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貴,公 玲,李 艷
(日照市東港區水利局,山東 日照 276800)
日照市東港區現轄9 個鎮街,總人口63 萬,陸域面積867 km2,境內共有水庫65 座、鎮級以上河道78 條,河道總長340 余公里。2021 年6 月1 日,東港區創新實行“區劃+流域”河湖專業化管理,印發《東港區“區劃+流域”專業化河湖管護工作方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全區農村78 條鎮級以上河道、63 座小型水庫、2 座橡膠壩管理范圍內的水利設施及綠化帶等探索實施標準化、專業化養護管理。
東港區結合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挖掘利用原馬陵水庫管理機構編制和人員力量,組建區縣正科級河湖管理保護中心,列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將經費保障由自收自支調整為財政撥款,承擔區河長辦的實體工作職能,有效銜接落實各級河湖長工作任務,全面做好全區水庫、河道等水利工程養護管理,為全區水庫、河道等水利工程養護管理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實現“河長辦議事協調+河湖管護中心實體運作”合并高效運行。
以政府紅頭文件《東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東港區“區劃+流域”專業化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方案的通知》確定農村河湖養護內容、養護標準和定額,按照“流域管理,區劃實施;區級統籌,鎮為主體”的原則,將農村河湖劃分為西、中、南3 個管理區域,由東港區河湖管護中心負責與東港區水務集團簽訂總合同,各鎮政府按照區劃與東港區水務集團簽訂具體實施合同。東港區水務集團在吸納原有河管員基礎上,配齊配強121人的專業河湖養護隊伍,進行崗前履職培訓,配齊勞動工具和勞保設施,實施“區劃+流域”的河湖專業化管理。
核定區鎮級河道維修養護、河道保潔、綠化養護,以及水庫巡查保潔、水庫維修養護費用標準,核算管護費共需1 000 萬元。除整合上級河湖管護補助資金、省市配套的小型水庫維修養護資金外,不足部分納入區級財政預算。對管護費用實行專戶管理,財政、審計部門以及鎮街道嚴格撥付、審計流程,確保資金??顚S?、程序規范。
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制定河湖專業化管護考核細則,鎮街道、河湖長聯系單位考核細則,對鎮街道和河湖長聯系單位,進行月考核季通報,考核結果納入年度考核績效;對相關企業采取第三方跟蹤評估與區河湖管護中心不定期督查相結合的方式考核,結果與管護經費掛鉤,實行每季度兌現。
東港區政府以政府紅頭文件印發《東港區“區劃+流域”專業化河湖管護工作方案》《東港區應急搶修水毀水利工程管理暫行辦法》,將河湖管護資金和水毀工程修復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為河湖管理體制創新奠定了政策基礎。
東港區河湖管護中心負責與東港區水務集團簽訂總合同,各鎮政府按照區劃與東港區水務集團簽訂具體實施合同,充分體現了“區級統籌,鎮為主體”的原則,符合上級的文件精神,解決了基層管護資金短缺的問題,落實了基層政府的管護主體責任。
實施河湖專業化管理以后,河湖面貌顯著提升。東港區大宅科水庫、下湖水庫成功創建為2021 年山東省鄉村小型樣板水庫,傅疃河(東港段)、石寨河成功創建為2021 年度省級美麗示范河湖。2021 年9 月,水利部淮河流域委員會在東港區召開了2021 年淮河流域河湖長制工作現場會議。
東港區政府以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為抓手,以實施區域化、市場化、專業化小型水庫管護改革為契機,全面提升水庫的基本面貌和管護水平,成功爭創水利部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2021 年10 月15 日,山東省水利廳印發《學習東港區等小型水庫機制建設實行專業化管護模式》的通知。2022 年4 月1 日,東港區推進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被中共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選為改革案例在全省推廣。
企業負責對鎮級以上河湖管理范圍內的水域、陸域、河道綠化及與水利相關的設施等進行日常保潔、巡查和維修養護,做好河湖管理范圍內的垃圾清運工作,做好輕微水毀工程修復工作;及時更新更換維護河湖長制、“三個責任人”、確權劃界等各類公示牌、警示牌;及時發現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并進行制止,同時報至各鎮街道河長辦;負責落實各項防汛措施,抓好水利工程安全運行;及時按要求完成上級交辦、督查、等相關問題整改工作,持續改善河湖整體面貌。
制定《日照市東港區河湖管護標準》,管護人員有章可循。
