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慧,李蘭,冷靜
作者單位: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康復科,湖北 武漢430000
隨著社會進步,環境污染、生育年齡推遲等因素綜合影響,卵巢功能衰退呈上升趨勢、年輕化趨勢[1]。調查顯示,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2]。POI病機不明,癥狀表現復雜(常見有月經改變、內分泌異常等),部分病人生育力降低,較難自然妊娠,且當前尚未出現能促進POI病人自然妊娠的可靠方法[3]。如何滿足POI病人的生育需求、有效提高POI病人妊娠率是現階段生殖領域研究亟待解決的難題。目前常用的激素替代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促排藥等,尚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且存在安全性問題[4-5]。就西醫現有的POI治療方法,著眼于發展能兼顧有效性、安全性的中醫治療策略意義重大。文獻[6]報道,針灸治療POI效果顯著,可促進內源性激素分泌與月經周期恢復,以實現改善卵巢功能與提高受孕率的目的。然而,針灸等多種因素均可影響POI病人妊娠結局。因此,在發展可靠POI治療策略的同時,探討針灸對POI病人妊娠結局的主要影響因素、構建針灸后POI病人妊娠概率的預測模型顯示出積極意義,國內外相關研究少之又少。本研究通過分析接受針灸治療的137例POI病人的臨床資料,采用最小絕對收縮和選擇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歸與Cox回歸相結合的方法篩選針灸對POI病人妊娠結局的主要影響因素,嘗試構建預測針灸對POI病人妊娠結局的Nomogram預測模型。
1.1 病例選擇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接受針灸治療的POI病人137例。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診斷標準、納入標準、排除標準 POI診斷標準(同時具備下述3項)[7]:①年齡<40歲;②出現月經稀發或閉經,時間≥4個月;③檢測(檢測時間選擇月經周期第2~4天)基礎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兩次檢測結果(兩次檢測時間至少相隔4周)顯示FSH均>25 IU/L。
納入標準:①均診斷為POI;②均在本院接受針灸治療,且針刺治療操作均由本院針灸康復科主治醫師嚴格按照院內POI針灸處方及針灸操作規范完成;③視聽功能正常,可正常溝通;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惡性腫瘤;②存在針灸治療禁忌;③患精神疾病;④未完成隨訪;⑤先天性生殖器官發育異常;⑥患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⑦子宮、雙側卵巢或雙側輸卵管切除。
1.3 方法
1.3.1 資料收集 年齡、學歷、不孕年限、身體質量指數、體育活動(≥3次/周,≥0.5小時/次)、腰臀比、月經情況、既往HRT治療史、流產次數、既往流產史、既往妊娠史、既往分娩史、盆腔手術史、輔助生殖經歷、FSH水平、FSH與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比值、基礎竇卵泡計數(antral follicle count,AFC)、行針次數、留針時間、針具。
1.3.2 構建LASSO-Cox模型 先采用LASSO回歸篩選潛在預測因素(LASSO回歸系數未壓縮至零),將篩選出的預測因素為自變量,妊娠結局為因變量,時間變量為隨訪時間,構建多因素Cox回歸模型。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用SPSS 23.0。連續性變量符合正態分布,用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采用LASSO回歸與Cox回歸相結合的方法篩選影響針灸對POI病人妊娠結局的主要影響因素;將篩選出的預測因素引入R3.6.3軟件與rms程序包,構建基于LASSO-Cox模型的針灸對POI病人妊娠結局影響的列線圖預測模型;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與校準曲線評估列線圖模型的預測效能。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特征 妊娠組與未妊娠組在年齡、學歷、不孕年限、身體質量指數、體育活動(≥3次/周,≥0.5小時/次)、腰臀比、既往HRT治療史、流產次數、既往流產史、既往妊娠史、既往分娩史、盆腔手術史、輔助生殖經歷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月經情況、基礎FSH水平、FSH與LH比值、基礎AFC、行針次數、留針時間、針具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接受針灸治療的卵巢功能不全137例臨床特征比較
