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

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金融企業面臨著日益復雜的商業環境和激烈的競爭壓力,這使得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金融企業的發展需要。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金融企業普遍存在信息孤島、合作效率低下以及數據安全風險較大等問題,這嚴重制約著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基于數字技術驅動的財務共享模式應運而生,成為金融企業解決財務管理數字化水平較低的重要路徑。數字技術驅動的財務共享模式為金融企業提供了一種更高效、更安全和可持續性的財務管理方式。通過這種模式,金融企業不僅可以實現財務數據、資源和知識的共享,促進跨部門和跨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還能夠優化財務決策,提高財務工作效率,降低潛在的財務風險。
財務共享模式是一種以資源共享和互惠合作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在這一模式中,個人或組織將其財務資源進行共享,將閑置資源變成有價值的資源,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和資源優化配置。
財務共享模式鼓勵個人或組織將其財務資源(如資金、資產及設備等)共享給其他參與者。通過共享這些資源,個人或組織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例如,個人可以將閑置的資金投資于其他項目或個人,從而獲取更高的回報率;組織可以共享其閑置的設備,從而減少設備閑置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財務共享模式強調互惠合作和互利共贏。參與者在共享財務資源的同時,也能夠從其他參與者那里獲得所需的財務資源。通過互相交流和協作,參與者之間可以相互支持,實現資源的共享和互補。這種互惠合作關系能夠為彼此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促進資源的有效流動和利用。
財務共享模式的誕生離不開共享經濟的興起和技術創新的推動。共享經濟理念強調資源的共享和互惠合作,而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的發展,又為個人和組織實現資源共享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性。例如,借助在線平臺和應用程序,個人可以將閑置的財務資源進行共享,與其他人進行交易和合作,技術創新為財務共享模式的實施提供了技術支持。
(一)發展現狀
目前,很多金融企業都建立了財務共享模式,通過高效、便捷的數據分析平臺,達到企業財務集中管理的目的。金融企業財務共享模式要想實現升級改造和數字技術深度應用,就必須構建金融大數據平臺,從最初的報賬系統、影像系統開始,將財務共享涉及的所有財務業務進行集中管理,并促使業務流程標準化,通過優化業務框架和完善業務流程,實現風險防范和業務拓展,從而推動服務模式迭代升級。部分金融企業還引進了技術專家、數字建模等領域的專家,圍繞用戶需求,開展數字技術的金融變革,對標業界優秀標桿案例,梳理并系統構建適合行業發展的數字金融共享服務模式。
金融企業現行財務共享模式的實施過程如下:首先,數據整合和分析是實施財務共享模式的關鍵步驟。金融企業需要整合內部和外部的數據資源,包括財務數據、市場數據與客戶數據等,以搭建全面的數據基礎;其次,金融企業需要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以揭示其潛在的價值和關聯,幫助企業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市場趨勢、客戶需求和風險情況,做出更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決策;最后,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是財務共享模式實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金融企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和安全措施,如加密技術的應用、身份驗證的實施、安全備份和恢復機制的建立等,以確保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然而,基于數字技術驅動的金融企業財務共享模式仍然面臨一些挑戰。由于涉及大量的財務數據和敏感信息,金融企業需要加強數據安全防護和隱私保護,防止數據泄露與濫用。此外,由于不同金融企業使用的財務系統和數據格式存在差異,導致數據共享存在障礙,因此,金融企業需要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對接流程。
(二)存在的問題
1.財務共享模式建設目標不明確
我國財務共享服務起步相對較晚,目前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一方面,由于缺乏充分的研究和實踐案例的支持,金融企業對財務共享模式的理解和運用仍有不足,限制了企業對財務共享機制和效果的深入認識,阻礙了財務共享模式的推廣和應用;另一方面,財務共享模式需要滿足金融數字化轉型的要求,并能夠收集和處理大量的財務數據。然而,金融企業現有的財務管理模式在處理海量數據時還不夠高效和精確,從事高附加值業務的財務負責人所具備的財務管理技能與手段較為落后,導致財務共享模式的構建進程緩慢。
