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舉
(武漢大學 文學院/中國語情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2)
ChatGPT 的面世,無疑是近期驚艷世界的大事件。它引爆了人工智能領域新一輪的激烈賽跑。不僅ChatGPT 很快推出升級版,而且行業巨頭紛紛跟進,推出各自的系統。例如谷歌的Bard、科大訊飛星火、百度文心一言、華為的盤古模型、阿里通義、復旦火星、騰訊混元等等,不勝枚舉。這類以大語言模型為主要支撐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步走向應用,對人類語言生活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諸多方面都正在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也在挑戰人的語言能力,隨之也對現行的語言教育帶來挑戰。相關的許多問題值得深思,并亟需探尋相應對策。
ChatGPT 的基本依托是計算機和網絡。計算機和網絡與語言(包含文字,下同)的血肉聯系,是不爭的事實,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ChatGPT 與語言的不解之緣。它所具有的大語言模型性質就充分表明了這一點。不只如此,ChatGPT 又進一步深化了這種密切聯系。ChatGPT 作為大語言模型,從其依托基礎和構架設計,到內部運行機制和產出,無不與語言息息相關。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它運用語言技術來建構,并借助海量文本語料來學習、訓練和不斷改進,從一定意義上說,它本質上主要是進行語言成分組配規律的概率統計;
它利用自然語言與人實現交互;
它借助浩瀚的文本資源和強大的語言文字處理能力來組織回應內容,其基本機理是,自動學習文本數據中的語言模式和規律(主要是詞語共現規律、組配規則),并根據上下文信息,組合產出跟輸入文本相匹配的輸出文本,以回應使用者提出的各種需求;
它使用自然語言輸出自然、連貫、合乎一般邏輯的文本,以呈現回應結果;
它追求的最高目標是讓機器像人一樣自如地使用和理解自然語言;
……
由此可見,ChatGPT 如果離開了語言,將不復存在。
可以預見,ChatGPT 的逐步應用和進化,必將對跟語言相關的方方面面產生巨大的影響,乃至進一步改變語言的性質、功能和應用。事實上,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廣泛應用,語言已經被再賦能,并且在事實上被再定義。顯而易見的是,語言已經由人際交流工具,拓展為人機交流工具和機機交流工具;由現實空間使用,拓展到虛擬空間和虛實交融空間使用。由此帶來的是,語言在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場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當今的“語言”,已非昔比。其內涵和外延可簡示如下(圖1)。
正是由于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與語言的不解之緣,隨著這項技術的逐步成熟和應用、通用人工智能的來臨,人類的語言生活也將改變。主要表現是:
機器語言應用更加廣泛。隨著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斷改進和逐步成為公共基礎平臺,機器語言應用將日益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機器語言作品和機器話語與人的語言應用將高頻交互和深度交融,成為人類社會語言生活中的新景象。
語言使用場域更加廣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平臺化和廣泛應用,猶如給語言插上了新的翅膀,必將助推語言使用以新的面貌更加廣泛而深入地走進人類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不僅應用于現實空間,而且應用于虛擬空間和虛實交融空間。語言的功用更加增強,其社會價值也進一步提升。
文秘事務有了智慧代理。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突出優勢,就是幾乎能夠處理任何跟語言相關的一般性事務。無論是應用文書撰寫、一般秘書事務處理、文字編輯、廣告等設計,還是文學創作、語言翻譯等,都可隨時交給ChatGPT 等辦理,從而使人從繁雜的文案中解放出來。
語言學習乃至任何知識獲取和書籍閱讀更加智能化、更加高效率。在線智能化學習、閱讀和咨詢將大行其道,可充分享受定制化、個性化的一對一學習和知識咨詢及問題解答等。智慧教育必將隨之興旺。
語言信息分析能力增強。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各種信息呈爆炸式增長,人處理浩瀚語言文字信息資源的任務日益艱巨,而ChatGPT 則為人高效而深入地分析語言文字信息資源,提供了強大的工具,大大增強了人分析和利用語言文字信息資源的能力。
跨語言交流更加便捷。有消息稱,ChatGPT 已能處理100 多種語言,可為跨語言交流提供強大的平臺和工具,使跨語言交流和多語應用更加高效便利。
語言產業迎來新契機。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基礎平臺和廣域工具的性質和功能,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可利用其平臺和工具,提升傳統語言產業效能,開發語言產業新領域、新業態。
語言服務更加智能便捷高效。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促進語言服務的轉型升級,在語言服務的體系化、多樣化、個性化、精準化、智能化、可及性等方面大有作為,可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語言服務體驗。
語言學術有了更強大的工具和手段。利用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協助科研活動,可在文獻的窮盡搜羅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全面獲悉、各種相關信息的整理和分析、疑難問題探討、文本撰寫等方面提質增效。
