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也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在歷史長河中,梁山作為中國四大武術發源地之一,梁山武術自然具有極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中國武術發祥地之一的梁山,該地武術不僅展現本地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更能了解中國武術文化的多樣性,古代武術與兵器文化、歷史科技與經濟形態發展。但如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改革,外來文化侵占本土文化市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發展和開發受到極大限制,加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我國傳統體育文化也受到局限性弘揚和開發。為改變這一現狀,要確保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和傳承,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的開發力度。為此,對梁山武術歷史進行系統的縱向研究,對其現有情況進行全方位解讀進,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梁山武術的保護與傳承措施,并探索對梁山武術資源的開發,結合當地發展實況,合理發掘特有的非物質體育文化遺產資源,將其作用及價值利用最大化,促進當地發展。
科技生活日新月異,梁山地區人民的生活、生存方式也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來自西方國家的體育思想入侵我國傳統體育文化領域,一時將梁山地區的傳統武術逼入絕境?,F如今,梁山的一些武術拳種正處在瀕臨滅絕、甚至滅絕的風口。如此同時,映射梁山武術影子的相關活動也慢慢減少。2009 年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上對梁山子午門進行認定;全國武術協會主席秘書長就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發掘民間武術古典拳譜、古籍、兵器等文物問題,在會議上進行了《中國武術發展五年規劃(2016-2020)》討論。反映出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也高度重視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為梁山武術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增添力量。
梁山之所以成為反封建壓迫、行俠仗義的起義地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方圓八百里水泊”的險要地勢,梁山易守難攻,為農民軍起義提供了根據地。但在統治階級的殘暴鎮壓下,農民起義均以失敗告終。梁山起義雖為成功,但激起了梁山人民反壓迫的斗爭精神。梁山人民的愛國情懷也日益高漲,習武熱情也越來越高。“天道水滸,大義梁山”的豪情壯志,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梁山武術人。
梁山武術至今具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宋義祥在《梁山功夫》中將梁山武術的發展歷史進行了詳細描述,并對梁山拳種進行了細致講解。梁山武術門派繁多,其中梁山本地流傳至今的就有小洪拳、中洪拳、大洪拳、掌洪拳等,其他水滸武術門派更多,據資料記載,魯西南地區流傳的武術有水滸拳、大洪拳、梅花拳、文圣拳等拳種。梁山武術齊名于峨眉、少林和武當派別。
《梁山武術及其文化特征》一書描寫到,人物鮮明的個性得益于梁山地區獨一無二的自然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梁山武術簡介》則是將梁山武術起源介紹的更加詳盡,也對其中拳種流行地區進行闡述,文中重點介紹了燕青拳武術、二郎拳武術、子午門武術、掌洪拳武術等拳種。讓讀者對梁山武術有更深的認識。《水泊梁山與梁山武術》與前兩者都不同,該書主要向后人說明梁山地區武術拳種極多,但還有很多未被進一步挖掘,沒能被良好的繼承、保護與發展,李成銀倡導對一些拳種進行搶救性發掘與保護。
1.2.1 梁山武術代表豪邁仗義
我國幅員廣闊,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文明未間斷。農業文明下的“酒文化”開始繁榮發展?!按笸牒染?、大口吃肉”已成為梁山人民的待客之道。同時,自然環境的地域性決定了梁山人的豪爽、仗義的性格特征。“酒”成為人們聯絡感情及文人創作的物質寄托,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寫下關于“酒”的詩詞文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水滸傳》里因酒結緣的俠客壯士,全都體現著“酒”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水滸108 將集聚梁山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勇于反抗,水滸的大義精神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梁山人民,體現出梁山武術文化的豪邁仗義。
1.2.2 梁山武術代表謙遜禮讓
齊魯大地地域遼闊,文化底蘊深厚,對梁山地區有極其深遠影響?,F梁山地區隸屬今山東省濟寧市,濟寧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儒家文化對梁山地區影響深遠。儒家文化尊崇“仁”,重視倫理綱常,可從中國武術中看到這些思想的影子。具體表現在習武之人的尊師重道。習武之人在拜師學藝之前要接受師傅的“考驗”:一看“德”,二看“悟性”。“謙恭禮讓,以德服人”是武術界的統一共識,同時“武德”被推崇至第一位,發揮武術的教育作用?!氨Y”是武術的傳統禮節:左手在上稱呈掌狀、右手在下呈拳狀。左手講究拇指彎曲,其余四指伸直,將謙遜、勇猛表現得淋漓盡致。傳統武術文化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交融,正是在魯文化的影響下,梁山武術文化才能保持經久不衰[4]。
1.2.3 梁山武術的價值延伸
在當時處于封建黑暗統治的社會背景下,文學和藝術作品大量涌出,梁山由此進入大眾視野。《水滸傳》、《水泊梁山民間故事》、《吳用落第》、《水滸人物野史》、《水滸故地鄉俗憶舊》、《水滸英雄聚義圖》等作品展現了梁山好漢的豪情壯志和當地人民的辛苦勞作,盡顯梁山本地的風土人情,也充分展現了當時的精神面貌。藝術作品構圖幽默有趣,其中配的膾炙人口的詩詞也是絕妙,圖中不僅描繪了梁山人民做農活時的景象,還看到了做手工,展現鄉風鄉俗系列活動等,讓人感覺身歷其境。
