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夢瑜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 武漢 430065
2019 年11 月,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1+X 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對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中師資培養提出了新的建議和要求[1]。郵輪運營服務作為第三批“1+X”試點證書方向,主要面向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進行“X”職業證書的考核。在此背景下,建設并及時提供高質量的郵輪運營服務師資資源,對培養未來郵輪運營服務人才至關重要。郵輪運營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主要分為四個方向對從業者的職業技能進行考核評價,分別為餐飲服務、客艙服務、商品銷售、游覽服務。結合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目前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如何有針對性地結合郵輪運營服務職業等級證書考核內容去提高郵輪專業教師的職業能力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根據郵輪運營服務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船艦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1 年3 月發布版),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所對應的考核領域都涵蓋了郵輪旅客安全運營管理、郵輪運營和郵輪服務三個方面。其中,初級、中級、高級標準中郵輪旅客安全運營管理要求分別對應的是旅客疏導服務能力、密集人群管理能力、危機管理能力。這個等級標準細化到郵輪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提升上,具體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內容。
從負責國際郵輪服務實用英語課程的專業教師角度來看,雖然落腳點是英語且整個課程是以英語為主要語言進行授課,但是從課程內容來說,郵輪服務英語課程還是以國際郵輪各個部門的職能以及服務要求作為基本背景,專業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必須了解郵輪上每個部門的運作情況和對乘務人員的基本要求,才能將實用英語基本表達和應用場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融會貫通。換言之,如果專業教師認為在此課程的教學中只需要教會學生郵輪各部門相關的英文專業術語和常用的服務用語表達,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候,負責講授專業英語類課程的教師就需要通過教授郵輪其他部門的理論課程去深入了解郵輪部門的運營管理過程。
在每學期的授課中,通過承擔專業英語+郵輪專業部門(餐飲、客艙、前臺、營銷、康樂)運營類課程,在教中學,在學中深入,既把專業英語課程講授到位,同時在此過程中也突破原有的單詞、詞句表達、語法講授等傳統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把部門運營管理融入教學中,在專業理論課中加入雙語元素,獲得符合郵輪運營管理等級考核內容的實踐提升。
2020 年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對整個旅游業打擊最為沉重——從中國八大國際郵輪母港出發的國際航線數量銳減,導致各知名國際郵輪公司在近兩年對國際郵輪人才的需求量直線下降甚至停止新招聘。由于中國國內疫情控制得當,自2020 年8 月上旬開始,國內的內河郵輪逐步復航。自此,郵輪人才的需求市場已經從外需轉向內需。因此,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教師在職業發展中既要把握大環境的變化也要考慮行業的需求轉變。以負責國際郵輪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專業教師為例,在以往的教學內容和實訓內容基礎上,需要更加注重西餐服務方式、西餐服務技能和西餐酒水服務內容的訓練。后疫情時代,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人才的輸出大部分是面向內河郵輪。基于此就業方向的變化,專業教師在講授此課程的時候應該加大中式餐飲基本內容和服務方式的訓練比重,以適應未來的內河郵輪崗位的需求。
