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張帆,宋勝強
(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濟南 250355)
人才是決定國家科學發展的第一要素,也是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必要基礎[1]。為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四個回歸”,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鞏固學生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改革現行醫學類專業本科學生畢業考試的方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山東中醫藥大學自2020年開始進行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改革。
畢業考核是檢驗人才培養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2],也是專業教學質量和畢業生綜合素質評估的主要依據之一[3]。學校借鑒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考核方式,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將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分為臨床綜合理論考試和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兩部分。
臨床綜合理論考試是由學校統一組織、統一命題進行的多場次理論考試,考試科目借鑒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相關科目。OSCE是由英國的Harden教授提出的一個客觀的臨床實踐能力考核評價方式[4],又被稱為多站式臨床考試,由一系列模擬臨床情景的考站組成。OSCE因其有效性和可靠性較強,近年來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技能操作考核模式,成為一種新的有效的評估工具[5]。OSCE是一種客觀、有序、有組織的考核框架,考試組織方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匹配相應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方法。
借鑒國家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模式,我校臨床綜合理論考試共設置三類科目,分別是140(中醫學類)、150(中西醫結合類)、110(臨床醫學類)。140及150科目各包括14門課程,110科目包括18門課程。每類科目均分為4個單元,即考試共分四場,每場考試的時間為150分鐘。考試結束后,由學校統一回收試卷,通過云閱卷系統統一進行掃描、閱卷及數據分析。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的內容由學校參照《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實踐技能考核方案》制定,各相關學院及臨床教學基地負責具體實施。考試包括中醫學類和中西醫結合類、臨床醫學類兩大部分。具體考試安排見表1、表2。

表2 臨床醫學類
學校成立由分管校長任組長,由教務處、學生工作處、相關學院組成的考試領導小組。考試領導小組的成員負責制定畢業綜合考試方案、遴選專家組成員、組織考試命題、監督考試過程、組織考前培訓會、統計考后成績等。
考試領導小組的成員提前完成理論命題專家的遴選和理論試題組題工作。為保證試題的安全性,學校考務人員和相關專家可通過計算機隨機組題、審題,保證試題安全和命題質量。
為保證考試期間的嚴謹性,學校要根據實習基地實習學生的專業,分別安排相應的學院進行巡考。巡考小組至少由一名組長、一名專家和一名聯絡員組成,兩天內完成相應的巡考任務。
學校要召開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臨床綜合理論考試說明會,要求各實習基地的監考教師認真執行監考任務,嚴格監考。監考人員數量亦需符合學校規定,要求實習生人數在1~15人(包含15人),至少安排1位監考人員;實習生人數在15人以上,至少安排2位監考人員。
1.遴選考試基地
學校根據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要求,從各實習基地中遴選部分優質基地承擔考試任務,制定《山東中醫藥大學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基地遴選標準》,從人員、機構、場地、管理等方面作出詳細要求。學校組織專家對基地進行審核,確定若干個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基地。
2.組織考試培訓
學校召開考試基地考務人員及考官專題培訓會議,針對考官執考、考站要求、試題保密、考務安排以及標準化病人(SP)遴選等方面進行詳細培訓,并邀請專家根據考試大綱對考站進行詳細的講解,進一步保證考試工作順利進行。
3.統一命制試題
因各考試基地開展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的時間不同步,為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性,學校統一組織專家命制試題及評分標準,編寫標準化病人(SP)培訓腳本。在考試開始的前一天,學校通過加密郵件的方式隨機給接收人發放試題,并對接收人提出了嚴格的保密要求。
4.開展巡考督導
學校組織技能考試相關專家,按地域開展巡考督導工作,要求巡考專家全程監督,及時反饋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確保考試順利進行。
為提高實習生在基地的實習質量,各基地必須從學生入院開始開展精準、完善的實習培訓,杜絕學不全、不輪轉、不臨床、不講解、只干活等現象。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將作為本科生培養的重要依據,也作為后期實習生分配及基地發展的重要依據。
山東中醫藥大學自2021年第一次實施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以來,對接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執業醫師資格通過率打下堅實的基礎。2021年5月,學校共有1 229人參加了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考試成績總體較好,不及格人數較少,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集中在70~90分之間。筆者從理論和技能兩方面對學生的成績進行了分析,具體情況見表3、表4。

表3 臨床綜合理論考試情況統計表

表4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情況統計表
針對個別實習基地學生人數較多的情況,學校積極與基地交流,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進一步完善實習生培養體系,加強臨床教師培訓,提高學生的臨床技能水平,為下一屆實習學生的培養做好充分的準備。
臨床綜合理論考試的滿分為600分,360分為及格。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的滿分為100分,60分為及格。兩部分全部及格,則考試成績認定為及格,有一部分不及格,則認定為不及格。臨床綜合理論考試百分制成績+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百分制成績之和除以2即為考試總成績。
考試不合格者有一次補考機會,補考于正考結束后一個月內進行。補考仍不合格者,不予畢業。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占4學分,計入畢業實習總學分。
凡在校期間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省級及以上臨床技能大賽并獲得三等獎及以上獎勵的學生,可以免于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技能部分),直接認定考試合格(90分)。除此之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成績代替本考試成績。
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主考及各考點的分管領導應提高認識,認真組織、積極參與考試工作。考生應嚴格遵守考場紀律。考試作弊者,按學籍管理規定處理。考生除參加考試外,其余時間一律在原科室實習。
醫學類專業畢業考試是相當重要和關鍵的,是醫學生在本科階段的整體學習的一個評估,是學生能否達標的重要指標,是學校對本科階段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進行檢驗和改進教學工作的有效手段[6]。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改革是學生進步的需要,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是社會進步的需要。當前,部分醫學院校正在積極改革,但是也有部分院校對畢業考試改革的認識不足,不能從長遠發展來看待改革的成效。從學生個人層面來講,醫學類專業學生畢業后面臨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等問題,因此,在校期間打好堅實的基礎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從業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7-9]。從學校層面來講,改革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提高畢業門檻,有利于專業的長足發展,有利于學校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從社會層面來講,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的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自疫情發生以來,每一屆畢業生進入醫療體系后,都必須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豐富的專業知識。對于當下的醫學教育而言,完善醫學類專業畢業最后一個關口,是社會對學校的要求,是學校對學生的考驗[10]。
醫學類專業學生的畢業實習考核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需要,在不斷發展創新,更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探索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的新模式還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12-13]。筆者從山東中醫藥大學醫學類專業畢業綜合考試入手,探索適合醫學類專業的畢業考核模式,為臨床實踐、專業建設提供一定的思路,為我國的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支撐,為學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