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時節,天剛蒙蒙亮,湯陰縣菜園鎮馬營村村級田長肖建超已經走出家門,騎著電動自行車在田間地頭巡查,擔任田長以來,這已成為他的日常工作。
“秋收前后是違法占地的高發期,這幾天,我早上轉一圈,傍晚再轉一圈,確保村里不發生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毙そǔf。
像肖建超這樣的田長和網格員,在河南省有22萬余名,他們定期在負責區域內開展巡查檢查,及時發現、制止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全力確保自然資源安全。
推行自然資源管理“一網兩長”制是河南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有力舉措,也是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確保糧食安全、嚴守耕地紅線、嚴格生態保護決策部署的重要抓手,更是河南省自然資源管理機制的重大實踐和制度創新。自2020年12月工作啟動以來,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原則,河南省以行政區劃為基礎,建立起市、縣、鄉、村四級網格,設置了22萬余名田(山)長和網格員,并在各地的田間地頭建立了標識牌,研發了信息管理系統、掌上App、微信小程序等輔助軟件,壓實了各級政府和部門監管責任,織密自然資源違法違規行為發現網絡。
各地結合實際,層層構建管理體系,人人履行管理責任,加快推動自然資源管理“一網兩長”制落地見效。漯河市整合“河長、田長、林長”管理權責,以土地為依托,以行政區域為網格,實現田長、林長、河長“三長合一”,增強了治理的整體性與協同性,減輕了人員、財政的負擔和基層的壓力。安陽市把“一網兩長”巡查發現的新增問題線索移交市紀委監委進行執紀監督,聯合開展耕地保護督察,并與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共享推送違法違規用耕地建房、造林線索信息,依職責進行查處整改,形成工作合力……
目前,全省已形成制度健全、主體明確、責任落實、監管有力的網格化田(山)長管理體制機制,借助衛片執法、遙感監測數據等手段,一張“天上看地上查”的“天羅地網”已經常態化運行,凝聚起齊抓共管的合力,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實現對違法違規問題的“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置、嚴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