育意義不言而喻。德育是整個幼兒園教育工作開展的重中之重。德育工作開展不僅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也能夠為幼兒良好品質的形成打下基礎。在幼兒園活動中開展德育目的是培養幼兒的理想信念以及道德品質等綜合素養。幼兒園教師在日常活動中,要結合幼兒的身心成長規律,通過更加契合幼兒成長認知特點的方式和途徑,不斷豐富德育活動開展的類型,落實德育活動的常態化開展,加速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施。
在日常的幼兒園教育活動開展中,由于幼兒自身生活經驗不足以及認知能力不高,教師要充分把握幼兒成長的規律,通過趣味叢生的繪本故事以及幼兒熟悉的傳統節日等途徑有效滲透德育思想,讓幼兒在豐富多樣的故事閱讀中以及多元化的實踐活動開展中受到德育思想的浸潤。在整個幼兒園德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夠受到教師、同伴以及家長的正向影響,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間接經驗的學習,在繪本故事、節日文化等內容中養成優秀的品質和堅定的信念,從而逐漸意識到遵紀守法、堅韌不拔等品質的重要性。幼兒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較強,會無意識地模仿和下意識地學習,這種模仿行為對自身言行以及行為的規范性發展有所幫助。
將德育作為整個幼兒園教育活動開展的重要內容,對幼兒園教育發展有利。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對教師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以及師德素養等方面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僅要開闊自身知識視野,還應該通過自身言行規范幼兒行為,樹立榜樣作用,對幼兒形成更加積極正向的影響。此外,為了更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師在日常活動開展中,要積極引入更加豐富的德育素材,創新傳統的活動形式,以更加直觀化和趣味化的形式開展德育,不僅可以豐富幼兒對德育的認知,也使整個幼兒園教育的整體發展更加積極向上。
現階段幼兒園德育活動開展中,教師往往采用比較傳統的活動形式,將成人社會已經成型的觀念以及準則灌輸給幼兒,要求幼兒遵循并加以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幼兒個性化成長的實際情況以及知識水平等方面沒有給予充分重視,只是要求幼兒無條件接受教師自身的教育觀念。幼兒在這樣的教育活動中,容易產生抗拒心理,活動參與度不高,最終導致德育形式化明顯。
從德育開展的最終目的出發,實踐活動的開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是因為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能夠更好地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讓幼兒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浸潤,還是因為在實踐活動開展中,幼兒能夠進一步深化對于所學內容內涵的理解。但是當前階段一些幼兒園忽視了幼兒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沒有意識到實踐活動對幼兒各方面意識和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導致德育與幼兒實踐認知之間存在偏差。幼兒在這樣的德育活動中,不僅無法深入理解和掌握德育內容,也無法通過掌握的德育知識指導自身的實踐活動,與德育開展的初衷相違背。
家園共育理念指導下,將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家庭教育對于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習者而言,影響是潛移默化、非常深遠的。在幼兒園德育中,不僅需要幼兒園教師的引導,也需要家庭的共同協作,才能夠取得顯著的成效。德育若僅來自幼兒園一方或者家庭一方,雙方沒有進行有機鏈接和結合,會影響幼兒德育效果。
現階段我國幼兒園德育開展過程中,部分家長對于幼兒德育培養的意識不強,過度關注幼兒智力發展,甚至有一部分家長即使幼兒在家庭中顯現一些道德問題,也并沒有就此與幼兒園教師展開溝通,長此以往造成幼兒失德行為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還有部分家長對德育的了解不全面,不了解自身在幼兒德育中所承擔的責任。而部分教師也同樣認為自身只負責幼兒在園期間的教育,離開幼兒園后就應該由家長接手。兩者之間缺乏溝通,使得幼兒德育活動開展出現斷層。在目標、手段不統一的德育活動中,幼兒的道德層次自然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思維活躍度較高,對鮮活事物的興趣非常濃厚,但是由于自身所處成長階段的獨特特征,決定了這個階段的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暫。為了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使其思維關注點一直保持在與教育活動相關的內容上,教師在日常幼兒園活動開展中,要有意識地采取出更加豐富的活動形式輔助幼兒興集中注意力。德育內容相對枯燥,趣味性不夠明顯,更需要幼兒教師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拓展更加豐富的德育形式。現階段,大部分幼兒教師開展德育時,是通過基礎講授法或者觀看相關視頻展開,雖然多媒體對幼兒的吸引力明顯,但一直以同樣的形式出現容易造成幼兒興趣的缺失,最終導致德育開展效果不佳。換言之,即教師在組織德育活動時,沒有充分挖掘和了解幼兒興趣點,往往根據自己的判斷或者教學經驗來開展德育活動,與幼兒實際需求之間差異較大。
德育開展的最終目的是指導幼兒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和認知,因此德育內容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非常有必要。現階段,一些幼兒園在組織德育活動時,將德育內容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灌輸上,雖然德育內容以及培養目標對幼兒成長影響頗深,但是若不結合實際生活經驗的德育對于幼兒來說,失去了實際的指導意義,讓德育失去鮮活力。雖然有的教師會引入幼兒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或者現象,但是并沒有為幼兒創設相關情境類活動加以實踐論證,使得幼兒對于德育內容的掌握和實踐認知均來自教師講解和引導。
以上這種教育形式、現狀以及內容,導致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德育問題時無所適從,無法選擇以更加正確的形式解決問題,讓德育內容與實際生活脫節,違背德育活動開展的初衷。
