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秀
摘 要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關于核心素養的論述為高中語文教學開辟了新的美麗風景,關于學習任務群教學形態的明確帶來了高中語文教學的巨大變革。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對任務群教學形態進行展望,重點探究任務群教學形態帶來的全新語文教學生態,帶來語文教師角色地位的轉換和教學智慧的轉變。
關鍵詞 任務群學習? 教學新生態? 展望
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出臺,四個方面的鮮明特色引起一線教師的高度重視:規定語文教學應該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調整課程結構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個部分;確立語文學習的基本形態為“任務群學習”并明確規定18個學習任務群的內容標準;研制了五級質量標準。明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展開任務群學習的展望和設計工作,為新一輪的語文教學變革做好準備,應是一線語文教學工作者的自覺追求。
一、語文風景和學科邊界:關于核心素養的美麗想象
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構建起來的個體語言經驗和個性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是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理解與傳承”。在新課標對語文核心素養的解讀中,筆者注意到“個體語言經驗和個性品質”“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被放在了核心素養首位。這應該是語文學科本身應有的美麗風景。作為母語教學,語文當然應該從語言出發,著眼提升學生的語言經驗、語言個性品質,積累其語言知識,提高其語言能力,對語言的探究、思考、感悟應該成為語文教學最美麗的風景。但是,語文始于語言,不應該終于語言或者說囿于語言。因此,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再次被提起,學科思維、審美鑒賞和創造、文化傳承也被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語文在向學生的現實生活延伸,在向學生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思考延伸,在向我們深厚的傳統文化延伸。語文的邊界是無限的,它是我們當下的社會生活,更是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還是學生的詩意人生。如此,一線語文教師突然感覺到心胸無比寬廣,視野無比遼闊。
二、預約語文學習的別樣精彩:關于任務群學習的展望
學習任務群這一學習基本形態的明確,是《新課標》不可忽視的亮點?!缎抡n標》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設計了十八個學習任務群,有序分布在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中??梢哉雇?,《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活動,將不再是一篇篇孤立的課文教學,它是以任務為導向,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升語文素養的科學有序的系統活動。它將給語文教學帶來別樣的精彩。
基于森林視野的樹木生態整合。無論是核心素養中關于學生語言知識能力、經驗品質的提升,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現,語言對于每一個人而言至少是一個場的存在,個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更是人生豐茂的森林。因此,如果語文教學僅僅囿于一篇篇課文的理解教授,在一定程度上是與此背離的,而當引進任務群學習時,情況就發生了轉化。因為在每一個學習任務群中,若干學習項目組成學習任務群。這里的項目并非是設計點綴式的活動,也不是簡單地把同類型、同主題或同作者的文章挑出來放在一起做成專題,而是立足學科核心素養,整合目標、任務、情境與內容設置的教學單位。有了這個自主認真的整合,原本孤立的課文被置于某個學習任務群的森林中,原本一個個斷點的學習問題被納入這個任務群的鏈條上。這樣的整合,絕不是簡單的意義排列和組合,更不是簡單的意義相加,被精心選擇的課文、認真設計的任務,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意義反應,從而可能生成語文教學的別樣精彩。譬如,在青春與愛情的主題教學下,整合《林黛玉進賈府》《邊城》《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古今中外關于愛情的經典作品時,這些作品帶來的不同愛情觀的碰撞,學生能從其中體會到不同的文化差異,以及它們能帶給孩子迥異的愛情想象,這是可以預期卻難以明確預約的美好。
自覺閱讀的美好和自主學習的精彩。學習任務群應該是以學生自覺閱讀、自主學習為主要形態的學習方式。它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在精心整合設計的任務群下,放手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覺閱讀、個性化閱讀、深度閱讀一個主題下的相關作品,應該成為任務型學習的常態。學生自己的閱讀體驗被放到語文教學的最突出的地位,在閱讀、理解、鑒賞、思維等實際活動中積累起來語言知識和經驗,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和個性品質,進而積極影響學生情感態度和人生觀。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這是通過大量自覺閱讀的慢慢生長的農業化過程。它也許有點慢,但一定會無比美好。因此,自主學習,學生主體、學習主體無疑也成為必然的形態,自主學習不僅體現在自覺閱讀上,還一定更加深度地體現在對每篇文章的理解鑒賞,對每一個主題的思考探究等任務活動中。在這些任務活動中,問題的答案預設沒有了,可以期待學生個性化閱讀基礎上的思想交流與碰撞,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思辨張力和提升。因此,任務群可以設定,任務群學習下的精彩也一定可以預約。
轉身的高明和留白的智慧。任務群學習形態下教師的角色定位不容忽視。多年來,學生主體,生成課堂一直作為教學的理想形態在召喚著一線教師。但這一直也只是理想狀態,并沒有成為今天語文教學的已然狀態。《新課標》明確提出以任務群學習為基本形態,這其實同時規定了教師的角色定位,他應該是課程任務群的主要整合設計者,他應該是學生任務學習中的有效引導者,他應該是任務群評價中的實施者。他一定不再是某些語文知識的授予者,因為在這個信息化高度發展的社會中,作為信息類的知識積累和學習高中生一定可以自己完成,而且他們也應該有這個完成此類學習的自覺意識和自主能力;他一定不再是某篇課文內容情感寫作特色的傳授者,因為每一個任務群的任務應該是學生自主探究思考、交流碰撞來完成,教師可以巧妙地點撥和提升,但一定不可越俎代庖幫助學生思考和鑒賞;他更不應該是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人生觀的布道者,因為這些關于人生的命題從來就不是強行灌輸可以扎根的。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更愿意它是基于閱讀鑒賞的潛移默化形成。因此,從一個講授者到一個更高層次的設計者,到一個更具智慧的引導者,這是任務群學習下語文教師的高明轉身。因為這個轉身,也許一時之間,語文閱讀可能會不如從前鑒賞得那么“準確”了,語文教學甚至可能會不如從前那么“圓滿”了。這不難理解,學生的鑒賞解讀很可能不是傳統的標準答案,教師的課堂預設很多時候可能面臨癱瘓。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留白讓中國畫無比美妙,意蘊無限深遠。語文教學面對這些方面的留白,說不定正是把語文生活化、學習終身化的智慧嘗試呢。
核心素養為綱,任務群學習為主線,《新課標》為我們提供了語文教學美麗風景的展望,也規范了語文教學實踐的基本形態。我們展望那片森林在整合下的生機生態,我們憧憬學生把閱讀融入生命的自覺自主,我們也憧憬語文教師轉身的高明智慧。我們期待風景這邊獨好。
[作者通聯:江蘇徐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