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革

黨的二十大是一次舉旗定向、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作的重要報告,把握大勢、遠眺未來,是一份主題鮮明、奮楫揚帆的政治宣言書,是一部彰顯偉力、意蘊深遠的行動指南,是一本情懷濃厚、續寫榮光的歷史啟示錄,是一張矢志復興、接續奮斗的時代動員令。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隴南市政府將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統攬,深學細研、全面對標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始終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第一目標,始終把加快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始終把為民造福作為第一追求,積極融入“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加快實施“四強”行動,堅定不移建設“三城五地”,持續深入推進“十大行動”,努力實現“九個新突破”,久久為功、篤行實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隴南嶄新篇章。
一、研機析理下真功、悟真諦
黨的二十大報告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標注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思想新高度。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略不世出的思想偉力。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
(二)決戰決勝的人民偉力。報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種崇高樸素的人民情懷,推動我們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將引領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奮斗。
(三)彰顯真理的實踐偉力。從總結新時代十年來“三件大事”到提出“三個務必”,從明確今后黨的中心任務到強調“五個重大原則”,報告處處彰顯磅礴的實踐偉力。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要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
(四)砥礪前行的初心偉力。“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報告的字里行間,回應了社會最關切最現實的問題,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牢記初心使命、以社會期盼為導向的價值追求和堅定信念。
(五)無堅不摧的政治偉力。報告提出,“要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我們必須保持定力,時刻準備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勇毅前行。
二、學思踐悟覓真知、煉真志
全面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學原文、強認識、明方向,錘煉堅強意志,砥礪奮進品質,真正學深悟透、入腦人心見之行動。
(一)升華理論高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求結合起來學,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動力。
(二)淬煉信仰純度。用心用情感悟報告蘊含的堅定信仰信念,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學習成效體現在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政治忠誠上。
(三)加大落實硬度。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把高質量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壓實硬責任、落實硬指標、強化硬措施,以務實的工作舉措為深度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支撐。
(四)加快發展速度。把學習成效體現在謀劃發展、制定政策、部署任務、推動落實的全過程各方面,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縣域經濟.地災搬遷等大事要事,牢牢守住底線,奮力交出高分答卷。
(五)提升民生溫度。二十大報告中“人民”二字重逾千鈞。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真正把群眾期待的事變成我們要干的事,使我們在干的事成為群眾擁護積極參與的事,讓我們干成的事成為群眾受益叫好的事。
三、知行合一求真效、見真章
隴南是甘肅這柄“玉如意”最美的一角,是甘肅資源“大寶庫”礦產富集地,是甘肅文化“長卷軸”最早的詩歌篇。2022年以來,市政府堅定不移建設“三城五地”,持續深入推進“十大行動”,前三季度隴南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躍居全省第3位,連續兩季度重點工作綜合評價獲全省“貢獻獎”,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等主要指標均居全省前列。雖然今年經濟發展穩中有進,但是GDP、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收入總量在全省占比、排名較低仍然沒有改變,相較于占全省六分之一人口的龐大基數,當前發展質量不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階段性特征十分明顯。要始終把加快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突出山地特色、富礦資源、文旅康養和城鄉協同,興產業、擴投資,強縣域、壯園區,優環境、促開放,在中國式現代化上展現隴南生動實踐。
(一)全力以赴興產業、擴投資。二十大報告在第四部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5個重點中,著重強調了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一要抓好文旅康養產業,打生態牌,走綠色路,各類產業都為文旅康養富民產業服務,所有項目圍繞文旅康養富民產業謀劃,全市共建“一條鏈”、共下“一盤棋”、共繪“一幅圖”,共同打造“兩帶一園三縣一鎮”的全域文旅康養格局。二要突破發展工業經濟,重點建設優勢產業鏈,科技賦能助推全產業鏈發展。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把礦業潛在優勢轉變為經濟增長優勢。加快實施新能源項目,逐步構建以風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為主的新能源發展格局。三要推進特色山地農業提質提效,依托資源優勢,布局完善“地下有藥、樹上有果、空中有蜂、林中有雞、四季有花、村里有客”的立體化農業特色產業體系。落實“一計劃兩方案”,力爭核桃、花椒、油橄欖、中藥材、茶葉5條重點特色山地農業產業鏈產值有重大突破。四要多措并舉擴大有效投資,以謀促建、謀建結合,持續謀劃爭取一批專項債券、國省預算內投資、行業部門投資項目,推動項目數量、建設質量、投資總量“三量齊升”。
