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穎 王倩
摘 要:近年來,財務舞弊事件層出不窮,使得投資人市場信心下降,政府對財務舞弊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本文先以我國2018—2022年因財務舞弊而被中國證監會處罰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分析舞弊主要手法;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東方金鈺為例分析其舞弊跡象;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建議,以期對識別和防范收入舞弊產生一定的借鑒意義,減少財務舞弊的發生。
關鍵詞:財務舞弊;舞弊手段;舞弊跡象
近年來,財務舞弊事件層出不窮,只要公司預期財務舞弊收益大于其成本,公司就可能會進行財務舞弊。為此,本文基于2018—2022年因財務舞弊受到中國證監會處罰的公司,對其舞弊手段進行分析,再運用案例分析法,對東方金鈺的舞弊跡象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如圖1所示,從2002年到2022年,被處罰的財務舞弊公司總體呈上升趨勢,這反映出國家相關部門對公司財務舞弊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當經濟處于上行周期時,財務造假可能較為容易被掩蓋,但是當經濟處于下行周期時,財務造假則更容易被暴露[1]。此外,由于商業模式創新難,企業所遭受的轉型升級壓力不斷加大,企業為此不惜代價收購兼并、進行對賭協議、股權質押等,再加上保殼和再融資的壓力,使企業財務造假的動機更加強烈。造假企業數量增加,同時,國家對其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使得受到處罰的財務舞弊公司數量增加。
近年來,財務舞弊手法呈聯動化、隱蔽化趨勢[2],本文對2018—2022年間中國證監會對財務舞弊公司的處罰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匯總公司舞弊的手段特征。從表1中可以看出,財務舞弊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粉飾利潤表,因此收入舞弊成為重災區。
本文將收入舞弊按照會計操縱和交易造假兩種類型進行進一步的區分,結果顯示,有超半數的公司涉及交易造假,經研究表明,交易造假類財務舞弊的背后往往伴隨著上下游交易對象的合謀與通同舞弊[3]。本文選取東方金鈺這一案例為基礎,分析收入舞弊跡象。
(一)案件回顧
東方金鈺作為典型的收入舞弊,通過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可以進一步了解公司協同關聯方虛構交易的隱蔽性以及體內資金體外化的跡象。在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為了使業績任務達標,通過偽造合同、虛構交易等手段,累計虛增利潤3.6億元。2021年,東方金鈺被終止上市。對其具體處罰如表2所示:
(二)舞弊跡象
只要公司進行財務舞弊,那么必然會出現一些異常跡象,本文站在事前的角度,結合金一文化以及秋林集團兩家公司作為同行業對比,對東方金鈺表現異常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
1. 收入增長率及相關指標異常
如圖2所示,在2016年到2019年間,金一文化以及秋林集團的收入增長率呈下降趨勢,但是東方金鈺的收入增長率卻在2017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收入增長率從2016年的 -24%上漲到41%,與此同時,該年度公司的收入結構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此外,東方金鈺的人均產值遠高于同行業,但是根據財報統計,相較于行業10萬元的薪酬均值,東方金鈺約7萬元的人均薪酬又過低,這一數據明顯異常,合理懷疑其存在虛假交易。
2. 存貨及利潤異常
東方金鈺的產品主要是黃金制品、翡翠原石及翡翠制品,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2016—2018年間,珠寶玉石占比逐漸增大,其主要銷售產品為翡翠以及翡翠原石。黃金成本追溯較為容易,但是翡翠定價的主觀因素較大,核查程度要難于黃金。那么翡翠銷售占比的增加,是公司經營戰略調整,還是為了調節利潤虛增收入,應成為舞弊核實的重點關注對象。
與此同時,從2016年起,東方金鈺的貨幣資金就出現大幅度下跌,應收賬款的占比也從2016年起開始逐漸增加,而且根據財報顯示,貨幣資金的大幅度減少主要是用于購買存貨,也就是說,東方金鈺的貨幣資金、收入以及利潤等,都被存貨“吸收”了,因此要重點關注產品是否存在期末產成品結存單位成本是否偏高、成本結轉完整性是否合理[4]。
3. 小貸業務中存在多起逾期業務
東方金鈺于2017年成立金鈺小貸,開展貸款業務,但是該項業務自成立以來為公司帶來的收入占比一直較低,而且發生了多起逾期業務。截至2019年底,公司發放的貸款已經全部發生逾期,這對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使得東方金鈺2019年的毛利率相較于上一年度同期減少了超過5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公司對于這種異常的業務逾期現象并沒有采取積極的措施,只是象征性地發布了催收函。為此,監管機構多次發布問詢函,要求公司披露相關客戶信息以及是否存在關聯關系,但是公司對于問詢函并沒有及時回復,而是采取一種消極的態度一拖再拖。
(三)應對措施
1. 優化股權結構,加強內部控制
在上市公司的舞弊案例中,“一股獨大”的管理模式為企業的舞弊提供了機會,這也就提醒公司應該注意自己的股權結構的優化,合理的股權結構可以降低企業舞弊的可能性。首先,公司可以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方式優化股權結構,或者實施產權置換,增加股權多元化,組成公司戰略同盟或者利益共同體,通過公司章程將風險承擔度與決策參與度相關聯,促進決策的合理性以及合規性。其次,公司還應該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重點關注關聯方交易情況,同時也要堅持不相容職務原則,從源頭上控制舞弊的發生。
2. 推進數字化審計,增加舞弊暴露可能性
收入舞弊中最常見的手法就是通過關聯方交易,虛構客戶或者供應商,采用簽訂虛假合同的方式,實現體內資金體外化,這則要加強對隱性關聯方的審計[5]。這種實現資金流閉環的舞弊也給監管人員的審計工作帶來了較大的挑戰,要識別這類收入舞弊行為,推進數字化審計進程是必不可少的。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模式,平等節點確保了數據安全,其不可復制性以及不可篡改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防止舞弊的發生,公司落實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可以提高企業財務信息透明度,不僅有利于企業進行市場融資,也有利于增加市場監管穿透力,促進信息共享。
(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 黃世忠,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八因八策[J].財務與會計,2019(16):4-11.
[2] 葉欽華,黃世忠,葉凡,徐珊.嚴監管下的財務舞弊分析——基于2020~2021年的舞弊樣本[J].財會月刊,2022(13):10-15.
[3] 黃世忠,葉欽華,徐珊,葉凡.2010~2019年中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分析[J].財會月刊,2020(14):153-160.
[4] 葉欽華,葉凡,黃世忠.收入舞弊的識別與應對——基于東方金鈺交易造假的案例分析[J].財務與會計,2021(15):36-40.
[5] 傅頎,劉馨,趙子怡.上市公司收入舞弊識別與應對——基于索菱股份的案例分析[J].財會通訊,2023(09):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