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世林 王驥博
“2月9日,許信高速確山縣和尚莊段出現滑坡險情,由于該處滑坡險情發現及時、處置措施得當,未造成交通中斷和人員傷亡。”近日,駐馬店市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專門發來感謝信,對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地集團)提供的技術支撐表示感謝。
這是豫地集團服務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一個縮影。作為河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技術支撐單位,成立以來,豫地集團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把防災工作重心前移,用一張張“防護網”、一道道“防御墻”,守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宣傳演練? ?共筑“防御墻”
“感受到地面震動時,我們該怎么辦?遇到崩塌時我們該怎么做?”近日,豫地集團技術人員為淅川縣4個鄉(鎮)的7所中小學近500名師生開展突發性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講,講解科學避災知識及自救、互救常識,有效提高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能力,不斷筑牢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防線。
今年汛期來臨之前,在全省各地的城市廣場、社區街道、中小學校、山區鄉村,都有豫地集團志愿者的身影,他們守在展板前,手拿材料,專心致志地為群眾講解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從地質災害隱患種類到地質災害隱患預防再到安全撤離,從山體滑坡、山體崩塌到地面塌陷再到泥石流形成的原因、發生前兆再到避險技巧,多角度、全方位、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地為群眾釋疑解惑。
“以前,一下大雨我們就害怕,不知道該咋辦,聽了講解后,掌握了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晚上睡覺也踏實了。”三門峽市澠池縣洪陽鎮居民楊先生高興地說。
關口前移? ?打好“主動仗”
“請問家里有人在嗎?”在洛陽市偃師區山化鎮關窯村一戶農家門前,地質災害排查人員正在進行入戶調查排查工作,他們手中的每一本賬、每一張圖都詳細記錄著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數量、位置。除此之外,核銷、登記隱患點數量也是日常工作,各村莊的隱患點情況技術人員都已經熟爛于心:“這個隱患點今年已經治理過了,應該及時核銷,這個點是今年新增的,還沒加進去。”
為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按照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統一部署,豫地集團集中組織開展全方位、全覆蓋“拉網式”排查,提前摸清底數,做到心中有數。
入汛后,豫地集團所屬22家公司200多名地質災害防治專家和應急人員,在74個縣(市、區)的地質災害防治一線,每天24小時值班值守,做好隨時開展突發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準備。遇到降雨天氣,他們更是風雨無阻、晝夜不歇,結合雨情信息,研判地質災害隱患風險,協助地方政府及時開展雨中巡查,努力讓防治舉措“跑”在災害來臨前,讓大部分受威脅群眾睡上“安心覺”,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地質災害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
強化技防? ?織牢“預警網”
“多虧有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平臺實施的科學預警,把山區群眾的損失降到最低。”信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
6月18日,商城長竹園鄉、光山白雀園等地突發地質災害險情,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平臺工作人員收到消息后,僅僅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圖件處理、底圖扣合、預警區域信息讀取等一系列操作,形成一套清晰完整的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并及時進行發布。
為解決“隱患風險在哪里”問題,豫地集團在部分地區初步構建起“空天地”一體化地質災害隱患多尺度調查工作體系,綜合運用衛星InSAR干涉測量、無人機航測、三維激光掃描等技術,差異化制定動態監測方案,加大力度建設智慧化地質災害防治系統,吹響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預警“號角”。
今年5月以來,信陽市光山、商城、新縣、羅山等地頻繁出現大到暴雨,由于各縣(區)防災措施部署周密,加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平臺助力,為地質災害防治筑起第一道“防線”。
“下一步,我們將全力服務河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預警平臺建設,推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信息化、科技化和智能化,為做好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貢獻豫地力量。”豫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余紀云表示。(作者單位: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