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輝
初見夏飛雪,古銅色的皮膚,粗糙黝黑的雙手……這是他28年野外地質工作磨煉的印記。
夏飛雪,現任河南省地質局生態環境地質服務中心水工環地質專業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水文地質調查、城市地質調查等工作,先后參與完成國家級項目3項、省級重點項目8項和地質調查項目10余項,多次獲得單位“勞動模范”、河南省地質系統“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2023年,因工作成績突出,被河南省總工會授予“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獨當一面的“水專家”
1995年來到河南投入地質事業以來,夏飛雪長期從事水文地質調查工作,也因此被大家稱為“水專家”。
夏飛雪負責的太行山區河南省木柴關幅1:5萬水文地質調查項目,是中央財政項目、河南省第一批1:5萬水文地質調查項目。由于沒有經驗可循,在主管領導的支持下,他抽調各專業技術人員組建項目組,加班加點編制項目設計,分工開展野外調查工作。該項目地處山區,道路極不通暢,野外調查期間,夏飛雪和項目組成員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流了多少汗,也記不清磨破了幾雙鞋子。在探采結合孔抽水試驗中,為了不間斷進行水位、水量和水溫等測量工作,科學有效采集相關數據,他就在施工現場搭了一個簡易帳篷,24小時值班值守,一住就是十幾天。
經過他和項目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在變質巖山區打出了3眼水井,每天出水量900立方米,不僅達到了項目預期目標,而且解決了當地4000余名村民長期生活用水困難的問題,獲得當地村民的高度稱贊。同時,項目也順利通過中國地調局環境監測院組織的成果驗收,獲得了“優秀”等級。
此外,夏飛雪還先后參與完成了河南省地下水監測工程(三標段)、河南省平原區地下水動態變化及超采區現狀調查、周口水文地質普查(1:10萬)等重點項目30余項。
“透明”城市的“體檢師”
開展城市地質工作是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基礎,目的是讓城市越來越“透明”。夏飛雪就是為城市開展“體檢”中的一員。
信陽市城市地質調查項目是河南省2015年度基礎性地質環境調查項目。該項目綜合性強、專業度高、涉及面廣,作為項目負責人,夏飛雪深感壓力大、責任重。面對挑戰,他并沒有退縮,而是帶領團隊迅速投入工作中來,多途徑收集資料,咨詢請教業內專家,扎實開展野外調查,高質量編制圖件和成果報告。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和團隊3年多的攻關,該項目成果取得了重大進展,基本查明了信陽市城市規劃區地質環境條件,估算了規劃水源地允許開采量,編制了城市規劃區環境地質圖系,建立了城市環境地質數據庫及評價信息系統,項目成果順利通過了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專家組驗收,為信陽市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供了地質依據。
科技創新的“帶頭人”
為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夏飛雪邊工作、邊學習、邊科研,先后承擔完成了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省自然資源廳等科研項目10余項。
河南省地質局高度重視青年人才科技創新工作,“地下水滲流對地埋管換熱性能影響研究—以鄭州市中牟試驗場地為例”是一項青年基金項目。作為項目主要參與人,夏飛雪充分發揮自己在水文地質專業上積累的項目經驗,以鄭州市中牟縣試驗場地為重點研究范圍,通過對典型地下水滲流場條件下的現場熱響應試驗分析,建立典型地下水滲流場條件下的單孔換熱數值模型,確定與滲流場匹配的最佳換熱孔深、孔間距,提出與滲流場相匹配的最佳換熱孔布設方案,為鄭州市和類似地區地埋管工程的設計提供了指導和借鑒。
夏飛雪獨立或合作完成的《河南嵩縣北部基巖山區地下水化學特征和環境同位素特征分析》等10余篇論文發表在《巖土工程技術》《地球學報》等
核心期刊,并榮獲廳、局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等15項。他參與編制了《地下水監測站建設與驗收技術規范》《中原經濟區沿黃城市后備地下水水源地勘查研究》等多個規范和著作。
面對一項項榮譽和成績,夏飛雪總是說:“榮譽和成績既是肯定和鼓勵,更是鞭策和動力。今后,將立足崗位、積蓄力量、磨煉本領,在平凡的崗位上持續綻放出不平凡的光彩,為河南地質事業更加出彩作出新貢獻。”(作者單位:河南省地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