理念思想對行為活動的引領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幼兒園作為活動的組織者,不僅要發揮出自身的引領作用,更應該有意識地提高自身思想認知,充分意識到自身理念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意義。幼兒園在組織德育活動時,教師要深刻理解并踐行立德樹人戰略思想的內涵,深入剖析其對于我國未來素質性人才培養需求所提出的指導方向,并以此為基礎結合幼兒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設計。教師要落實并踐行兒童本位的德育觀,將幼兒作為德育活動開展主體,圍繞幼兒認知需求展開系列德育活動。
在日常德育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精準把握幼兒個體需求,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結合幼兒現階段德育認知的水平,科學合理設計更加符合幼兒成長需求的德育活動。如在“爭當衛生標兵”主題德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從環保思想建設和日常衛生維護表現兩個角度切入,與幼兒展開深入交流,了解幼兒的內心想法,并通過觀察幼兒在園參加日常活動的表現了解幼兒環保意識程度。在這種兒童本位德育觀指導下,幼兒德育活動開展的實效性得以體現。
為了更好發揮家園共育理念對于幼兒成長的促進作用,在德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要進一步落實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德育同步,以此增強德育活動效果。
首先,教師要有意識地彌補家長有關德育知識的短板,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中德育內容滲透的重視程度。教師可以建議家長盡可能通過自身行為引導,拓寬幼兒德育途徑,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德育水平。幼兒園可以還通過網絡平臺以及園內宣傳欄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德育知識,使家長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德育內容,同時了解現階段幼兒園所采用的德育方法,進而調整自身行為和認知并給予園所積極配合。
其次,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教師和家長可以圍繞幼兒近期的行為表現制定德育目標,并在共同目標的引導下制定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教師還可以通過提高與家長日常溝通頻率以及相關理念的交流互動,為幼兒德育營造更加和諧的氛圍。如通過家訪、邀請家長到園等形式,進一步就幼兒的日常行為表現展開溝通和交流,使雙方在雙向信息反饋互動中,對幼兒的了解更加全面。教師則可以分析出幼兒日常行為表現的內在原因。總之,雙方之間的互幫互助可以為幼兒積極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德育在幼兒園階段教育活動開展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為了提升幼兒德育效果,教師在日常活動中要豐富德育形式,為幼兒對德育內涵的理解以及自身德育道德素養的提升提供有效幫助。
現代教育技術及其衍生設備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愈加廣泛,為豐富德育形式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路徑選擇。從幼兒興趣點出發,教師可以創設小組交流活動形式,引導幼兒通過同思維視野下認知的互動和碰撞,進一步深化對德育內涵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繪本形式,借助其生動、直觀的形象進一步詮釋德育內涵,加深幼兒對德育知識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實踐情境,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讓幼兒融入德育氛圍,以更加直觀的感受深化幼兒對德育內涵的了解。如在“交通安全規則遵守”主題德育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組織相應的德育活動,可以要求一部分幼兒扮演警察角色,對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行為進行嚴肅糾正,讓幼兒在角色扮演的趣味性活動中聯系自身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啟發幼兒對自身德育素養提升的內在認知。
任何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都離不開實踐活動的加持,只有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有效論證,才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習者對知識內涵的掌握。幼兒自身認知基礎淺薄,對知識內涵的掌握更需要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加以深化。
幼兒園在組織德育活動時,不能將德育僅停留在說和看層面,而是應落實到實踐活動中。多元化德育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將德育理念更加全面地融入幼兒個人認知和行為之中,也能夠讓幼兒在參與實踐中深化對德育內涵的理解和掌握,實現自身德育情感的升華。在我國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引導和規范下,幼兒園教師在日常的德育活動中,需明確德育活動的主題,設計更加豐富的實踐活動,提高幼兒參與德育活動的積極性,有效踐行德育活動開展初衷。如在“環保”主題德育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一起到郊外進行植樹,也可以邀請家長共同參與,營造更加濃厚的家園共育德育氛圍,讓幼兒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幼兒園德育活動不僅需要理念的引導和支撐,還需多方的參與和關注,才能夠為幼兒打造更加和諧的德育成長平臺。學前教育作為幼兒啟蒙教育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日常教育活動開展中滲透德育,從幼兒自身成長以及未來發展等角度來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兒園作為幼兒成長的重要客觀環境之一,需加強家園合作,重視教師和家長在幼兒德育中的作用,真正對幼兒主觀意識成長的促進作用,夯實幼兒成長的素質基礎,落實我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