《關于推進1+X 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規范評價培訓組織有關師資培訓行為”,其側重點是要求“1+X”培訓組織機構對選派的培訓團隊人員進行評價[2],嚴格其資質的審核和團隊成員的專業性,而未明確對受培人員即各相關院校參與培訓的專業教師本身的檢驗。從近五次“1+X”郵輪運營服務職業等級證書師資培訓內容看,除培訓組織機構(中船艦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艦客”)在培訓結束后對擬獲得考評員證的相關人員進行評價考核,其他參加師資培訓學員的考核僅僅是通過中船艦客的網上考勤、簡單提問的互動方式進行。目前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參與多期中船艦客方舉辦的師資培訓,總體而言培訓與考核方式略顯單一且針對性不強,無法保證參培專業教師的學習效果,更毋論幫助其提升郵輪運營職業能力。此外,由于線上培訓的容納性強,可接受報名參培人員較多,在選派專業教師的過程中采取全員參與的模式。全員參與培訓固然能做到全覆蓋,但是由于針對性不強,很可能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最后,由于師資培訓課程是循環開設,培訓內容重復度較高,嚴重影響了專業教師的學習效果和培訓內容吸收效率。
2.2.1 師資資源專業性不足
自2019 年以來,武漢交通職業學院作為“1+X”試點院校之一,一直積極響應教育部等各部門關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作的指導推進辦法,但是在落實的過程中,由于實踐經驗不足,任務分配到各專業教師的過程中會顯得略微倉促,導致專業教師有被“趕鴨子上架”的感覺[3]。2020 年11 月,學校首次成功申報“1+X”郵輪運營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點,并圓滿完成了相應的考務工作。但是,這中間也暴露不少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師資資源專業性不足的問題。由于時間緊迫以及師資專業方向的限制,最終只能根據該屆學生已經有基礎的方向進行選擇,最終“一刀切”替學生選擇了餐飲服務方向進行考核。這種做法一方面是為了證書通過率而犧牲了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師資資源專業性缺乏的問題。目前,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教師共11 名,其中有5 名教師教授郵輪英語相關課程,4 名專業教師教授餐飲服務、客艙服務方向課程或有相關行業經驗,僅2 名教師能夠負責商品銷售方向課程授課,未有專業教師從事游覽服務方向的教學或有相關從業經驗。因此,在“1+X”考證培訓任務下達之際,大部分專業教師便選擇在原有擅長的方向去作準備,跨方向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動力不足,也就遑論積極研究政策和制度去嚴格要求自己提升相應的職業能力。
2.2.2 未設置獎勵機制
根據目前教師考核要求,學院層面并未將專業教師承擔X 培訓工作量計入年終業績考核。根據往年情況,只計算每位教師錄入教務系統排課的任務課時量并將其作為年終唯一課時量的計算依據。以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教師為例,有部分教師連續兩年承擔郵輪運營服務管理X 證書考核培訓工作,最后只能被當作是義務貢獻,沒有獲得額外的薪酬,在年終進行整體績效評價的時候也未計入其他工作量。這對專業教師來說其實是一種變相打擊——上級對其工作不認可,會挫傷其工作的積極性。因此,專業教師為了減少額外的工作量,對X 培訓工作的參與興趣不大。
基于以上現狀分析,不難發現,制約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問題主要在于宏觀的規劃制度不夠健全、學院層面的導向性不明顯以及教師自身積極性不足。因此,專業教師要在“1+X”證書試點工作中交出讓國家、學校、學生、企業各方面滿意的答卷,必須將政策的指導性建議落到實處,從主客觀兩方面尋找解決方法。
3.1.1 “1+X”郵輪運營服務職業能力等級證書試點培訓組織層面
要認真設計每一期的師資培訓方案,保證實施過程的規范性。在培訓組織的前期準備工作中,組建的培訓團隊和設計的培訓內容不僅要契合教育部頒發文件的基本要求,更要廣泛征求各院校專業教師的培訓建議,做好前期的調查工作,整合出符合大多數專業教師需求的培訓方案。針對定期循環進行的師資培訓,必須對每一期學員的報名進行審核,已參加過相同培訓的教師不允許再次參加;在培訓的實施過程中,盡量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適當增加線下考核內容,實在受疫情影響不得不加大線上培訓比重的情況下,要與參培院校的主管部門進行協商自主考核匯報,不能以僅僅完成培訓任務式的方式敷衍對待;在培訓結束后,要建立受培人員評價機制和后期專業答疑環節,并保證培訓內容的更新會及時反饋給已經參加過培訓的教師。
