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是上海百強排名靠前的企業排名發生較大變化。上海百強前10名排名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寶武、上汽集團和中國太保排名不變,分別排名第1、第2、第6名。中遠海運排名第3名,比上年上升1位;交通銀行排名第4名,比上年上升1位;上海萬科排名第5名,比上年上升2位;中建八局排名第8名,比上年上升1位。綠地控股排名下降4位,浦發銀行排名下降1位。
此外,不少新興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較快,在上海百強企業榜上的排名提升較快。拼多多排名第21名,比上年上升3位;華勤技術排名第24名,比上年上升5位;中芯國際排名第41名,比上年上升9位。
二是千億元級別的企業數量有進有出。上海百強有23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比去年增加1家,其中,蘇商建設、德龍鋼鐵和拼多多首次進入千億元級。
答:上海新興產業百強2022年企業經營業績的顯著特點用“高增長”來概括比較恰當。
一是主要經營指標全部實現了高增長。新興產業百強的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納稅總額、研發費用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員工人數增長率也接近10%,這些經營指標的增長速度都明顯超過其他百強企業榜的增速。
二是經濟效益指標高增長。新興產業百強經濟效益指標表現突出,凈利潤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到1016.6億元,增加387.9億元,增長率高達56.99%;納稅總額達到328.0億元,增加43.1億元,增長率達到15.13%;利稅總額達到1396.4億元,增長率達到44.64%。
新興產業的高增長推動新興產業百強平均經營規模繼續擴大,100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和資產總額平均規模分別達到約159億元和284億元,其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有25家,營收千億元級的有3家;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的有9家。這些新興產業企業已經成為上海百強發展的重要力量。
答:上海新興產業百強中營業收入排名前三的是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產業、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都超過了1000億元;凈利潤排名前三的是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產業,凈利潤都超過100億元。
其中,信息技術產業企業無論從上榜企業數量還是經營規模、經營業績來看都是新興產業百強中表現突出的產業大類。2022年,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萬億元,增長14.72%;凈利潤超過600億元,增長率高達302%;資產、納稅總額、研發費用指標增速都明顯超過新興產業百強的平均水平。信息技術產業企業的亮麗表現拉動了新興產業百強整體經營業績的走高。
信息技術企業中的電商企業的企業規模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其中,美團、拼多多、歐冶云商、上海鋼聯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信息技術制造企業中的集成電路企業的發展最為亮麗。行業內技術先進、市場份額高的標桿企業中芯國際、中微半導體等在2022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站上新的高點,進一步確立了行業地位;華勤技術作為智能終端代工行業的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答:上海百強中的電商企業近年來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已經成為百強最具經營活力、經營實力快速增強的企業群體。今年,上海百強有9家電商企業上榜,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265.2億元,增加904.5億元,增長率20.74%;凈利潤由上年虧損73.2億元轉為盈利356.8億元,成為支撐上海百強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上榜的電商企業中有6家企業是電商細分行業中的頭部企業,它們分別是:美團(生活服務電商)、拼多多(拼團購物電商)、上海鋼聯(鋼貿電商)、攜程(旅游電商)、東方財富(金融信息和券商電商)、上海識裝(即“得物”,潮品銷售先鑒別再發貨電商)。這些企業均以爆發式速度成長,美團僅用6年時間將營業收入從130億元提升到2200億元,拼多多僅用4年時間將營業收入從130億元提升到1300億元。這些頭部電商的凈利潤也進入了釋放階段。拼多多凈利潤達到315.4億元,增加237.7億元,增長率305.96%;美團2022年實現大幅減虧,2023年進入盈利模式,中報顯示凈利潤已超過80億元;攜程2022年營業收入筑底成功,凈利潤指標扭虧轉盈,達到13.7億元。
按照目前發展趨勢,上海百強電商企業整體將進入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雙較快發展的新階段,是上海百強企業經營業績增長的一個重要支點。
答:今天發布的各張百強企業榜中有許多民營新興產業企業上榜,上榜企業數量比上年有明顯增加,企業經營業績增速都明顯超過了各張百強榜的平均水平,成為百強企業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新興產業百強是民營企業數量最集中的一張榜單。上榜的民營企業有73家,經營業績表現亮麗,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納稅總額、研發費用和員工人數七大指標全部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經濟效益指標表現更加突出。這73家企業實現凈利潤691.9億元,增加額391.7億元,增長率達到130.48%;納稅總額219.4億元,增加額31.0億元,增長率達到16.43%;利稅總額911.3億元,增加額422.7億元,增長率86.49%,這三大收益指標增速都明顯超過上海百強和新興產業百強的平均水平。
73家民營新興產業企業中,美團、拼多多等電商企業均是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華勤技術、韋爾股份、中微半導體等信息技術制造企業也是細分行業的頭部企業。這些企業都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在上海新興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骨干作用,發展前景良好。
答:2022年,上海百強企業利稅總額指標略有下降,其中,凈利潤指標下降-9.41%,納稅總額指標增長4.80%,利稅總額合計達到11472.6億元,增長率-3.05%。制造業百強、服務業百強的表現與上海百強類似,凈利潤有所下降,納稅總額有所增長。因此,利稅總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凈利潤下降幅度超過納稅總額增長幅度。
總體上看,除新興產業百強外,百強企業凈利潤發展曲線正處于調整之中。調整的重要原因是2022年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多重復雜因素疊加,各行業景氣度升降不一,上榜企業盈利能力明顯分化,導致百強企業凈利潤發生結構性調整。上海百強中凈利潤增加的企業有49家,合計實現凈利潤4031.9億元,凈利潤增加額965.4億元;凈利潤減少的有51家企業,合計實現凈利潤1889.9億元,凈利潤減少額1580.5億元,凈利潤增加企業的增加額明顯小于凈利潤減少企業的減少額,導致整體凈利潤下降。
分行業看,凈利潤增加企業中,增速較快的是電商、海運、集成電路等行業的企業;增長平穩的是建筑、銀行等行業的企業;凈利潤減少的企業,主要是航空運輸、房地產、黑色冶金和汽車等行業的企業。
分新老產業看,新興產業整體上凈利潤繼續保持較高增長的態勢,傳統產業凈利潤有所下降。
隨著企業外部環境利空已基本出盡,眾多穩增長、促發展政策出臺和落地生效,部分凈利潤減少行業的景氣度回升明顯,百強企業凈利潤觸底反彈的能量正在不斷積聚,凈利潤重返上升軌道已可期待,尤其是民營新興產業企業的表現更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