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青
(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上海 200052)
疫情三年,影視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與動輒投入幾個億拍部影視劇作品的時代相比,資本進入冷靜期,頭部影視劇公司苦苦支撐,許多中小型影視公司舉步維艱,甚至倒閉關門。影視行業各大節展多有討論“寒冬什么時候會過去”的話題。現如今的影視行業已到了無大量熱錢注入的時代。而另一方面,影視劇市場也在不斷變化中。隨著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加速,短視頻市場飛速發展。網絡微短劇一躍成為各大平臺競相角逐的內容賽道,優酷、愛奇藝、騰訊、芒果TV等長視頻平臺進軍微短劇領域,搶占微短劇賽道;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同樣蓄力微短劇版塊。其中抖音啟動“新番計劃”,快手啟動“星芒計劃”,依托自身短視頻的屬性,賦能微短劇創作。現如今的網絡微短劇市場可謂群英薈萃,生產成本低,制作周期短,變現快,強情節、高反轉,利用大眾碎片化時間觀劇等諸多特點,助其成為影視市場的新寵兒。
其實早在2013年,BAT平臺便試水了網絡微短劇市場。2013年8月6日優酷和萬合天宜合作的《萬萬沒想到》,由易振興導演、白客、劉循子墨、孔連順主演。每集5分鐘,共15集。該劇被認為是優酷平臺首次試水微短劇市場。2018年愛奇藝首次試水豎屏劇《生活對我下手了》,青春爆笑的風格,每集3-4分鐘泡面番的時長,使得受眾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里開懷一笑進而引起反思。同時期,騰訊視頻出品了《我的男友力姐姐》,騰訊站內反響平平。1.0時代的網絡微短劇在影視行業追求“大IP、大制作、大卡司的年代”進展緩慢。
我國廣電總局在2020年發布了一條規定,將時長短于10分鐘的網絡影視劇納入微短劇監管范疇,這一則規定可以說讓網絡微短劇正式獲得了官方認證。2022年下半年,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再次對網絡微短劇的時長界定進行修訂,至此單集網絡微短劇的報審時長由10分鐘以內拓寬到20分鐘以內。
2020年微短劇萌芽蓄力,內容主要以甜寵、穿越、古裝、仙俠為主。制作成本大多集中在單集幾十萬,每集時長大約在5分鐘左右。彼時的網絡微短劇市場仍較為下沉,為了節約成本,片方通常選擇幾部微短劇套拍,晝夜趕工,縮短拍攝天數。演員碼盤時片方會考慮藝術院校的學生,成本低,形象氣質佳。拍攝器材、服裝道具、場景布置等方面也是能省則省。一些抱著“先吃螃蟹”心態的小公司試水網絡微短劇,在2020年剛剛萌芽的網絡微短劇賽道小賺一筆。
2021年微短劇逐漸走入正規化,類型更加多元化,制作精良度也在逐步提升。2021年10月9日,由李明源、杜雨宸主演的古裝輕喜微短劇《公子何時休》,講述了游戲測評員禹欣歡在VR游戲里被逼催婚,與戶部侍郎公子羽先婚后愛的故事。該劇一經上線便廣受好評,優酷歷史最高熱度達8789,成為優酷2021年度網絡微短劇賽道的爆款劇。騰訊視頻推出《大媽的世界》,聚焦中老年群體,展現了以王于田和楊得馥為代表的兩位大媽豐富多彩又啼笑皆非的晚年生活。該劇的播出,使得網絡微短劇的類型不再局限于甜寵、仙俠等賽道,向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開始思考,網絡微短劇市場需要什么類型的作品,網絡微短劇會否成為影視行業的下一個風口;與此同時,芒果TV上線“大芒計劃”,開辟穿越、寵愛、爆款小說等不同短劇賽道端口,挖掘培養優秀制作人和制作團隊。2021年的網絡微短劇市場穩步發展,更多的影視劇中小企業選擇入局、探索這一新興的影視業態,影視大廠則加入觀望的隊列。
2022年微短劇進入井噴時代,優酷、騰訊、芒果TV、抖音、快手在網絡微短劇領域發力,一向注重內容品質的愛奇藝也于2022年11月宣布正式入局網絡微短劇賽道。《公子何時休2》成為其試水網絡微短劇賽道的口碑劇。2022年上半年,在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申請規劃備案的微短劇,有1789部,總集數41688集,占總體制作備案部數的62.6%,總體制作備案集數的60.2%。[1]2022全年共播出微短劇957部,較2021年的601部,實現了59.2%的漲幅。微短劇整體市場規模大幅上漲。短視頻平臺中,抖音憑借353部微短劇上新量位列2022年各平臺之首,快手及其他小眾視頻平臺亦在加大微短劇投入。[2]
