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平
(天水市第五中學 甘肅 天水 741000)
在當前社會中的教育環境之下,作業是最能夠體現學校教育水平的一種標桿,也是學校在教育行業中的一種“名片”,也是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興趣的關鍵問題所在,繁重的作業安排會導致學生從根本上抗拒學習、討厭學習,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甚至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我國教育工作部門針對這種問題推出了“雙減”的政策,要求學校切實落實“雙減”政策,基于學校管理視角來對作業的布置進行設計與實施,通過“雙減”政策來減輕學生學習上的負擔,推進全面的教育改革。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教育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進行創新,因此,學校的教育內容越來越繁重,尤其是學生處于初中階段時,因為面對小學的教育,社會中一般是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的,小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最好的階段,因此,初中階段是對學生要求最高的階段,脫離了小學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面向學習內容繁重的初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適應不過來的,基于現代教育的這種狀況,我國的教育工作者推動落實了“雙減”政策。
在“雙減”背景之下對作業的頂層設計首先應該考慮“五高品質”,以這種設計方式來推動落實“雙減”政策,力求達到對學生的教育現狀進行減負的作用。所謂“五高品質”,首先是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閱讀能力與閱讀質量對于學生們學習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鍛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還能充分發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作為引導者的身份,對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問題及時進行引導和矯正,開闊學生們步入初中后對于初中知識學習的視野。通過提高閱讀質量,還能夠讓學生們理解到文字之間的關聯性以及文字內部的深意,讓學生們能夠從文章的語境當中感悟出作者所表達出的情感[1]。
“五高品質”中的第二點則是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由于現代的教育當中一般的教師和家長都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這種功利性學習對學生的學習之路是能夠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的,這種功利性的學習方式通常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只靠死記硬背,這樣是無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學生們在進行快速提高考試成績的功利性學習時,往往不會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學生們只顧著學習內容,很少對內容展開進行思考,這與現如今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因此,教師要著重提高學生們的思維水平,高水平的思維是現代社會發展進步學生學習必須具備的素質,也是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的關鍵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也是教師在針對作業設計中的要點之一。
第三點則是提高學生的品質審美能力,現代社會的教育要求學生們整體全面的發展,在把握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要提高學生對于藝術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現在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學校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規劃進必修課程當中,初中學生不像小學生,對審美沒有一種自身獨特的理解,所以從學生初中時段開啟對學生們的品質審美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們整體全面的發展。
第四點是高階位能力,也就是對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對責任的承擔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在社會實踐當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有點過早,但是提前讓學生接觸這方面的課程也能夠有助于學生未來在進行系統的學習或是進入社會當中能夠靠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一點就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能是學生發展的基礎,而初中學生正好處于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要在初中的學習過程當中加強對學生體能的發展和鍛煉,同時提高對學生體能訓練的興趣,讓學生的體能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的意志,同時對于學生的精神和心智的發展都具有著重要意義[2]。
以上在“雙減”政策推動的背景之下,通過對“五高品質”來對作業中結構的設計進行描述,在這里對作業設計結構中的“四精要求”做出描述。
作業設計結構中的“四精要求”,首先第一點是要在作業布置的設計中精準針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總會有的學生學習進度快,有的學生學習進度慢,不可能要求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與學習進度都完全一致,因此,如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后同步對學生布置的作業,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學生對作業的完成程度參差不齊的狀況,更有可能有學習進度慢的學生面對繁重困難的作業選擇借別的同學的作業來抄,久而久之,學生就會不愿意自己動腦思考和解決問題,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況來對作業的設計上體現出分層、分類、分為不同學生分別設計合適的作業內容的狀況,真正落實“雙減”政策,對學生的教育實現因材施教,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的發展。
在對作業設計中結構的“四精要求”,第二點是教師要在布置作業前精心設計作業的樣式。在現代社會當中,各學校切實落實“雙減”政策的背景之下,學校必須在教育模式上進行創新和優化,要拋棄自身傳統上陳舊的教學理念和傳統的教學方法,教育也應該跟隨時代進步的腳步一同進步,在針對作業設計的方面開始,應該精心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起和喜好,投其所好,讓學生們對作業產生興趣是首要條件,其次,教師要減少作業的重復內容,例如同一本練習冊,教師總是每天重復要求學生連續做上面的練習題,或者在語文作業方面,可以說尤其是在語文作業方面上,作業的重復率可能會非常之高,教師一直要求學生對某些字、詞語、古詩、閱讀題目上重復練習,難免會讓學生產生抵觸的情緒,最后學生對作業的內容失去興趣,做作業也開始逐漸敷衍了事,最終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要針對作業的創新方面狠下功夫,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充滿多樣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點是教師要改正自身課堂教學時的弊端,課堂教學畢竟是初中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現在的初中教育中,總是有一些教師對教育效果急于求成,他們的出發點和本意是好的,但是他們的努力方式不對,因為初中學生們剛從寓教于樂階段的小學過程當中走過來,初中雖然要注重學習,但也是過渡階段,真正需要抓緊學習的階段在高中,而有些老師急于求成,就會犯一種上文表述過的錯誤,也就是快速提高考試成績的功利性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無法讓學生真正地受到教育,同時,為了快速提升學習成績,有些教師會在下課時間壓堂,導致學生沒有下課時間,沒有在課余的休息時間,這就會導致學生們加速對學習熱情的消耗程度,最終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要改正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讓自己的課堂教育變得更加靈活生動,最終達到全面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目標。
