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倩
鄉村振興是我國基本國策,旨在通過改善鄉村設施、提升農民收入水平以及加強社會福利保障等措施,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青年人才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青年人才的能力和活力對于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青年人才德才兼備,更熟悉互聯網特征,更善于利用自媒體發聲,有著更加開放的思想、更前沿的視野。因此隨著數字媒介視域下社會科技、技術的發展,青年人才的關注、行動與參與愈加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青年人才如何參與鄉村振興?以高校青年視覺設計專業人才參與鄉村傳統民俗活動推廣為例,每個大美鄉村都有其優秀且獨具傳統民俗特色的鄉村民俗活動,如北方相關民俗村的“修房節”“火炕剪紙節”,南方鄉村常見的“賽龍舟”等。對于當地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動的宣傳推廣亦是鄉村振興實踐路徑中的重要環節,因此高校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可以此為契機借助其專業知識及技能優勢,參與鄉村振興相關研究、實踐,貢獻青年學子的一份力量。
在國內,相關研究比較成熟的是全國典型鄉村振興案例廣州市花都區馬嶺村“喜花里”項目。此案例由政企主導,廣州大學美術學院青年師生深度參與,結合當地花海、稻田、水庫等實際情況,開發了環湖云道、主題餐廳、設計師民宿、創意集市等新晉打卡點。同時結合當地景觀,創作了藝術互動燈光秀、田園風光游覽等文旅活動,探索了“鄉村生活美學”實踐路徑,在周邊產品和文旅項目不斷發展的同時,使得鄉村越來越“宜居宜業宜人”。
在國外,青年人才促進鄉村發展的研究案例也有很多,例如德國“鄉村青年活力計劃”,旨在幫助青年人在鄉村發展中發揮作用,采取“就業補助”和“創業投資”等政策,推動青年人才參與鄉村發展。在視覺設計推動鄉村發展方面,德國卡爾斯魯厄市重點完善其視覺設計,融合當地特色大力打造鄉村旅游文化,促進了當地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再如美國紐約州利用視覺設計改善鄉村旅游,在保護鄉土風情的同時也為當地鄉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研究內容。第一,如何培養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在進行鄉村傳統民俗推廣中提升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即視覺設計人才應如何通過專業視覺設計方法、手段把鄉村傳統文化、地域特色、民俗活動巧妙地契合到多維宣傳推廣設計實踐當中,通過創新、系統化的設計推廣方案來增強鄉村民俗文化活動的吸引力,使民俗活動宣傳推廣設計更具本土特色,更易引起共鳴。針對鄉村傳統民俗活動中的“民俗符號”“民俗場景”等文化元素進行創新性的設計研究。例如,將鄉村獨具的地域特色民俗文化活動與視覺設計相融合,運用多維綜合的可視化設計手法,結合創意字體設計、圖形設計、插圖設計、海報設計、文創設計等方式,并結合虛擬現實、全息影像、聲景互動展示等數字化技術手段,來實現對鄉村傳統民俗活動系統、全景、跨界、可視化展示,提升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在鄉村傳統民俗文化推廣設計中的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二,數字新媒體時代視覺設計青年人才應如何利用新技術手段擴大鄉村民俗活動的傳播形式及影響范圍。即在鄉村民俗文化活動推廣設計的基礎上,如何提升其借助跨媒介平臺策劃、推廣能力,包括為鄉村振興民俗活動制定專屬傳播策略方案、利用媒介融合資源全方位的推廣形式,從而吸引更多關注,提升視覺設計與多維普及傳播的有機聯系,擴大鄉村振興民俗活動的影響力。例如通過自媒體平臺發布相關民俗文化活動推廣鏈接、宣傳海報、推廣視頻;結合開展用戶參與度高的線上轉發、分享等營銷手段;組織線下品牌推廣活動;與當地智慧文旅相結合,打造鄉村文旅新體系,利用媒介融合優勢,充分在全渠道展開鄉村民俗文化視覺推廣,全時空、全時段打造鄉村民俗文化活動熱點話題。第三,通過對高校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在鄉村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推廣中的實踐應用案例進行分析,調動高校在鄉村振興民俗文化推廣過程中所具備的實踐優勢,體現實踐意義。即在實際案例分析中,以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在鄉村傳統民俗文化推廣中的應用為例,總結其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所具備的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經驗及實踐優勢,并將其與鄉村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創新推廣相結合,深挖其在鄉村振興民俗文化推廣過程中的應用路徑,從而為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參與鄉村振興實踐路徑提供有效指導。
研究方法。第一階段(準備階段),研究起始階段。運用文獻法、田野調查法等研究方法閱讀文獻、梳理資料,深入調研“鄉村振興”“民俗文化創新”“視覺設計推廣”“數字化跨界技術”等相關方面的理論知識及研究成果,并總結研究的理論基礎。第二階段(研究階段),研究論證階段。以符號學為研究方法,結合設計學相關研究理論,分析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實踐環境及現狀,從基礎條件梳理高校視覺設計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民俗文化活動推廣方法、相關跨界技術工具及服務平臺應用等方面的情況,并展開研究。第三階段(實證研究與總結階段)。對上述研究進行綜合實證研究,通過迭代式研究方法,將階段性實證結果反饋融入新一輪次的調研中去,新的研究亦可產生相關實踐反饋;總結以上數據調研、理論分析及技術手段成果,對研究結果進行綜合整理。
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參與鄉村振興實踐,重點在于要讓青年人才意識到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發其創造、創新精神,使其滿懷鄉土情懷,付諸行動,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去。
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參與鄉村振興需要體現其優勢價值。如高校視覺專業設計人才參與鄉村振興實踐路徑應著重圍繞其專業所長,在實踐中發揮其專業視覺設計優勢,激發鄉村文化資源的最大潛力。通過視覺設計整合一個符合當地文化特色、民俗特征的鄉村振興實踐路徑,為實現鄉村的振興與發展貢獻青年人才的力量。這也是難點。
創新點在于,通過開展研究,可進一步在信息數字時代視域下鼓勵青年人才、高校學子關注國家大事、關注時事。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民俗活動推廣,可點亮其家國情懷,激發其創新精神,在為鄉村創造更多新穎的文化體驗、多維度推廣宣傳手段的基礎上,讓鄉村文化不斷得到弘揚和發展,從而也進一步推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對于鄉村的調研及鄉村傳統文化的創新并非易事,需要厚積薄發,并以此推動青年人才提升文化素養,不斷學習相關知識,激發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努力奮斗,實現青年人才的夢想。
研究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有較大的理論意義。首先,有助于深入剖析推動鄉村文化推廣與鄉村振興的邏輯關系。其次,有助于豐富和發展不同專業領域、具備不同專業素養的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實踐方法,形成易復制的推廣模式。最后,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研究實例也可為社會層面參與鄉村振興提供有益的啟發,為相關部門制定鄉村振興政策提供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青年視覺設計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實踐意義。視覺設計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民俗文化活動推廣,通過發揮其專業能力,可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有效宣傳鄉村特色,在傳承與發展中促進鄉村振興。此外,視覺設計人才對鄉村文化民俗活動的跨界多維策劃推廣,也可以助其借助多平臺、多領域吸引更多的受眾及消費者,提高傳統民俗活動的商業價值,改善當地村民的生活質量,帶動當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