2022年長短視頻平臺競相逐鹿網絡微短劇賽道,助力網絡微短劇朝著品質化、精品化、多元化方向發展,產生了許多優質作品。騰訊出品古裝輕喜劇《拜托了!別寵我》系列,斬獲3000多萬分賬金額;芒果TV攜手上海無糖文化出品古裝武俠劇《念念無名》、古裝懸疑劇《虛顏》,成為網絡微短劇的出圈之作。優酷牽手大唐之星出品民國愛情劇《千金丫環》,上線45天,分賬票房破千萬。為了助力網絡微短劇的蓬勃發展,各平臺還發布了一系列激勵計劃,優酷的“扶搖計劃”,為劇方和項目搭建IP開發橋梁;騰訊發布“火星計劃”,多維度助力創作者;芒果TV強化“大芒計劃”,聯合小說平臺,專注內容生產,培養制作團隊;抖音推出“劇有引力計劃”,扶持新人,激勵創作者;快手發布“星芒計劃”,降低門檻壯大創作團隊,幫助創作者穩定收益。
2022年的網絡微短劇市場已不再是中小企業創作的天地,檸萌影業、完美世界、靈河文化等行業主流公司也紛紛降維出擊,嘗試這一新業態。網絡微短劇的快速增長讓許多企業在影視寒冬里看到了希望,也為無戲可拍的影視勞動力尋找到更多就業點。但不可否認,大量網絡微短劇的制作和生產,使得微短劇的賽道快速進入“紅海”時代,如何實現網絡微短劇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從業者們亟待思考與解決的重要問題。
2022年,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上海無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憑借《念念無名》《別對姐姐撒野》《虛顏》三部劇快速奠定了其在網絡微短劇賽道的高品質地位。2023年3月30日,無糖文化攜手騰訊視頻又推出民國愛情懸疑劇《招惹》,分賬1600萬,成為騰訊視頻2023年以來分賬與熱度最高的微短劇。該劇仍由《念念無名》《別對姐姐撒野》《虛顏》的導演曾慶杰執導,李沐宸、趙弈欽領銜主演。該劇改編自中文在線同名小說,講述頭牌歌女與富商少爺相愛相殺、相互救贖的懸疑愛情故事。一年四部制作精良的網絡微短劇,一家不足10人的小公司卻撼動了整個網絡微短劇市場。分析借鑒無糖文化在網絡微短劇市場的成功經驗,筆者認為,精品創作、精良制作、精細宣發是生產網絡微短劇不變的堅守,也是發展網絡微短劇,走創新之路,需要著重發力的三個方面。
網絡微短劇篇幅“微小”,不代表內容也“微小”,在內容創意上如何精準化定位受眾群體,如何做受眾喜愛的微短劇是從業人員該不斷學習和提升之處。網絡微短劇的市場經歷了粗獷的“小作坊”制作階段,也走過了眾人參與的“井噴”時代。這個賽道已不再是“藍海”一片。如《招惹》《夜色傾心》《拜托了!別寵我》等網絡微短劇賽道的贏家不過是鳳毛麟角。這個行業仍有許多網絡微短劇無法播出,甚至連上線備案都拿不到,大多數網絡微短劇成為陪跑者。
美國著名劇作家麥基曾在他的《故事》一書中提到:“好故事”就是值得講且世人也愿意聽的東西。[3]近幾年,網絡微短劇賽道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往往一個類型取得成果后,市場上會出現大量雷同的本子,批量化生產。《念念無名》出品后,市場上多了許多“古裝版史密斯夫婦”的劇本,競相模仿,試圖再復刻一個同類型爆款出來,效果差強人意。好的故事,首當其沖應避免同質化的追逐,打動人心的作品絕不是簡單的復刻。網絡微短劇的賽道不缺參與者,但缺精品。碎片化的時代中,我們需要《人世間》《破曉東方》《大江大河》等品質大劇,但同樣我們也需要小而精、小而美的輕體量品質化作品。在進行網絡微短劇創作的過程中,筆者認為創作者應始終將品質放在首位,關注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網絡微短劇的現實關照意義。
一道菜是否美味,從食材選拔、調料使用到烹飪技巧、放置時間,每一道工序都不可忽視。一部劇亦如此。除了內容的選拔外,制作的精良同樣重要。有些好的IP、好的本子,因沒有優秀的導演和演員,專業的制作團隊加持,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影視作品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各個環節缺一不可。
