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輝

年報編制大綱規范、儲量數據準確、估算方法科學……近日,26名采礦地質專家齊聚洛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分成13個審查小組,通過聽匯報、看圖紙、現場提問等形式,對82個礦山儲量年報進行逐一審查,并給出高度評價。
邀請專家把脈是洛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加強礦產資源監督管理的創新舉措。近年來,該局緊緊圍繞破解礦產資源有效供給與監督保護等難題,堅持主動作為,不斷拓寬新視野,探索新思路,切實提升礦產資源監督管理水平。
構建全面監管大格局
該局注重厘清職責,協同推進,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全面覆蓋”的監管格局,促進礦業持續健康發展。
按照“誰審批誰監管”原則,該局實施責任清單化監管,避免出現空檔,防止推諉扯皮。通過定期考核、通報講評等方式督促責任落實。同時,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在礦產資源集中整治專項行動中,建立信息共享、協同聯動機制,實現監管無縫銜接。
該局積極探索“兩成兩力”(成系統、成建制,形成監管力、服務力)監管模式,堅持縣(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日常檢查與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定期抽查相結合,建立共享臺賬,實施一體管理;堅持屬地巡查與聯合執法相結合,力求處罰一致,銷號同步;堅持分級監管與系統服務相結合,做到有問題一改到底,有困難服務上門。
探索適應形勢新思路
面對新時期諸多挑戰,如何做好統籌謀劃、科學監管,是洛陽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一直探索的課題。為此,該局采取科學優化礦產開采布局、抓好主體實施信用監管、嚴格遏制新增違法等措施,加強礦產資源監督管理。
該局全面調查洛陽市礦產資源分布現狀和賦存特點,科學優化勘查開采布局,注重資源整合,先后對42家
“小散亂”礦山進行取締關閉和政策性關閉。將異常名錄、群眾舉報、儲量年報存疑的礦業權人全部納入市級實地核查。3年來,已將29家礦業權人列入異常名錄,1家列入嚴重違法名單。
該局切實加強礦產資源領域執法力度,2020年以來,洛陽市累計查處礦產違法案件188宗,罰款3968.37萬元,沒收違法所得5460.01萬元,移送公安機關4起,全市涉礦違法案件逐年遞減。
找準突破困境發力點
近年來,該局聚焦礦產資源管理突破點,找準發力點,采取“三合一”方案監管模式,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以點帶面打開監督管理新局面。
該局采取“三合一”方案監管,嚴把方案評審關,全面落實網上申請、公示、公告等流程;嚴把動檢數據審查關,引導企業依案開采、規范開采;嚴把生態修復關,通過常態化督導,督促礦山企業落實“邊開采、邊治理”責任。同時,突出儲量動態監管。采取現場核實、多源信息邏輯一致性對比分析等手段,保證儲量報告評審質量;對年度儲量動用礦山全部進行專家核實審查,確保儲量動態監測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一直是監督管理重點。該局一方面動態監督持證礦山義務履行情況,避免新增生態修復欠賬,今年以來,洛陽市持證礦山共治理面積5562畝;另一方面,強力推進歷史遺留礦山治理,以屬地財政投入為主導,借力社會資本,并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先后實施了京津冀汾渭平原、秦嶺洛河流域等10個項目,累計投資2.415億元,治理47369畝。
(作者單位:洛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