語言信息真偽識別更加困難。由于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回應,都是基于它可獲取的現有語言信息資源,其真偽未知,也難以了解其具體語境,因此使得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獲得的文本信息,難辨真偽,使用風險大。這是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ChatGPT 與語言的不解之緣及其對機器語言能力的快速提升、對人類語言生活的改變,無疑對人的語言能力帶來挑戰。
要應對智能機器對人的語言能力的挑戰,有必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其一,在基本的語言能力層面“挖潛提能”。即挖掘人的語言潛能,強化和發展機器難以超越的語言能力。語言能力的基本要素,一般認為包括“聽”“說”“讀”“寫”,也有人增加“譯”。此外,“思”,即運用語言進行思維,也應該是語言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由于信息化的發展和機器語言能力的提升,在“人機共生”社會環境下,這些語言能力要素的內涵和外延,都在發生變化;生活和工作對人的語言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為了適應未來生活,人必須努力強化自己的基礎語言能力,尤其要努力強化和培養機器難以超越的語言能力。其中增強“思”的能力當是主要方面,即不斷提升運用語言進行思維認知的能力、相應的知識生產能力和創意能力,以保障在與機器的共處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其二,培育拓展新的語言能力。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促使社會的數智化程度不斷加深,“人機共生”社會撲面而來。在新的社會環境中,智能機器正在成為社會角色,主客二元社會結構在改變,人-類人機器-物三元鼎立正成為社會新形態,人對機器的依賴程度在加深,因此學會與類人機器共處協同,將是人迎接未來的必備能力。與此相應,也需要有關的語言能力隨之跟進。主要有如下方面:與機器交流互動的能力;甄別和利用機器語言信息的能力;發展“機器語言能力”的能力;掌控“機器語言倫理及安全風險”的能力;創新大語言模型的領域化和個性化應用的能力等等。
以上只是主要就個人語言能力而言的,那么,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國家語言能力有哪些挑戰?國家語言能力建設需要怎樣應對相關挑戰?這也是需要研究的重大現實課題,我們將另做討論。
從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與語言的不解之緣、ChatGPT 等對語言生活的改變和對語言能力的挑戰可以看出,培養人適應“人機共生社會”生存和發展的語言能力,已經迫在眉睫。這自然也對當今的語言教育從理念、目標,到內容、方式和手段都提出了挑戰。
然而,相對于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而言,語言教育相對滯后,與語言生活變革和語言需求形成巨大反差。語言和語言教育未能得到相關方面的重視,社會的語言意識也普遍淡薄。舉例來說,風靡全球的STEM教育(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宣稱其核心理念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人全面發展、提升人的全球競爭力,然而未將語言納入其中。后來又增加了藝術(Arts),擴展為STEAM 教育,也無語言身影。其實,語言是人的基礎素養、核心能力、全面發展的必備要素。人的語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人的綜合素養和全面發展能力,理應納入人的核心素養教育之中。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語言教育七零八落,沒有形成各學段有機銜接的語言教育體系。就連在中小學的語文教育中語言也被輕視,語言知識講授和語言能力訓練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有時幾乎“無語”。有限的語言教學實踐中,教育理念和內容也普遍陳舊,大多偏重于一般性語言知識,缺乏與時俱進的語言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更遑論適應數智化社會需要的語言教育了。因此,為了順應數智化社會發展,提高國民語言素質和國家語言能力,必須改革語言教育。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著力:
轉變語言教育觀念。著眼數智化社會的各種語言需求,更新語言觀、語言能力觀和語言教育理念。
重構語言教育體系。改變語言教育支離破碎狀況,從全面培養人的語言素質和能力的需要出發,構建目標明確、分段實施、有機銜接、完備高效、適應未來的語言教育體系。
調整語言教育目標。改變語言知識教育取向,以培養人適應“人機共生社會”的綜合語言素質和語言能力為核心追求。
更新語言教育內容。著眼語言功能的新拓展和“人機共生社會”對人的語言能力的新要求,把機器語言教育和人機交流能力等納入語言教育內容之中。
革新語言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新的科技手段,不斷改進語言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語言教育效率和質量。
總之,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對人的語言能力和語言教育的挑戰是顯而易見的、全面而深刻的??梢灶A言,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改進升級,其影響的廣度和深度還會提升。我們必須積極應對,充分享用其利、智避其害,增強自我生存和發展的能力,自信自如地融入“人機共生社會”,更加“詩意地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