最后一點則是教師要對學生對作業的反饋情況有著精細全面的了解,學生對自身認真做的作業需要教師認真的對待,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也要敏銳的抓住學生在完成作業時使用的手段,并及時加以管制和改正,有些學生可能嫌麻煩或者貪圖快速,就去找其他同學借作業來抄,這是教師必須管制的行為。另外,教師必須要用心對待學生用心完成的作業,如果教師批改作業不認真,學生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應,最后做作業時也會敷衍了事[3]。
上面表述了在“雙減”背景下基于學校管理視角對學生作業的設計問題,接下來敘述在“雙減”背景下給予學校管理視角對學生作業創新實施的手段。
首先,學校和教師應該創新初中學生作業的形式。初中學生正是從小學輕松的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向著高中加緊努力教育與學習方式的過渡階段,因此,對教師布置作業的創新能力要求較高,一方面,不能因為與小學學習時的作業難易程度過大,對學生作業的難度提升要做到循序漸進,在剛剛步入初中時,教師的作業設計可以稍微簡單一些,以便于學生更好的接受初中的學習和教育,而在步入初中三年級,馬上要進入高中校園時,教師就要在這個發展過程當中不斷加強作業的難度和不同作業模式的創新,避免學生進入高中后不能接受高中更為繁重的作業和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創新的過程當中,可以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年級時段和不同的學生學習階段來劃分不同的作業模式。
教師可以通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來為學生們布置項目化的作業。這種作業模式要求學生們分別分組,然后在同一段時間內研究一個具有挑戰性、能吸引學生們注意力的項目,以此來培養學生們團結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來說,學生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幾組,對學生們下發的任務則是在多長時間之內,背誦多少首古詩這類作業,教師可以擬定一個固定的時間,由學生們自發的選擇和尋找語文書中的故事來進行背誦,教師在擬定時間結束之后要對個小組的作業完成進度進行驗收,并對完成優秀的學生小組進行獎勵,確立優秀合理的獎懲機制,提高學生們在學習上的競爭性,讓學生們對作業產生興趣,同時提升自己的獨立思考、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4]。
除了這種項目化的小組作業以外,教師也可以設計一種探究性作業,這種探究性作業不要求學生們互相之間有所聯系和幫助,學生獨立自主可以完成,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討論也可以完成,教師合理培養不同學生之間的不通能力,有的學生更習慣獨自完成任務和作業,那就能夠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尋找同伴一起完成,那也是加強了學生們團結合作討論問題的能力,無論在什么方面,都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學習環境設計不同的探究性作業,讓學生真正對學習產生興趣。
還有實踐性作業的設計,也是現代教師在初中的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學會的作業設計方式。教師設計實踐性的作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活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對學生的教學不能太功利,一味地以考試成績為標準,要讓學生在解決作業的過程當中運用到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將知識與生活當中的實踐串聯起來,讓學生發覺學習和作業當中蘊藏的樂趣,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學生教師對學生作業批改的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都屬于不起眼的類型,但其實,教師對學生作業批改的反饋在教學當中是占據重要地位的,在現代學校教育落實“雙減”政策的背景之下,教師要一改自身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學模式和作業的設計進行充分的創新,批改作業的反饋正是能做到創新和優秀設計的環節。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業時更要注意,不能再像傳統方式那樣只批改對錯,而是應該在對作業的批改過程當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提出改正意見,教師在對作業批改的反饋創新當中,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對作業內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這首先要求教師對學生作業的批改用心認真,如果教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當中也選擇敷衍了事,那么學生的作業在以后更會因為教師批改的敷衍了事而敷衍了事,他們會認為自己用心做的作業教師根本不會用心去批改,從而也改變自身的想法,也開始對作業的完成敷衍了事,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教師不用心批改作業,就發現不了學生們的作業也逐漸開始敷衍起來,學生和教師互相敷衍下去,進入到第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中,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學生與教師之間對作業的批改及時反饋非常重要,有助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除此之外,因為教師對學生教學和作業安排布置的分層處理設計,所以對學生作業的批改與反饋也是因人而異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要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進度來進行分層的教育模式,例如,可以合理安排不同的學習課程和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一部分學習進度快的學生可以利用課余作業提前預習后面的課程,而學習進度慢的學生則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鞏固今天學習到的新知識,因此,對學生作業的反饋也是要因人而異的,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分別進行不同的反饋,這樣既能做到對不同層次學習程度的學生進行更良好的教育培養,也能夠更完美的將作業設計與作業創新的實施完成于課堂教育中,切實落實“雙減”政策。
最后一點則是反饋形式的多樣化。處于初中時段的學生們正處于小學和高中的過渡階段,是最應該認識學習的重要性的階段,不同于小學的教育,需要以娛樂的方式投入其中,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不同于高中的學習時段,要求學生加強學習進度。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在有限的娛樂范圍內進行學習,有效的利用一些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步入學習的正規,例如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卡通人物和動畫來制作授課課件和教育視頻等,將“雙減”政策更好的落實在初中的教育之中[5]。
綜上所述,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針對學校布置作業情況,學生教師要與學生的家庭共同努力,教師要在落實“雙減”的政策背景下對作業的布置進行獨特的創新與設計,教師要做好引導方面的工作,盡量讓學生在利用自習課堂時間解決布置的作業,同時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學生進行獨特的個性化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放學回家以后能夠在家庭和生活中學習到一些平時在課堂教學當中接觸不到的知識,讓學生在生活和社會的實踐中學習,切實落實“雙減”政策,提升作業的管理理念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