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明 甘肅鋼鐵職業技術學院
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為適應社會的需求,高職院校根據“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出一批批綜合素質強的多樣化人才,他們不但是技術型的復合人才,還掌握一項或者多項運動技能,身心健康,同時具有頑強的拼搏精神和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成為藍領中的精英。我國在2017 年提出“三全育人”,即“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這是時代賦予高職院校的職責和使命,而“三全育人”中首要的就是課程育人,就體育學科來說課程育人要以立德樹人為使命,以提高學生身體素養為首要任務,同時聚焦課程、課堂以及實踐教學,立足課程、課堂、教學、教材和學生,構建標準健全、運行有效的體育課程育人體系。
我國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倡導“終身體育”。在體育課程中,籃球課程深受學生喜愛,籃球運動是一項綜合性運動,集跑、跳、進攻、防守、運球、傳球以及投籃等技戰術于一身,這項運動憑借它的集體性、對抗性、轉換性、時空性以及增值性深受大家青睞。高職院校開設籃球課,學生們不但掌握了籃球知識和技能,還提高了身體素質,培養并錘煉了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力。
拓展訓練起源于歐洲航海業,英文名為“Outward Bound”(簡稱OB),詮釋為海中的船在暴風雨來臨之際,離開港灣駛向洶涌的大海,去迎接未知的挑戰。我國在九十年代初期把拓展訓練作為一門課程引進學校運用于教育教學,旨在通過拓展訓練,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團隊精神。
拓展訓練有以下幾個特點:
投入為先:學生在拓展訓練中必須全身心的投入,集中注意力,才能在項目體驗過程中獲得成功;
挑戰自我:拓展訓練項目具有一定的難度,力求挖掘出每個參與體驗學生的潛力,超越心理和身體障礙,挑戰自我,挑戰極限;
熔煉團隊:拓展訓練中一般都是組際對抗,利于激發組內學生的團結性,組內學生互相幫助,在組際競爭中增強團隊意識,獲得團隊榮譽感;
自我教育:拓展訓練過程中,教師只是引導作用,學生通過自身對項目的體驗和團隊合作交流獲得成功,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拓展訓練融入教學完全是因為它的趣味性,以個人體驗為主,能夠培養團隊合作能力,所以備受學生喜歡。
這種全新的體驗式教學,主要通過教師意境的創設,促使學生在合作中實現“先行而后知”,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從中學會知識與技能,發展自身潛能,磨練自身意志,終極目標是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拓展訓練和籃球教學內容都有個人技術訓練和團隊技戰術訓練,二者都是通過個人技戰術的運動并在戰術思想指導下取得勝利,并且都是團隊性運動,注重團隊合作能力培養。近年來,我校在籃球課程中不斷探索融入拓展訓練,力求能夠更有效的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發掘他們的心理潛能和身體潛能,使他們學會溝通,增強團隊合作能力,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拓展訓練融入籃球課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傳統枯燥的籃球教學相比,融入拓展訓練,能更有利于加強團隊意識的培養,比如練習的時候,拓展訓練就不是單純自己完成練習,而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務。期間,組員之間可以各抒己見,大家建立認同感,提升信任度和參與度,有效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再如傳統的籃球教學主要以“師生交流”為主,而融入拓展訓練則是通過全新的教學形式促使“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雙向奔赴,這樣能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具有創新性和趣味性的籃球拓展項目體驗中,對學生進行籃球技術訓練,使他們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更好的掌握技戰術,同時培養他們的體育鍛煉興趣,為實現“終身體育”觀念打下堅實的基礎。拓展訓練融入籃球課程,是實施課程育人的有效途徑,是傳統教學有益的補充,是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三全育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2 年我國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此綱要中明確指出高校體育課程旨在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既要重視大學生個性與共性的共同發展,又要著眼于大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發展需求。力求通過體育課程構建團結協作、交流探究的體育課程文化,著力打造一種具有開放性、科學性和民主性的教學模式。籃球課程融入拓展訓練,主要是想通過拓展訓練的教學方法、思維方法以及器材等獨特性,有計劃、有目的地將籃球運動技能和拓展訓練項目有機相融,促使學生在豐富有趣的訓練項目中體驗籃球運動帶來的快樂,習得運動技能的同時獲得身心健康發展。在體驗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他們放在教學正中央,同時給予學生交流溝通的空間,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合作,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他們步入社會助力奠基。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導致對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促使我國高職教育快速發展起來,高職教育培養的技術型復合人才應該具有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積極向上的競爭精神、敢于面對各種挑戰的精神,同時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獨立思考能力,積極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籃球教學技術要求高,動作難度大,對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性有更高的要求;籃球場上運動強度大,對抗的時候情形瞬息萬變,對學生的耐力、速度、協調性、靈活度、機智果斷、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和反應力,都具有極強的挑戰,非常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通過籃球運動中融入拓展訓練,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通過訓練項目的難度,使他們經歷失敗、挫折,善于總結經驗獲得成功,利于培養學生的拼搏精神、抗挫折能力;通過拓展訓練項目中的分工合作,給學生增加交流溝通的機會,有助于團結協作,形成團隊意識;通過拓展項目的體驗,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創新意識;通過技戰術的訓練,培養學生機智靈活的應變能力;通過在籃球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使他們在掌握籃球技戰術的同時培養優良的職業品質,進而有效提升學生適應社會能力,增強自信、學會激勵、增加信任、提升社會責任感,有利于學生對學業規劃,提高綜合素養,為他們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許多學生不喜歡籃球課是因為籃球運動枯燥乏味,易受傷等原因,但是融入拓展訓練后,增加了趣味性,有效激發學生對籃球的熱愛。
