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伍
秋高氣爽,沁陽市王召鄉尚香村村委會大院里,一場由沁陽市懷梆劇團帶來的激情“村晚”正在進行。
“不愧是戲曲名家,80多歲了還登臺獻藝,唱得太好了。”前來觀看的村民,紛紛為著名懷梆表演藝術家趙玉清的精湛演技和敬業精神鼓掌喝彩。這是2022年11月沁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尚香村結為鄉村振興幫扶對子以來,助力幫扶村加強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蓄勢賦能? ?打造文化傳播陣地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之一。沁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駐村工作隊堅持把強抓文化建設、提升文化“軟實力”作為凝心聚力促發展的“硬支撐”。
“為助力尚香村文化建設,我們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搭建較為齊全的平臺,有效改善了文化陣地滯后的狀況。”沁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侯旻介紹。
該局先后投入3萬余元,為尚香村添置遠程教育設備,建成文化活動室,收集和購置門類眾多的圖書,精心打造獨具特色的閱讀空間。同時,舉辦政治、經濟、法律知識講座,提升村“兩委”干部的政治素養和文化修養,營造共建共享書香文化的濃厚氛圍。
該局建立尚香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助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倡導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該局還協調市文化部門爭取基層文化建設發展基金3萬元,為深入開展文化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內引外聯? ?厚植自然文化理念
8月1日上午,一場隆重的揭牌儀式在尚香村舉行,隨著蒙在牌匾上的紅布被掀起,該村公共法律服務室正式啟用。
該公共法律服務室是駐村幫扶工作隊為助力創建“平安尚香”活動,協調市司法局“嫁接”設立的。重點圍繞遇到的宅基地糾紛、責任田糾紛、鄰里矛盾等高頻次問題,深入分析矛盾產生的根源,抓住法與情、情與理的平衡,善用調解技巧和方法等,引導雙方當事人辨明是非,確保矛盾真正化解。
駐村工作隊堅持把法治文化融入幫扶工作中,結合“五星”支部創建活動,積極推進“平安法治星”創建,先后開展多項具有特色的普法工作。
該局駐村第一書記李楠表示,尚香村公共法律服務室將以矛盾糾紛化解為突破口,以解決群眾需求和矛盾難點為出發點,以“調解團”為助推器,打通“關節點”、疏通“中梗阻”、改善“微循環”,積極探索“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的網格調解新模式,旨在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筑牢平安建設根基。
牽線搭橋? ?村民樂享文化大餐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采取請進來的辦法,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這是我們助力尚香村創建文明幸福星的初衷。”李楠介紹。
今年開年,駐村工作隊積極對接市文廣局,邀請河南省越調劇團到尚香村進行劇目演出。《李天保娶親》《白奶奶醉酒》《清風亭》等傳統劇目深受村民喜愛,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5月22日,在尚香村村委會二樓會議室里,30余名懷梆戲迷接受來自市懷梆劇團大師們的現場授課培訓,為促進該村的文化建設注入了新動能。
懷梆是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劇種,因起源于懷慶府(今沁陽市)一帶,故名懷梆,于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懷梆屬于北方梆子系統板腔體,具有濃郁的地方言語特色。
“尚香村的業余懷梆劇團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已更名為沁陽市尚香薪火懷梆文藝社。”尚香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成建利介紹說。
現在,該村仍然保留著劇團,有演員30余人。他們利用閑暇時間排練劇目并演出,本村和周邊村的不少村民都是他們的鐵桿粉絲,為助力尚香村文化振興發揮著積極作用。
駐村工作隊還邀請著名懷梆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懷梆項目國家級傳承人趙玉清,著名懷梆表演藝術家孫國成等大師前來授課,以提高尚香村薪火懷梆文藝社演員的藝術水平。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耕駐村文化建設,將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送到他們的家門口,用綿綿的文化細雨澆灌鄉村幸福之花,助力幫扶村以文化振興帶動鄉村振興,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沁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強說。(作者單位:沁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