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露
在當今數字化快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先進技術和工具的應用,如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及云計算等,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機遇。由于發電企業的規模較大、業務具有特殊性,財務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對其業務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探索和實踐財務數字化轉型,是發電企業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本文從發電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出發,分析了金融科技、區塊鏈、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繼而提出發電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的策略,旨在為發電企業的財務數字化轉型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參考。
目前,發電企業的財務管理主要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第一,發電企業生產經營具有業務規模大、流程復雜、數據量大等特點,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在效率和準確性上難以滿足企業生產經營的需求;第二,隨著法規政策的不斷變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發電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經營壓力日益增大;第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使得客戶和市場對企業的財務服務能力有了更高的期望。然而,部分發電企業現有的財務系統和技術難以支持開發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功能,財務人員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也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無法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從而制約了企業業務的發展。
與此同時,很多發電企業開始探索和實踐財務數字化轉型,以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降低財務風險,滿足新的市場需求。財務數字化轉型包括引入如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和工具,調整財務流程和結構,提高財務人員的技能和素質,以及改進財務決策和服務的方式與方法等內容。
(一)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正深刻改變著財務管理的模式和流程,將最新的信息技術應用到金融服務與管理中,能夠提高發電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降低財務管理風險,增強財務管理的透明度。同時,應用金融科技,發電企業能夠實現財務自動化,如自動完成報表編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金融科技通過向企業管理者提供實時的財務數據,支持以數據為驅動的決策的制定,增強了企業對財務業務的掌握和控制。金融科技還能為發電企業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交易和支付解決方案,促進企業金融交易現代化水平的提升。
(二)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技術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提高審計透明度、降低財務欺詐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優化供應鏈金融等方面。作為一個分布式、不可篡改的公共賬本,區塊鏈能夠記錄每一筆交易,提高審計的透明度,避免財務欺詐風險。另外,通過簽訂智能合約,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企業自動執行預設的條件和協議,從而大幅度提高財務處理的效率。在供應鏈金融中,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全流程的實時可追溯,提高供應鏈金融的透明度,降低企業間信任成本,從而為企業提供更有價值的財務決策依據。
(三)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
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對財務決策起著重要的支持作用。AI和ML能夠自動處理、分析大量財務數據,幫助企業發現潛在的經營風險,分析業務發展趨勢,最終為管理者制定決策提供數據支持。比如,AI和ML可以用于預測企業未來的銷售收入、成本和利潤,幫助企業做好財務規劃和預算。同時,通過分析歷史數據,AI和ML有助于預測財務風險,便于企業及時調整策略以規避風險。此外,AI和ML可以實現自動化賬單處理、發票識別和稅務報告等功能,并以此提高企業財務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四)云計算和大數據
云計算和大數據在財務管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云計算提供了彈性、可擴展的計算資源和服務,使得企業能夠更高效地存儲和處理大量的財務數據,降低了信息技術的投資和運營成本。同時,云計算能夠支持財務團隊進行遠程協作,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大數據則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了新的視角。通過收集和分析多源、大規模的數據,企業能夠從中發現新的商業模式和機會,以此來提高財務決策的效率和精準度。例如,通過對市場、客戶、競爭對手等數據的分析,企業可以準確預測未來的業務與財務表現,從而開展更有效的財務規劃和控制。
(一)確定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戰略
確定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戰略是發電企業成功完成財務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首先,發電企業需要明確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如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財務決策的精確度、提升財務服務的質量、降低財務風險等。目標應當具體、明確,并與企業的總體戰略和業務目標一致。其次,發電企業需要制定詳細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包括選擇合適的技術和平臺、安排合理的時間和資源,以及設計有效的組織變革和人員培訓計劃。在制定戰略過程中,發電企業需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包括資金、人員、技術與市場等要素,以確保戰略的科學性與可行性。此外,發電企業還需要制定一套數字化轉型的評估和監控機制,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評估轉型的效果和價值,從而確保轉型工作順利推進。
(二)優化技術選擇和平臺建設
技術選擇和平臺建設對發電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技術選擇應基于發電企業的具體需求和能力,以及各種技術的特點和適用性。例如,如果發電企業財務管理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并進行復雜的數據分析,就需要選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如果發電企業需要提高財務處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就需要選用自動化和區塊鏈技術。此外,發電企業還需要考慮技術的成本、安全性、可擴展性和兼容性等因素。
平臺建設的目的是對選定的技術進行集成和應用,為企業財務數字化的實施提供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應具備支持財務數據的收集、處理、存儲和分析,財務流程的自動化,財務報告的生成和發布,財務風險的監控和預警等功能;能夠支持遠程和移動訪問,以滿足分散的財務團隊和用戶的需求;具備足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確保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和處理的穩定性。總之,技術選擇和平臺建設需要結合發電企業的實際情況,通過深入分析和綜合考慮,才能確保其效果和價值。
(三)組織變革和人員培訓
財務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技術的變革,還涉及組織結構的改進和人員素質的提升,因此,組織變革和人員培訓是發電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重要的一環。組織變革是指對財務部門結構的調整和財務流程的優化,以適應新的技術和工具。一方面,發電企業需要設立新的部門或崗位,如數據分析師、金融科技專員等,以負責新的財務任務;另一方面,發電企業需要調整財務流程,如增加并梳理自動化和數據驅動的決策流程。
與此同時,發電企業還需要充分考慮員工的接受度和配合度,以及如何將財務管理模式變革與企業的文化、價值觀結合。財務人員需要掌握新的技術和知識,如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及區塊鏈等技術;理解新的財務模式和業務處理原則,如數據驅動的決策制定、風險管理等。因此,人員培訓是確保財務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重要手段。培訓可以通過內部課程、外部研討會與在線學習等方式進行,發電企業需要根據員工的具體情況和需求,設計與之相適應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
(四)轉型實施和風險管理
財務數字化轉型的實施和風險管理是實現轉型的關鍵步驟。轉型實施應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一次性、全面變革將導致企業面臨較大的改革風險。例如,企業可以在一個小規模或不重要的項目中試驗新的技術和流程,收集反饋的問題與經驗,繼而改進方法,再將新技術的應用與數字化流程逐步擴大到整個財務部門。同時,發電企業需要設立專門的項目管理團隊,負責協調、監控和報告轉型的進展,以確保項目按照計劃進行,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在風險管理方面,發電企業需要識別和評估轉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如技術風險、數據風險、安全風險與人員風險等,再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和措施。例如,為防止數據泄露或丟失,發電企業需要采取數據備份、加密等技術手段,制定數據使用和管理的規則與制度;為防止員工抵觸或不會使用新的技術、工具和流程,發電企業需要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培訓,并給予員工一定的激勵與支持。
綜上所述,發電企業的財務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復雜而必要的任務。通過應用金融科技、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企業可以實現財務管理的自動化、智能化和數據化,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精度,降低財務管理的風險,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然而,財務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制定明確的目標和戰略,還需要先進的技術和智能化平臺、深入的組織變革、有效的人員培訓以及細致的實施計劃和風險管理的支持。只有全面、系統地進行財務數字化轉型,發電企業才能有效提高競爭優勢,完成業務和財務的戰略目標,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國家能源集團長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