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卿
(福建省云霄縣審計局,漳州 363399)
通過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預算執行管理和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查監督,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通過加強對政府性債務管理情況和建設項目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效益性進行審查監督,防范債務風險;通過對重點領域資金、重點項目資金和重大投資項目實施跟蹤審計,加大對重點資金和重大項目的跟蹤審計力度。財政審計是政府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護政府財政的準確性、透明度和公正性起著重要作用。通過財政審計,可以發現政府財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提出改進建議,從而提高政府審計的質量。
《意見》指出,要“在財政審計工作中,探索以財政審計為抓手,強化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和政府性債務審計”,這充分體現了在財政審計工作中要強化“治已病、防未病”的理念,即在預算執行、政府性債務審計等工作中,將重點關注和檢查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要想做好這一工作,就需要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研究財政改革和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從“治已病、防未病”的高度來認識財政審計的重要性。
在開展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時,要將財政收支狀況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作為主要目標,關注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在預算的編制、執行和調整中是否依法履行職責;是否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是否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來編制預算草案;是否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來安排支出;是否建立了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并有效實施;等等。通過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檢查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執行情況,促進建立健全規范、合理的財稅體制和健全、有效的財政管理機制。
隨著我國各級政府債務余額不斷增加,一些地方政府在舉債融資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規范的行為。例如:有的地方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或設立各類投資基金等方式,違法違規向企業提供融資;有的地方政府以購買服務名義變相舉債;有的地方政府通過企業債務融資;有的地方政府違規通過融資平臺公司舉債。這些行為不僅違背了法律法規的規定,也不符合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要求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因此,開展政府性債務審計時,要將債務規模、結構和使用效益作為主要目標,重點關注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舉借方式、償還機制等內容。
通過對政府性債務的規模、結構和使用效益的全面審計,推動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有關規定的要求,規范融資行為。在開展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和政府性債務審計時,要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資源,多角度、多層次地了解和掌握相關數據信息。同時,也要充分發揮社會中介機構和專家學者的作用。通過財政審計與其他審計相結合的方式,拓寬財政審計的廣度和深度,形成對財政財務收支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在促進財政管理決策科學化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審計機關要以適當方式向被審計單位反饋意見。被審計單位要在規定的期限內以書面形式向審計機關反饋整改結果,審計機關匯總后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被審計單位的整改情況應當作為下一年度財政預算編制和執行的重要依據。組織部門要將整改結果作為考核、任用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對被審計單位拒不配合、虛假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規進行處理處罰。對弄虛作假、拒不整改或屢查屢犯的,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及其組成部門或所屬單位執行財政政策、財政收支情況和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實施監督時,可要求下級政府或所屬單位及時報告相關情況。
財政預算執行和政府性債務審計是審計機關的法定職責,也是審計監督的重要內容。因此,要加強財政審計與其他審計的協調配合,形成“一審多果”“一果多用”的工作格局。財政預算執行審計要與經濟責任審計、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相結合,加強對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第一,將審計范圍延伸至財政管理和財政資金使用的各個環節;第二,將審計內容延伸至政府投資項目,實現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全覆蓋。
要充分利用好審計署提出的“大數據+”審計模式,將財政預算執行和政府性債務審計與其他業務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好大數據分析技術。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審計廳《關于完善和規范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監督的意見》,進一步健全完善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體系,強化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防控,促進政府性債務管理規范有序。
財政審計應緊緊圍繞資金績效,關注資金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在重點項目審計中,關注項目實施的合規性,是否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決策和審批,是否按規定的進度和內容進行建設;在重大投資項目審計中,關注投資是否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等;在民生資金審計中,關注資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政策的要求,是否按規定使用資金,保障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常態化審計整改機制,發揮審計監督與其他監督的綜合效應,促進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要聚焦財政收支真實合法效益,重點關注財政收入質量、收入征管、預算安排、政策落實、績效評價等情況,關注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促進中央重大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的有效貫徹。要聚焦政府投資項目建設運營投資效益、項目進度和建設運營成本等情況,促進提高投資績效。要聚焦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重點關注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情況。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審計機關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經濟衛士”的神圣使命。因此,要將政府性債務審計作為財政審計的重點之一,著力揭示和反映政府性債務的風險及形成原因,促進政府規范舉債和融資行為,切實防范政府性債務風險。