(二)躬身力行強縣城、壯園區。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深入實施強縣域行動,以園區為重要抓手,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構建全域聯動、城鄉一體的發展格局。一是壯大縣域經濟。不斷激發縣域發展動力活力,力爭到“十四五”末,武都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50億元以上,成縣確保達到100億元以上,文縣、徽縣力爭達到100億元以上,禮縣、西和縣、宕昌縣力爭達到50億元以上,康縣、兩當縣實現較快增長。二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實施一批城市更新、供水供氣供熱、道路橋梁、公園綠地、停車場等市政工程項目,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推動園區能級提升。“一園一策”加快培育“首位產業”,加快隴南經濟開發區百億產業園區建設,推進康縣、武都工業集中區提檔升級,著力打造新的縣域經濟增長極。四是扮靚城鄉環境顏值。堅持和完善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全域治理、全時保潔、全程監管的工作機制,全面整治私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排亂倒,持續改善人居環境。五是加快生態地災搬遷。以“一天當作兩天用”的態度,“三步并作兩步跑”的態勢,舉全市之力推進地災搬遷工作。落實好政策服務保障“12345”工作推進舉措,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生活好、有業就、能融入。
(三)持之以恒優環境、促開放。二十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要全面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堅持不懈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招引更大、更強的項目企業落地。一是推動營商環境優而再優,實現更多事項“一網通辦”“全程網辦”“一件事一次辦”和“最多跑一次”,提高政策的精準度、知曉率、直達性,把發展環境營造得更優更暖。二是構建智慧隴南“城市大腦”,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進“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農業”等數字化應用,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溫暖”。三是全面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積極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關中平原城市群、長江經濟帶。開展寬領域、高頻次的招商活動,緊盯簽約項目落地,主動跟進、專班推進。
四、久久為功用真情、出真力
二十大報告提出,“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同時提出了農業農村優先、教育優先、就業優先、人民健康優先、生態優先“五個優先”要求。市政府將牢牢把握“五個優先”,始終把為民造福作為第一追求,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全力加快中國式現代化隴南進程。
(一)聚焦農業農村優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隴南大量人口在農村,脫貧攻堅成果還很不穩固,農業農村現代化任務更為繁重。我們將繼續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扎實開展“九大行動”“八大工程”,打造100個鄉村建設示范村、400個清潔村莊,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二)聚焦教育優先,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質量是關鍵、是“生命線”。我們將研究出臺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實施學前教育項目50個、中小學改擴建項目200個,增加城鎮學位1.6萬個,積極創建隴南職業技術學院,有序推進隴南師專升本,推動各類教育全面發展。
(三)聚焦就業優先,實現充分高質量就業。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從市情看,全市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工資性收入是群眾收入的重要來源。我們將把就業擺到突出位置,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產業、企業,制定吸引高校畢業生回鄉等就業創業政策,推進各類群體多渠道就業。
(四)聚焦人民健康優先,加快健康隴南建設。黨的二十大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將繼續補短板、強基層、建機制,加快市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創建3個省級重點專科,每縣建成5個急危重癥救治中心,堅持中西醫并重,筑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五)聚焦生態優先,踐行“兩山”理念。二十大報告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美麗生態轉化為美麗優勢,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全面建設美麗隴南。加快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探索具有隴南特色、可復制推廣的“兩山”轉化產業發展新模式。全面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構建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監管體系,守護好“隴上江南”的金字招牌。
五、篤行實干動真格、出真招
在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用“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來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我們將抓緊抓牢“五個堅持”,堅定不移建設“三城五地”,持續深入推進“十大行動”,努力實現“九個新突破”,主動擔當作為,勇于攻堅克難,全面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隴南進程。
(一)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時時處處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隴南新篇章。
(二)堅持為民初心,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風雨同舟、甘苦與共,盡心盡力解好“急難愁盼”題,用心用情辦好“煩心揪心”事,讓我們干成的事成為群眾受益叫好的事。
(三)堅持必勝信念,立非常之志,定非常之策,真抓實干、奮勇爭先,在逆境中轉折,在困境中突圍,推動綠色生態產業加速崛起,優勢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全力以赴“拼”出最好成績。
(四)堅持激情履職,繼續用心謀事、激情干事,超前謀劃、前瞻布局,凝心聚力描繪“詩與遠方”,夙興夜寐、櫛風沐雨,創造性推動謀劃部署落地見效,不斷將美好藍圖變為新勝景。
(五)堅持發揚斗爭精神,牢固樹立“不在上游、就是下游,不爭第一、就是落后”的斗爭意識,時刻保持“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到極致”的拼勁和闖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你追我趕、爭先進位,以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