2.業財融合推進緩慢
(1)存在信息孤島現象——很多金融企業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孤立的現象。究其原因在于,兩個部門采用的數據處理與對接系統不同。不同業務部門所使用的系統和工具各有不同,財務部門則有獨立的財務系統專門進行數據的收集與處理。這種數據處理系統相分離的情況就容易出現信息孤島現象。數據不統一、對接不及時及信息封閉等導致業、財部門之間溝通障礙,從而影響了業財融合的進程。
(2)系統集成困難,數據標準無法統一——金融企業通常需要使用多個系統和平臺來支持其業務和財務活動,系統集成較為困難。此外,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格式和標準也不一致,導致業財數據之間的轉換和整合較為復雜且耗時較長,從而阻礙了業財融合的順利進行。
(3)業、財部門職責與目標差異大——金融企業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往往有著不同的職責和目標,這就可能導致兩個部門在融合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業務部門可能更加關注客戶需求和市場機會,財務部門則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風險管理。因此,金融企業要想實現業財融合,就需要在業財融合目標的指導下,對兩部門的員工進行文化、業務的培訓,以此來促進業、財部門的交流與合作。
(一)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目標
數字化轉型戰略目標是實現業務轉型升級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構建的重要基礎。為了有效推進數字化轉型,金融企業應將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目標進行階段性分解,以逐步完善財務共享模式,并整合數字技術和數據資源,實現從數據到信息、信息到知識、知識到智慧的飛躍。即金融企業通過數據—信息—知識—智慧的逐步飛躍,最大化地利用企業數據資源,實現構建金融共享服務中心的總體戰略目標。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首先,金融企業需要確立明確的戰略定位,包括明確的數字化轉型目標和愿景,以及確定財務共享模式在整體戰略中的重要性和定位;其次,金融企業應將戰略目標分解為階段性目標,以確保目標實現過程的可控性和可持續性;再次,金融企業應集中精力推進業務結構的轉型升級和財務共享模式的構建。通過引入先進的數字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對財務數據的高效處理和分析,提高財務共享服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決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最后,金融企業需要整合數字技術和數據資源,以實現從數據到信息、信息到知識、知識到智慧的逐步飛躍。通過建立完善的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系統,金融企業可以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將其轉化為管理者對業務和市場的深刻理解和智慧決策。
(二)完善業財融合的條件
首先,建立統一的數字平臺至關重要。該平臺將業務和財務系統整合,實現數據的實時共享和一致性。通過統一的數字平臺,金融企業可以消除信息孤島,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業財融合的數字平臺應具備強大的集成能力,能夠無縫連接不同系統,支持數據的傳輸和轉換,確保各系統的靈活性,以滿足企業的不同需求;其次,技術架構和數據標準化是完善業財融合的關鍵條件。金融企業需要優化技術架構,應用先進的集成技術和標準數據模型,通過構建統一的技術架構和數據標準,使不同系統之間的業務對接與數據轉換變得更加簡便和高效;最后,金融企業還應制定并完善數據治理機制,確保數據的質量和一致性,使業、財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更加便捷。
金融企業通過應用相關數字技術構建財務共享模式,可以實現財務數據的高效管理和共享。然而,在構建與實施財務共享模式過程中,金融企業需要特別關注數據整合和分析、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智能化決策支持以及自動化交易執行等關鍵步驟。
金融企業通過應用數字技術不僅實現了財務共享,還獲得了多種實際效益,包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決策準確性、增強風險管理能力以及提供個性化服務等。為了滿足未來市場發展需求,金融企業管理者必須認識到數字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金融企業財務共享模式的建立,可以進一步推進財務數字化轉型,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從而提高競爭優勢。因此,金融企業要不斷完善基于數字技術驅動下的財務共享模式。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