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磊 郭 穎
(長春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 )
學前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當中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2022年9月,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和小學入學適用教育全面鋪開,“幼有所育”向“幼有優育”邁出新步伐。要支持幼兒園教師與時俱進,做具備復合型知識結構的新時代教師;幼兒園教師的培養模式需要進行優化以及創新,同時需要建設更加完善的幼兒園教師培養課程,建立完善的教師職業素養標準體系,建立健全學前教育教研指導網絡以及園本教研制度,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以及創新能力;確保多渠道保障培養培訓全覆蓋[1]。幼兒音樂教育是其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提升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幼兒園音樂教師更是扮演著幼兒啟蒙的重要角色。201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需要為幼兒園教師建立較為完善的入職制度,對即將入職的幼兒園教師進行嚴格的把關,同時《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中也規定了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的標準,除此之外,《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為幼兒進行藝術教學能夠幫助其進行美育,有利于幼兒藝術審美能力的提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在教授幼兒時需要讓其能夠感受以及欣賞藝術作品,同時需要鼓勵幼兒表現以及創作藝術作品。這些文件的出臺要求幼兒園教師有較高的音樂綜合能力,需要對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進行深入的改革,提高音樂教學的水平以及質量,培養出合格且高質量的幼兒園音樂教師。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家長以及學校開始注重孩子的教育,很多學校也已經轉變了傳統的教育理念,目前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通過對幼兒教師進行音樂教育,能夠提高其人格素養以及音樂教育素質等[2]。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音樂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當中占據了較為重要的地位,其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發展以及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音樂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據了較為重要的部分,若想幼兒教育進行長期且穩定的發展,需要幼教教師有良好的專業素養[3]。幼教教師的職業素養涵蓋了教育學、音樂學和心理學等多個方面的知識。在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學生要想在學前教育行業中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就必須具備更為全面的素質和能力。音樂課程時學前教育專業中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其也是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在音樂課程中,學生將學習音樂知識、歌曲和舞蹈等技能,掌握基本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學生在課程中學到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將對他們日后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擁有扎實的音樂素養和教學經驗的學生,不僅在就業中更具競爭力,而且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能夠更好地滿足幼兒園的需求,從而更快地適應教學工作。因此,學生應該重視音樂課程的學習,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
音樂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學前教育的目的是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4]。通過音樂教育,幼兒可以開發他們的感官、情感和認知能力。例如,幼兒在學習音樂課程時,會進行唱歌以及跳舞等學習,通過此種學習能夠有效地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及協調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此外,音樂課程還可以促進幼兒的社交能力。在音樂課程中,幼兒可以與其他幼兒一起合作,共同完成音樂活動。這樣的互動可以讓幼兒更好地理解集體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社交技能和團隊合作精神。
總之,需要重視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通過學習音樂課程,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和教學能力,更好地適應幼兒園教育工作,同時也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因此,學生應該重視音樂課程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和教學能力,為未來的教育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音樂教學能夠提高其音樂素養,同時能夠幫助其能力發展。因此,深入調查和分析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了解其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對于優化音樂教學提供改進方向至關重要。
1.音樂課程目標設置定位不明確
幼兒教師需要具有良好的音樂基礎知識以及良好的技能知識,這樣其才能夠更好地表達出音樂的內涵,但是目前很多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課程的目標中并沒有體現出這一點。音樂技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綜合性的專業技能,比如學生在學習兒歌即興彈唱技能時,其需要學習聲樂、鋼琴、音樂素養等,但專業技能在幼兒教師的培養方案以及培養目標中占據的比例較小[5]。培養目標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對其技能知識的培養卻有所忽略。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較為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其卻不能很好的應用這些理論知識,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些學校不僅音樂課程目標的定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其在對學生進行音樂基礎理論知識教學時也只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修養以及藝術審美能力,而忽略了其他基礎知識的教學。
2.學生音樂學習興趣低,基礎參差不齊
學生音樂學習現狀也是需要深入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學前教育專業在錄取學生時,并未評測以及考核學生的音樂知識,這樣會導致不同學生之間的音樂知識基礎不同,有些學生之前進行過音樂教學其會具有豐富的音樂專業知識,但是有些學生之前并未接受過音樂教學,其對于音樂專業知識方面有所缺乏,而且每個學生的音樂素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6],對于該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與所學課程的認知處于較低的狀況。所以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普遍較低,音樂學習水平也較為參差不齊。許多學生對音樂學習缺乏熱情,音樂活動的參與度不高,教師在教授學生音樂課程時為了其能夠打好基礎,會從頭開始教起,而課程內容較為枯燥,學生不愿意繼續學習課程內容,會對教學進度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有些課程較為困難,比如樂理以及鋼琴,學生在學習這兩門課程時會非常的吃力,甚至有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其甚至不能完全看懂簡單的五線譜,這將會對音樂教學的效果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3.音樂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較為單一