在籃球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一段時間后,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明顯的提升,尤其下肢力量和對抗能力有顯著的效果。
教師通過籃球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使學生對籃球各項技術掌握情況提升迅速,技術更全面,應對比賽能力有效提升。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項目,班級組建籃球隊,技戰術強的成為隊員,運動能力有限的學生可以組建啦啦隊,在與其他班級比賽的時候,為取得比賽的勝利場上場下齊心協力,對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培養學生團隊精神非常有益。
拓展訓練是新興事物,教學過程和方法具有復雜性,籃球教師對于拓展訓練不是很熟悉,也要重新學習,這對于籃球教師來說具有挑戰性,基于此,教師要更新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利于改變知識結構,提升學習能力,通過學習更好的熟悉拓展訓練的課程、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對拓展項目的實施和游戲規則進行詳盡的了解,背詳案并做好預案,有效避免在課堂上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者出現混亂現象。
傳統的籃球課教師教技術動作,然后學生模仿練習,最后通過比賽促進學習,而融入拓展訓練的籃球課,要擺脫傳統教學的禁錮,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通過拓展訓練對籃球教學進行完善和補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在籃球課程教學中以傳授籃球技術為主,而拓展訓練項目只是在籃球教學中起到輔助作用,是錦上添花,不要本末倒置,比如在教學運球技術,教師選取拓展項目要與運球相關,通過游戲提升學習興趣,通過體驗促使學生樂于練習,達到最終目的。
拓展訓練對于籃球技術的學習和練習以及技術提升具有極大地助力作用,但是拓展訓練不適用專項課教學,適用于普修和選修課,適用于技能主導類的同場對抗性項目,也適用于足球、排球等項目。
建議教師在熱身過程中采用破冰拓展訓練項目,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興趣,使他們肢體活動起來,對目標肌肉群進行科學的預熱,使之能夠達到準備活動的要求,經常用“信任人椅,反應追逐”“疾風勁草,緊密配合,輪轉運球”等。然后講解示范基本動作后劃分小組,在生生交流探索中科學合理運用拓展訓練,學生經歷體驗,分享體驗成果和經驗,教師這時候再統一催化指導,使學生技能獲得有效提升。
籃球課是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以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通過潤物無聲的教育教學,在立德樹人的視域下,結合本校高質量培養人才的根本任務,在籃球課程中有效融入拓展訓練。
在籃球教學中融入拓展項目,教師必須樹立現代化的體育觀念,把學生放在課堂正中央,堅持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以體驗式教學形式開展活動,活動內容由教師牽頭,學生參與設計,有助于學生突破自我,利于他們自我發展,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比如在籃球技能為主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成兩個小隊,拓展訓練形式是以賽促學習,而教師作為裁判,運動能力弱的和一些女生,可以分成兩組,組成啦啦隊,給各自的隊員加油助威,通過比賽形式的訓練,不但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更好的掌握運動技能知識,更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在賽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和反思,分享心得和經驗,謀求在籃球技能方面的有效突破和改進,達到以賽促成長的目的。
思想決定行為,所以要讓學生明確了解籃球課程融入拓展訓練的重要性,促使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才能使他們積極參與,進而養成科學的運動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思維,塑造健全人格,促進自身在職業、生活各個領域的發展。比如課前讓學生自行查閱資料籃球課上進行拓展訓練的相關項目、觀看視頻了解拓展訓練的意義、作用;上課伊始,通過選擇合適的破冰項目,創設模擬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符合的破冰內容和情景,快速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增強參與興趣,達到熱身目的;隨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拓展訓練使學生體驗,實踐所學的理論知識;最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完成練習。通過實踐教學有目的強化學生對籃球教學中融入拓展項目的認知和認同感。
為了在籃球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達到更好的效果,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分配每一個進程的時間,在50 分鐘的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素質練習20 分鐘,最后30 分鐘進行拓展訓練,科學合理的分配時間,使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有效提升,通過拓展訓練激發學生參與鍛煉和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精神和團結合作精神。
傳統的籃球教學中,技戰術講解都是通過教師枯燥的講解和示范動作等方法來完成,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打破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的使用,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和豐富性,使教學內容更加具有可視性,比如籃球技術動作的講解,傳統教學中教師一味的分解動作,然后通過演示加深學生印象,學生通過觀看去模仿,學習效率不高,而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教師通過視頻,分解動作,帶領學生反復觀看慢動作,邊看邊講解,邊示范,學生學起來輕松,最大化的提高了教學效率。
評價體系應該具有全面性、科學性和合理性,評價體系力求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從“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通過“平時成績+考勤+拓展訓練+學習態度”考核、身體素質考核、籃球專項技能考核等多個維度,對學生的評價力求做到公正、公平、全面、科學,重在通過評價提升學生體育素養和綜合素質。
總之,籃球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深入挖掘籃球課程育人元素,以籃球與拓展訓練融合為載體,發揮籃球精神,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為他們終身發展奠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