第一,全面摸清地方政府性債務存量情況及增量情況,加強對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等主體舉債行為的監督。
第二,準確把握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的特征及成因,積極開展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揭示風險隱患和薄弱環節。
第三,加強對新增貸款和其他形式的融資平臺貸款的審計監督。
第四,重點關注中央和省、市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重點反映政府性債務舉借、使用和償還等情況,揭示違規擔保、違規舉債等問題。
第五,促進地方政府切實履行責任,積極發揮地方政府債券作用。
第六,加大對縣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的監督力度,及時了解和掌握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情況,并將債務風險評估結果作為財政管理、金融監管等部門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民生資金審計是對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的一種監督,是審計部門“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財政審計圍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關注和揭示了扶貧開發、農村危房改造、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例如:在扶貧專項審計中,重點關注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精準退出是否準確;農村危房改造政策落實情況;農村低保對象資格認定和動態管理是否嚴格規范;醫療救助政策是否落實到位;等等。又如:在農村危房改造審計中,重點關注工程項目建設程序是否合法合規;工程質量是否達到國家標準;補助資金發放是否及時到位;農戶補助資金是否按規定用途使用;等等。同時,通過全面調查、走訪座談、查閱資料等方式,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因素,提出合理建議和意見,推動民生政策的有效落實。
當前,信息化建設已成為各級財政部門的“標配”,財政審計也應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財政審計。
第一,要不斷完善財政審計信息系統,以數據為基礎、以系統為手段,著力構建國家層面的財政審計大數據庫。
第二,要加快建立統一的財政審計標準規范,實現與相關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第三,要著力構建數字化審計平臺,實現從數據采集、分析到報告出具的全過程數字化審計。
第四,要建立健全財政審計評價體系,加強對財政收支的合規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評價分析,為開展跟蹤審計和大數據分析提供依據。
第五,要建立健全大數據分析結果應用機制,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對審計工作的促進作用。通過建立完善的財政信息系統和財務信息系統,整合政府財務報告、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等數據資源,促進預算編制、執行、決算和政策落實情況等相關信息公開透明。
《意見》強調,要建立健全財政審計分析制度。財政審計分析制度是審計機關對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及效益性進行監督檢查,提出加強管理、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意見的重要機制。
首先,要完善分析方法。一方面,要強化對財政審計資料的深度挖掘,實現對重點數據的有效分析,把時間價值發揮到最大;另一方面,要注重運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對數據進行關聯和對比分析,把空間價值發揮到最大。
其次,要注重成果運用。將財政審計發現的問題、提出的建議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通過加強對財政審計成果的研究與利用,及時了解、掌握相關政策措施出臺后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通過對財政審計成果的研究與利用,及時總結、推廣在解決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中涌現出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對財政審計成果的研究與利用,及時總結、分析財政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提高財政審計質量,關鍵是要解決好制度機制建設問題,做到制度完善、執行嚴格、問責有力。
第一,完善制度機制建設。要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財政審計工作的統一領導,規范和統一財政審計的計劃、組織、實施和報告程序,加強財政審計的指導和管理,完善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
第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辦事,增強審計人員的自我約束能力。
第三,規范工作程序,制定實施細則。要進一步完善預算執行、決算草案、預算調整、政府采購等工作程序和相關操作規程,加強對財政審計人員業務培訓,切實提高財政審計人員業務能力。
第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要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實現財政審計范圍全覆蓋。
第五,強化結果運用。要將財政審計結果作為評價地方政府和部門財政工作成效、考核評價干部的重要依據。要探索建立健全與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工作會商機制及問題整改監督機制。要完善對地方政府及其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草案編制情況、決算草案報送情況及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的考核辦法,增強考評結果運用實效。
綜上所述,通過探索以財政審計為抓手,提高政府審計質量,政府審計機關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監督政府財政的管理情況,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政府決策。同時,財政審計可以通過對政府部門和預算單位的財務狀況和解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政府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高。政府審計部門可以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和形象,從而維護國家經濟穩定和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