1)河道管護。負責對河道進行日常保潔和巡查,及時清除各類垃圾,發現各類涉河違法違規行為及時上報,對綠植進行養護,保證綠植成活率和外形美觀,綠化帶內無雜草荒蕪現象。對設施設備進行日常養護,處理輕微水毀問題,嚴重水毀問題或影響河道安全運行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并上報,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2)水庫管護。負責對水庫進行日常巡查(汛期每天至少1 次、非汛期每周至少1 次),做好巡查記錄,及時上報雨情、水情、工情,及時處置上報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做好水庫管理范圍的日常保潔,及時對壩背坡進行割草并清除各類垃圾;做好啟閉設施維修、排水溝清理等日常運行維護工作;做好防汛值班和報告工作,保障水庫安全度汛。
3)橡膠壩管護。按要求進行巡查(每周巡查不少于1 次),做好巡查記錄,及時處置上報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做好保潔工作,做好橡膠壩的運行維護工作,維修養護記錄清晰、完整。
按照考核工作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原則,對鎮街道、河湖長聯系單位、管護企業分別制定《東港區河湖專業化管護考核細則》。對鎮街道設置巡河頻次、河長例會、信息更新、隊伍培訓、資金撥付、項目管理臺賬、問題處置、清“四亂”、工程管護、涉河湖項目管理、公告公示牌、入河排污口、河湖水質13 項考核指標。對河湖長聯系單位設置巡河頻次、日常工作、鎮村河長履職、問題處置、清四亂、河道水質6 項考核指標。對管護企業設置河湖保潔、河湖養護、河湖巡查、安全生產、日常管理5 項考核指標。
根據不同的考核對象制定不同的考核辦法:對鎮街道和河湖長聯系單位以扣分為主,得分納入年度考核績效,調動鎮街道管護主體的積極性,實行月考核、季通報;對管護企業只看管護結果,以扣錢為主,結果與管護經費掛鉤,督促管護企業提高管護質量,實行月考核、季兌現。同時引入第三方考核機制,采取第三方跟蹤評估與區河湖管護中心不定期督查相結合的方式考核,保證考核結果的客觀公正。
水務集團充分利用公司的技術優勢和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水利工程的標準化管理水平,用實際行動踐行國企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理念。實現管護范圍清晰、管護任務明確,水域垃圾日產日清,水生態保護長態長效等目標,從根本上解決了責任不清等問題,提高了水利工程管護質量和效率。
管護企業創新管護考核機制,與鎮街道制定河湖管護聯動獎罰制度,明確村級河長負責本村河道內的建筑垃圾、秸稈及大面積生活廢棄物等,村負責清理徹底;區水務管護公司負責協議內河湖管護工作。鎮安排1 名專人負責河道、水庫巡查,對發現“四亂”問題拍照匯總后,報鎮河長辦。鎮河長辦將大宗垃圾交辦給村級河長清理處置,對拒不清理的將實行“千分制”考核,并上報鎮總河長;鎮河長辦將零星垃圾交辦給管護公司整改處置,2 日內清理徹底并回傳照片不予處罰,對于不服從管理人員,鎮河長辦有權提出建議,由管護公司考評辭退。專職巡查員負責檢查整改落實情況,建立問題臺賬,確保問題及時消除,形成河湖問題處置鎮內閉環管理,提升了東港區管護效率。
河長辦作為河湖管理的議事協調機構,無具體的機構編制,一般由區縣水利部門的相關科室兼職承擔,業務多、人員少、專業化水平不高,督辦、考核效果難以有效發揮。河湖管理保護中心的成立有效銜接了各級河湖長工作任務,實現了河長辦從“有名”到“有實”的轉變。
各級河湖長將發現的河湖“四亂”問題推送河長辦督辦或直接交辦養護企業處置,東港區河湖管護中心進行督查,形成“問題交辦—專業處置—效果反饋—督查考核”的閉環整改機制,提高河湖養護問題處置效率和工作質量,構建起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格局。
東港區有大小河流78 條,先后建成2 座橡膠壩、63 座小型水庫。近幾年加固小型病險水庫41 座,整治河道17 條、120 km,水生態全面提升,初步構建起了良好的河湖工程體系。但是,隨著投資建設步伐的加快,水利設施“重建輕管”的問題也隨之凸顯。實行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委托國企進行專業化養護管理,徹底解決了水利工程“重建輕管”的問題,保障了水利工程效益的長久發揮。
委托國企進行專業化養護管理,能充分利用公司的技術優勢和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解決了小型水庫過去由鎮、村水庫管理員管理時的管護力量薄弱、業務水平低、標準低等問題,有力提升了小型水庫運行管理、巡查管護和安全防汛能力,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標準化管理水平。
物業化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對河湖管理范圍內的水域、陸域、河道綠化及水利設施進行巡查、日常保潔和維修養護,但不負責河湖治理和大的水毀工程修復,河湖治理是實行物業化管理的前提保障條件。
實行全域河湖物業化管理,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資金需求多,而上級部門下達的專項資金很少,地方籌措資金壓力大,需要當地政府提供開展水利工程物業化管理改革的政策支撐。
日照市東港區實行“區劃+流域”河湖專業化管理,落實了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要求,打通了河湖管護“最后一公里”,提升了河湖管護水平,實現了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有能”轉變,河湖管護工作成效得到全面提升,對全國各地河湖管護模式的積極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