移動互聯網的另一個影響,是把人們的完整時間切割成碎片時間,越來越多的用戶體會到,當移動終端在身邊時,他們的注意力會被不斷分散。[4]數字化、信息化已與我們的生活不可分割。手機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由于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人們已習慣利用碎片化時間看劇,這使得人們往往會被其余事情干擾,無法如影院觀影般沉浸式觀看劇集,因此快速吸引注意力,持續留存觀看者,增加有效時長變得尤為重要。快節奏、強情節、高反轉更加符合當代影視劇受眾尤其是年輕受眾的觀看習慣。在浮躁忙碌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想要留住受眾沉浸式看劇,除了優質的內容引人入勝外,精良的制作也尤為重要。好的制作是對文本最好的二度創作。與版權劇、定制劇時常制作成本大幾千萬,上億元不同,低成本的投入注定了大多數網絡微短劇與大咖無緣。但不難發現,精良的網絡微短劇在演員的選擇上下了很多巧思。2021年播出的網絡微短劇《公子何時休》選擇了曾經在《香蜜沉沉燼如霜》中有出色表演的鄺露仙子杜雨宸擔任女主,而男主則選擇了出演過《如此可愛的我們》陳最的李明源。兩位主角在長劇中的表演可圈可點,自身帶有一定粉絲量。這也為網絡微短劇的宣傳和發行奠定了一定基礎。
同樣,優質的網絡微短劇也捧起了一批演員。《念念無明》的男主楊澤原本雖出演過多部影視劇作品,但觀眾熟識度不高。2022年上半年《念念無明》的出圈,成就了無糖文化,同樣成就了男主楊澤,其敬業的態度,精湛的演技在好的劇本、好的團隊的加持下凸顯出來。而優酷的《別跟姐姐撒野》、騰訊的《三生緣起是清歡》《夫君請自重》等多部優質網絡微短劇也讓楊澤2022年成為網絡微短劇賽道各家片方喜歡的男主人選之一,同時,助力其拿下多部網絡長劇的主演約。
好的細節可使觀眾眼睛一亮,為戲增加畫龍點睛的生氣。[5]縱觀近幾年網絡微短劇市場,井噴發展的同時,優秀作品也越發制作精良、嚴控創作中的每個細節。以《招惹》為例,開篇以精致的畫面和接地氣的劇情設置,快速吸引受眾觀劇,開篇看似“小媽文學”,實則是青梅竹馬雙向奔赴的愛情故事。《招惹》的第一集足足有18分鐘之長,突破了原來10分鐘以內微短劇的敘事模式,足夠的時長,在高強度的反轉中,使得內容的講述極富戲劇張力,成功抓住觀眾觀劇爽點。劇中雨夜滑跪抱、薄紗曖昧、英雄救美后的公主抱、徒手擋熱茶等設計,每一幀都可見導演拍攝時的精心構想,對細節的嚴格把控,畫面唯美不突兀。再例如騰訊的網絡微短劇《三生緣起是清歡》,古裝仙俠虐愛題材,制作精良,劇情凄美。由楊澤、林妍柔主演。以往提起古裝仙俠劇,印象中都是大制作,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宸汐緣》《長月燼明》《玉骨遙》等。《三生緣起是清歡》作為一部小成本網絡微短劇,在制作經費上完全無法和大劇相比,可從2022年底播出以來,分賬表現不俗。這不得不歸功于劇情設置、演員碼盤和制作上每個細節的精打細算,追求精良。
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網絡微短劇的宣發工作同樣至關重要。筆者認為網絡微短劇的宣發工作可前置至選題時期。從題材選擇階段,宣傳團隊可搜集市場上的熱點話題、受眾觀劇流行趨勢,做大量的市場分析,與策劃團隊一起開發項目內容。發行團隊可與新媒體平臺溝通聯絡,了解平臺訴求,市場情況,及時為項目選題的開發掃清政策化、同質化等多方障礙;在劇本創作階段,宣傳團隊可與編劇溝通預先埋下多個宣傳點。發行團隊需時刻關注新媒體平臺網絡微短劇的播出情況,勤與新媒體平臺對接聯絡;拍攝制作階段,宣傳團隊應深入劇組,做好拍攝期宣傳工作,為上線期宣傳積累足夠的物料儲備,而發行團隊則應與新媒體平臺保持緊密聯系,定期與平臺溝通項目拍攝及預發行情況;上線階段集中宣傳,發行和宣傳團隊應做好對內通力合作,對外與平臺對接的工作。網絡微短劇從創意到拍攝、后期再到上線,時間短,運轉快。宣傳和發行團隊應全程參與,協助做好選題和內容的把控工作,了解項目全程,為宣傳和發行工作有效積累、持續發力。
綜上所述,我國網絡微短劇從2020年興起,經歷了從無到有、由繁榮發展到井噴紅海的階段。網絡微短劇的賽道越來越呼吁優秀的作品。精品創作、精良制作、精細宣發是推進網絡微短劇向品質化、精品化發展的重點要素。在未來的創作生產中,廣大從業者應該追逐品質化生產,探索創新引領之路,不懈努力,堅持內容為王,推動網絡微短劇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