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就業形勢普遍嚴峻的大環境下,本科生們都將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很多專業在畢業生和家長口中,甚至成了“畢業即失業”的代名詞,因此,在大多數家長心中,大專生在就業市場上就顯得更加被動和處于不利的位置。其實現實情況也不盡然,學歷雖然是就業門檻之一,但大專生就業又有其特殊性。本期我們就從大專生就業的劣勢和特殊性及優勢來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看,大專生在就業時面臨的劣勢有哪些:
1.國考專科可報考崗位極少,與本科相比,甚至只有本科招錄崗位的1%
202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中顯示,共招錄37100人,17655個職位,專科共計招錄272人,較去年縮招182人,減幅40%。
2.用人單位對專科學歷接受度較低
在求職過程中,學歷常常被HR用于初篩,求職者的學歷往往是首先被關注的條件之一。一些企業將初篩門檻設置為本科,使大專畢業生們不得不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找到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變得更加不易。
3.專升本的門檻變得更高
因為各種限制政策,大部分二本和部分民辦大學已經停止招收專升本的學生,這意味著專升本的入學口徑越來越窄了,學生尋求到升學機會的門檻已經變得越來越高。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專科生就業的優勢和特殊性:
1.國家政策保障
近幾年大專生面對如此困難的挑戰,國家也十分關注。教育部出臺了很多的福利政策,這其中就明確了企事業單位在招聘時,不能將錄取條件限制為“本科學歷以上”、“全日制院校畢業”等,這些限制條件被取消之后,也讓大專生得到了相對公平競爭的機會。
2.大專專業設置更加與就業相結合,很多應用性極強的專業可供考生選擇
大專中有很多應用性極強的專業,因其對應社會崗位缺口一直很大,因此就業率非常高,比如鐵道工程技術專業、高鐵維修技術類專業、高鐵服務類專業、汽車服務專業、康復治療類專業、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城市軌道交通服務類專業、設備維修維護類專業等。甚至在西北一所職業學校,一屆學生在沒畢業時,就被北京大興機場全員簽約。像這樣一些緊缺專業在畢業之前,就被用人單位早早預定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大專生的未來道路上一方面存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但另一方面因其專業設置的特殊性,同樣也有優勢和機遇。關鍵在于個人是否具備足夠的毅力和恒心去克服困難,并積極把握機會。通過不斷努力進取,大專生可以實現輕松就業、就業和提升并行,未來在職場中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