2.2 LASSO回歸結果 考慮到表1中20個潛在影響因素間可能存在相關性,本研究納入病例數量偏少,因此,借助LASSO回歸進行變量篩選,對20個潛在影響因素予以降維處理,最終獲得5個非零特征:月經情況、基礎FSH水平、FSH與LH比值、基礎AFC、行針次數。
2.3 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結果 以是否妊娠(妊娠=1,未妊娠=0)為因變量,LASSO回歸模型篩選出的5個非零特征(月經情況、基礎FSH水平、FSH與LH比值、基礎AFC、行針次數)為自變量,構建多因素Cox回歸模型。結果顯示,月經情況、基礎FSH水平、FSH與LH比值、基礎AFC、行針次數為針灸對POI病人妊娠結局的獨立影響因素。見表2。

表2 接受針灸治療的卵巢功能不全病人137例多因素Cox回歸分析
2.4 Nomogram預測模型 將Cox回歸模型篩選出的5個變量作為預測因素,是否妊娠(妊娠=1,未妊娠=0)為臨床結局,構建基于LASSO-Cox模型的針灸對POI病人妊娠結局影響的Nomogram預測模型。見圖1。

圖1 Nomogram預測模型
2.5 預測性能 繪制ROC曲線,曲線下面積(6個月妊娠概率)0.78,95%CI:(0.69,0.88)、曲線下面積(12個月妊娠概率)0.74,95%CI:(0.63,0.85),繪制相應的校準曲線,結果顯示該預測模型校準曲線與標準曲線極為接近。
祖國醫學中無POI此病名,依據POI病人臨床表現通常歸為“血枯”“閉經”等范疇。“年未老經水早斷”(出自《傅青主女科·調經篇》)與現代醫學中POI存在相通之處。一項Meta分析顯示,針灸對于改善POI療效肯定,且效果優于西藥[8]。然而,接受針灸治療的POI病人妊娠結局受多重因素影響,探討針灸對POI病人妊娠結局的主要影響因素、構建針灸后POI病人妊娠概率的預測模型意義重大。
本研究采用LASSO回歸與Cox回歸相結合的方法篩選影響針灸對POI病人妊娠結局的主要影響因素共5項:(1)月經情況:一項采用針灸法治療POI的研究發現,針灸治療并不能提高POI閉經病人的月經回潮率[9]。王麗等[10]研究顯示,在單純中藥治療基礎上聯合針灸治療,更顯著改善卵巢儲備功能低下閉經的卵巢儲備功能。提示,早期發現、診斷POI顯示出積極意義,當病人存在月經紊亂時宜及早就醫,方能贏得更多治愈可能。(2)基礎FSH水平和FSH與LH比值:女性生殖內分泌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調控,其中,FSH、LH能直接影響卵泡生成過程與雌激素合成過程[11]。另外,雌激素還可直接作用于FSH與LH的合成。動物實驗研究顯示,針灸可調節卵巢早衰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影響FSH、LH水平高低改變),改善生殖內分泌環境[12]。(3)基礎AFC:基礎AFC高低變化可用于評估卵巢儲備功能情況,其高低變化與妊娠概率密切相關[13]。研究表明,針灸治療POI可減輕病人臨床癥狀,增加AFC,促進卵巢的生殖功能得以明顯恢復[14]。楊福霞等[15]學者采用針刺方法治療POI,同樣顯示針刺前后病人的AFC增加。ESHRE的博洛尼亞標準在評估卵巢儲備功能時同樣將AFC作為評估指標之一[16]。(4)行針次數:行針次數可影響針刺效應,行針次數的有效蓄積可產生相應的針刺效應,以治愈疾病。本研究中,行針次數2次時針刺效應最明顯,提示,規律增加刺激量可促進療效提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行針次數并非越多越好,疾病不同,最佳行針次數也存在差異。
Nomogram是基于多因素分析、通過整合篩選出的預測指標而開發的直觀圖,能直觀、準確預測某結局事件發生風險。近些年,已有學者將Nomogram用于婦產科領域,預測復發性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17]、宮腔粘連病人妊娠預后[18]、雙胎妊娠早產風險[19]等。本研究創新性利用LASSO-Cox模型篩選預測指標(共5項,分別是月經情況、基礎FSH水平、FSH與LH比值、基礎AFC、行針次數),與當前關于POI病人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存在相似之處,說明可信度高,再采用R軟件(R3.6.3版)構建預測針灸對POI病人妊娠結局的Nomogram預測模型,方便醫患雙方能快速估算臨床妊娠概率,針對性調整針灸等治療方案,以提高妊娠概率。
綜上所述,基于LASSO-Cox模型篩選出的月經情況、基礎FSH水平、FSH與LH比值、基礎AFC、行針次數等5個因素構建的Nomogram預測模型,能個體化預測POI病人針灸后妊娠結局。本研究局限性:針灸對卵巢功能不全病人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較多,受人力、客觀條件等限制,臨床研究難以全面顧及,特別是在小樣本情況下(本研究僅選取137例在本院接受針灸治療的POI病人),控制難度較大,因此,本研究僅納入臨床常見的因素,未將穴位配伍、行針手法等可能影響本研究結果的因素納入其中。在納入的影響因素中,可能受影響因素間相關性、樣本量偏少的影響,妊娠組與未妊娠組在留針時間、針具方面比較雖然存在差異,但對影響因素采用LASSO回歸進行進一步變量篩選后,留針時間、針具兩個影響因素未納入進一步的分析和模型預測,導致本研究預測模型的預測范圍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