音樂教師所設置的教學內容也會影響音樂教學的質量。目前,學校所設置的音樂課程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基礎音樂理論與兒歌彈唱方面,而缺乏對音樂綜合素養和音樂文化的全面培養。音樂教學內容偏重技能的訓練,而對音樂情感、審美素養和創造力等方面培養相對忽視。這使學生較難建立對音樂的整體而深入的認識,也不利于他們音樂素養的全面發展。
4.評價體系單一,無法全面考核學生音樂素養
當前音樂教育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評價體系相對單一。目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的評價方式主要依靠考試、測驗和部分音樂活動來進行,而較少采用觀察與訪談等方式對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能力進行全面評估。這種評價方式不僅無法真正全面地反映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能力的發展狀況,也不能為音樂教師提供一個較為全面和權威的學生評估工具,對教學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除此之外,音樂教學在進行教學實踐時仍然存在著其他的一些問題,例如教材資源缺乏、教學手段單一等。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音樂素養的提升,這些問題會制約著音樂教育的發展和進步。總之,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探討,以期為音樂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更加全面、科學、有效的建議和措施。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困難。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應勇敢地面對這些問題,從中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并解決,使其成為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動力。本文將詳細討論如何通過改變課程目標設置定位、優化音樂課程結構劃分、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及注重音樂課程的評估和反饋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教學效果。
1.改變課程目標設置定位
藝術教育和學前教育彼此促進、相輔相成。音樂教育要結合學前教育及幼兒園需求制訂分年級、分階段的教育目標[7]。改變課程目標設置定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音樂的文化和人文價值,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之間的關聯。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幼兒園培養教師,幼兒教師需要幫助提高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音樂課程不只是一門藝術體驗和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一種技能的傳授。在之前的音樂教學中,忽視了學生音樂技能的教授與訓練和音樂的美育作用。因此,教師需要設置合理的課程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和文化素養與技能的結合。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開設音樂美學課程及音樂史學類課程,讓學生能夠領略到音樂的多樣性和文化背景。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音樂的文化和人文價值,并且能夠更好地將其與技能技巧進行關聯,從而形成全面的知識體系。
2.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首先需要為學生講授音樂相關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之后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當中,讓其進行自主練習。對于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選擇適合學生特點和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比如,在學前教育階段,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如故事、唱歌、舞蹈等,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同時,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如音樂視頻、音頻等,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記憶力。此外,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動性強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優化音樂課程結構劃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并且能夠更好地將其應用到實踐中去。在課程結構的劃分上,教育工作者應該注重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如音樂的基本元素、音樂的基本符號和譜表等。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表現以及創造音樂,如聲音的發聲、旋律的創作等。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并且能夠更好地將其應用到實踐中去,從而提高音樂學習的實用性和效果。
3.注重師生的評估和反饋
注重音樂課程的評估和反饋,通過評估以及反饋的結果教師能夠了解以及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定期測試、作業評估、學生自評、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評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之后根據學生的評估結果,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此外制定一套專業系統的音樂教育師資培訓機制和規范,使得音樂教育師資隊伍難以得到持續有效的提高和完善。建立并不斷優化音樂教育師資培訓制度,加強對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訓,能夠幫助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改變課程目標設置定位、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及注重音樂課程的評估和反饋等多種方式,提高音樂課程的教學效果,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以及理解音樂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幫助其未來更好的發展。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現狀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課程內容單一、缺乏趣味性、實踐性不夠、評價和反思機制不夠完善等。為了改進這些問題,應該加強課程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增加音樂創造和表現機會,建立完善的課程評價和反思機制,加強家校合作等。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改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關注,包括學校、教師、家長、社會組織等各方面的力量。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改進還需要更多的實踐和探索。可以進一步研究各種不同形式的音樂教育模式,探討如何更好地將音樂教學與幼兒的學習興趣等結合在一起,從而可以促進幼兒更加綜合全面的發展。同時,還可以從國際比較的角度出發,探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幼兒音樂教育經驗和成功案例,借鑒其優點和經驗,促進我國幼兒音樂教育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