關于梁山好漢人物為題材的小說在這之后也大量涌出,將歷史文化深厚的梁山武術文化充分展現出來。蔣先靈在《梁山的尚武風俗》中寫到,梁山作為梁山武術的發源地,同時作為中國武術四大發源地之一,武術文化在當地民眾心中根深蒂固。當地人民努力為梁山武術的發展傳承出貢獻,這積極推動中國武術事業的發展。李成銀對設立水滸武術文化生態保護區提出一系列建議,并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措施,梁山民間武術得到保護,地域武術文化的多樣性得到保障。劉富順,《水滸武術的繼承與發展》中穆瑞麗提到,梁山武術的發展與保護,離不開本地資金支持、教育宣傳和發揮社會各階層力量等。努力做到各方面、多層次的高效融合。
梁山武術及武術相關文化均被描述在上述的文學、藝術作品中,為日后的相關研究貢獻豐富的理論資源。
時代不斷進步,科技不斷發展,梁山一帶的百姓生活發展結構也因此發生改變,生存方式正在跟隨新時代的變化。外來的體育文化對梁山本地武術造成極大威脅。截止今日,部分梁山武術套路及拳種早已經不見蹤影,無法挖掘傳承。因保護力度較弱,傳承范圍較小,導致梁山地區的武術種類及相關活動日益減少。梁山武術及相關武術項目在飽受外來體育文化的環境下,應當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傾斜及基金支持,清掃阻礙梁山武術傳承發展的障礙,救梁山武術于瀕臨滅絕之惡勢,讓梁山武術為中國武術文化增光添彩。
社會各層面更加關注學生身體素質。但傳統體育的推廣與教學花費周期長,對師資專業性要求較高,在校園內難以普及,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來說相對困難,所以學校的體育活動以500 米跑、800 米跑、100 米跑、籃球等西方體育為主。校園武術傳統項目多以表演形式和簡單小套路出現,對傳承武術文化的程度有限,且隨著家庭對孩子興趣愛好的重視,俱樂部對西方體育文化的大力宣傳,傳統體育項目被重視程度越來越低。外來體育沖擊了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發展之路受到阻礙。
近些年來,梁山武術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沖擊,部分武校面臨著轉型和倒閉的現狀,現如今的武術學校更看重競技成績,許多優秀的武術拳種面臨著失傳的危機,梁山武術繼承者因生活壓力被迫放棄傳承,梁山武術失去了傳承價值;此外,梁山武術的傳承沒有實質性的載體,大多以口傳耳聞,面對復雜的武術套路和武術禮儀,不免對承襲方面出現偏頗。梁山武術拳種無法滿足時代變遷的要求,逐漸被時代洪流淹沒。梁山武術技藝傳承路被迫受阻,梁山武術發展之路受到嚴重阻礙。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中國傳統技藝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來小,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淡出大眾視野除此之外,地域性較強的傳統武術找不到合適的傳承人,悟性不強、人們更加追求功名利益及年輕人追求“潮流”導致傳承中斷,傳承地域武術的責任感日益降低。
綜合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期間,傳承人才十分匱乏,最終導致體育文化遺產的開發受到了極大局限。
梁山武術帶有極強地域性,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深入當地進行調查,充分“挖掘”梁山地區的民間武術,系統整合梁山武術流派及分派;準確掌握“非物遺”保護機制的方針政策,確保梁山地區武術文化得到良好保護與傳承,確保梁山武術文化所蘊含的內在價值、民俗文化價值、人文精神價值能被充分開發。相關機構科學分工,結合當地現狀制定一系列科學合理的保護措施,健全現有的保護政策,保證能對梁山武術文化價值進行高效整合,使梁山武術文化形成“一條龍”產業,讓該“非物遺”能夠持續發展。
中華武術文化博大精深,早年與武術相關的影視作品也大量涌出。《定軍山》是我國第一步電影,其中武術貫穿整部影片。李小龍的多部影視作品均以武術為主題,隨著影片在海內外的播放,中國功夫在海內外名聲大噪。此后,以武術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在改革開放前后遍地開花,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成為影視創做題材,梁山好漢在熒屏上被賦予有血有肉的形象,人們對梁山好漢形象有了更加直觀地了解,對梁山文化地了解也更加清楚。梁山文化要想更好的發展,就必須合理利用資源,創新宣傳途徑,轉變傳統觀念,利用網絡、多媒體加強對武術文化地宣傳,讓梁山武術文化走進大眾視野。同時,充分發揮教育作用,讓武術文化與宣傳教育融合,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自愿成為擁護傳統體育文化的一份子,用心感受傳統文化,體驗非遺的深厚底蘊,自覺的傳承并發揚傳統文化。
城市化水平及經濟建設正處于高度發展時期,梁山地區為緊跟時代發展腳步,加強對中國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視,對現有文化的傳承及保護成為首要任務。一方面,中國優秀體育文化是深厚民族底蘊的體現,作為社會主義新青年,我們應當擁有傳承發展非遺文化的意識,能夠對其所蘊含的內涵充分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中斷,勢必影響該遺產資源的傳承,成為當地旅游產業發展的阻礙。充分借助各平臺力量,推動梁山武術的開發、利用和研究,搭建水滸旅游文化平臺,突顯梁山武術特色文化優勢。因此,政府要給予政策傾斜,支持當地武術活動及相關項目的開展,讓梁山武術活起來,向當地人民及外來游客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武術的魅力。同時,促進教育與優秀傳統體育相結合,發揮教育“言傳身教”的作用,讓學校教育體系與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融合,確保學生在對體育技藝進行練習期間,能夠讓文化遺產更加規范,加大普及力度,為非物質體育文化資源的高效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傳統體育文化處于發展窘境,面對外來文化帶來的挑戰,我們應刻不容緩保護中國優秀傳統體育文化。體育文化資源的保護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民族凝聚力,還可讓該文化遺產得到宣揚,提升文化軟實力影響。當地政府要對本地非物質體育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及開發情況進行調查,結合當地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強化對非物質體育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當地政策丞需完善,建立一系列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保護機制,科學制定資源開發路徑;做到專事專辦,通過專門機構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進行宣傳,做到從根本上實現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的保護,使其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