3.1.2 “1+X”郵輪運營服務職業能力等級證書的試點院校層面
學校和學院在貫徹落實“1+X”試點工作的過程中既要保證速度更要注重效率。從學校政策工作落實過程來看,一個國家性試點工作的實施首先需要對全員進行政策制度的解讀,然后通過專業證書考核內容的剖析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選派[4]。通過對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師資的專業特長進行分析,部分教師由于已經具有相當的行業從業經驗,其培訓側重點主要是試點考核政策和考核內容;部分教師由于長期從事英語語言教學,則需要參加與國際郵輪理論課程相關的專業性培訓,尤其需要學習國際郵輪行業發展以及各部門運營管理運作的相關內容。
3.2.1 及時分享實踐培訓經驗
從專業教師自身層面來看,有了合適的培訓制度之后,如何將學習的新知識轉化為職業能力,則是一個需要逐步“變現”的過程。除了在各類“1+X”郵輪運營服務管理能力相關的培訓課程中提高學習效率以外,還需要及時將理論轉化為實踐,進而直接運用到日常的專業教學中去。2021 年10 月,學校選派的兩名郵輪英語專業教師在完成海南郵輪一周的環島郵輪體驗后,并未及時與其他未上郵輪培訓的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導致專業教師不能及時了解最新的行業動態。由于這是疫情暴發以后第一次選派專業教師赴郵輪進行實踐學習,且實習地點是海南島的環島郵輪,這對于之前已經上過赴日韓郵輪體驗的和未上過郵輪體驗的專業教師都是一種全新的學習素材。因此,對于專業教師來說,無論參加何種郵輪相關的理論或者實踐培訓,都需要及時作出產出分享,這種形式可以是專業教師間的培訓總結會,也可以是針對學生群體展開的郵輪專業沙龍分享會。總之,要將所見所學及時分享給其他同事或者學生,實現共同受益的目標。
3.2.2 合理安排交通服務專業群平臺師資交流
目前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有接近半數專業教師的主攻方向為郵輪英語,且未有專業教師從事游覽服務方向的教學或曾經有類似方向的從業經驗,學院層面應該利用好交通服務專業群平臺的師資資源,進行專業群師資的二次合作交流——讓旅游管理專業教師中擅長旅游服務方向教學或有豐富行業從業經驗的教師與郵輪專業教師組織進行此方向的交流學習,以彌補相關內容的空白。由于交通服務專業群平臺里不僅有校內專職教師,還有外聘兼職專家,也可以邀請外聘兼職教師與在職教師進行培訓交流。目前專業群平臺內兼職教師中有80%來自湖北省國旅集團,具備導游執業資格,其中60%被評為湖北省金牌導游。教研室層面應該充分利用專業群平臺內兼職師資資源,多交流多互動多學習,在本專業群平臺中其他專業教師或者本專業中旅游方向教師的帶領下,通過2 ~3 輪的切磋交流,再鼓勵本專業從事郵輪英語專業教學的教師對此方向進行單獨的任務承擔。這種合理的專業群平臺內的師資資源二次分享與交流,既豐富了未來郵輪運營管理考核的選擇方向,讓學生在未來有更多的考證方向選擇,也幫助專業教師以此為基點,拓展了行業相關的知識領域。
學校的教學和教師發展主管部門應該高度重視專業教師職業發展的問題,制訂好與專業教師職業發展方向相輔相成的獎勵制度。
1)學校層面應鼓勵將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作為教師培訓考核合格標準[5],合理確定擔任X 證書考核培訓任務教師薪酬,以額外績效等方式認可教師的非基本教學工作量,提高專業教師參與培訓和認領培訓任務的積極性。
2)在職稱的評定條件和年終超額工作認定中,加入關于專業教師參與“1+X”證書考核標準制定、“1+X”證書考核培訓教材的編寫、“1+X”證書師資培訓任務等相關指標作為優先評定條件,充分調動大家參與“1+X”試點工作的積極性,提高整體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教師的職業能力和專業整體的師資競爭力。
“1+X”郵輪運營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在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的試點開展加快了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教師對于職業能力提升的步伐。結合X證書考核需求和行業人才轉變的需求,該專業教師要在試點工作中做一個積極的學習者和行動者。只有強大的師資力量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助力提升學生的郵輪運營服務能力。隨著“1+X”郵輪運營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的推進,在保證擁有優質師資力量的前提下,以此為契機,去設計開發出更多的適應課證融通的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