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莉
(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膠州管理站,山東 膠州 266300)
為貫徹落實“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切實提高工程管理維護水平,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下簡稱省中心)于2020 年開始在全線管理范圍內實行了管養分離的管護模式。膠州段經過管養分離實踐,降低了調水工程的管護成本,提高了水利工程的維修養護效率,保障了維修養護質量。
引黃濟青工程自1986 年開始建設,1989 年通水運行,緩解了青島地區的用水困難問題,發揮了巨大的效益,為我國長距離跨流域調水工程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提供了寶貴經驗。膠東調水工程北線和南水北調工程山東段建成后,該工程擔負起向青島、濰坊、煙臺、威海4 市引江與引黃的任務。其中膠州段工程途經膠州市膠萊、李哥莊兩鎮,全長16.6 km,建有大型泵站1 座、節制閘4座、倒虹吸2 座、穿輸水河倒虹3 座、橋涵及分水閘等34 座。
長期的“管養不分家”使工程管理站同時擔負著調度運行、維修養護、大修歲修、工程檢查和日常巡查等多項任務,還包括渠道綠化保潔、害堤動物治理等工作。因工作繁重,導致每項工作都做得不夠精細、不夠規范,工作效率低下。
近幾年隨著調水工程規范化、精細化和信息化管理的推進,山東省調水工程需要更專業、更有經驗的管理隊伍進行工程現場的維修養護工作。實行調水工程管養分離,將調水工程維修養護工作市場化,既是水管體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山東省調水工程管理水平的必然選擇。
為深化水管單位體制改革,構建長效管理機制,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青島分中心(下簡稱青島分中心)制定了詳細的維修養護委托服務方案。服務方案包括維修養護的內容、巡視看護人員的設置及工作內容和職責、委托服務費用的測算、工程驗收及考核標準等。其中膠州段的日常維修養護內容主要包括引水渠道襯砌板、堤頂路、渠道內外坡、邊界樁等的維修養護,以及閘站、橋梁、渡槽、電氣設備等的檢查維修。并且根據工程管理實際需要,合理配置渠道、閘站及管理所站人員。2022 年的工程管護人員按照渠道工程每2 km 配備1 人、閘站每站配備2 人、管理所每個配備4 人的原則設置。
根據維修養護方案和招投標管理辦法,2022年6 月青島分中心以青島段為整體與中標單位水發養護工程(山東)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維修養護合同。其中膠州段(樁號:234+679~250+986)渠道沿線的大沽河管理所、小新河管理所及5 個管理站為工程現場管理機構。養護公司按照合同約定成立了項目部,配齊了技術管理人員及巡查養護人員,在巡視養護人員和設備按要求配置齊全,具備閘站看護和渠道巡視開工條件后,開始實施維修養護工作。
首先,養護公司定期對養護隊伍的全部人員實施培訓考核,以保證養護人員能夠對渠道的隱患點、閘站設備運行情況、安全監測設備故障表現具有充分的了解,提高養護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其次,膠州管理站作為現場管理單位,密切加強對養護人員的培訓工作。膠州管理站的防汛應急隊伍是由管理站人員和養護公司人員共同組成的,每年的汛前培訓和演練也需要共同參加,除此之外,涉及到新材料、新工藝、信息化的培訓也需要養護公司共同參加,以保證整個養護隊伍的專業水平。
為加強膠州段管養分離項目規范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安全運行,養護公司嚴格執行《山東省調水工程日常維修養護項目管理辦法》《山東省調水工程日常維修養護項目驗收管理辦法》,膠州管理站每周對養護公司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向養護公司發出檢查問題告知書。養護公司項目部及時整改落實,形成整改報告。膠州管理站工程管理人員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對個別整改不到位的問題,要求管養單位繼續加強整改落實,限期進行反饋。
為加強轄段內工程管理水平,工程運行安全和工程面貌的提升,青島分中心按要求組織審計單位對項目進行審計,保障工程資料、建設程序、價款支付符合要求,有力推動了工程管理朝著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方向發展。
之前管理站需要同時擔負工程的調度運行、安全生產、維修養護等多重任務,資金使用渠道不明確,易發生資金占用、亂用現象。實施管養分離后,資金可以單獨核算,渠道單一,避免了資金互相占用,做到專款專用,并能更好地規范成本費用的開支范圍。
在省中心、青島分中心、膠州管理站的三級考核制度下,倒逼養護公司的維修養護質量不斷提高。另外,養護單位積極配合管理站做好工程管理標準化、安全生產標準化、美麗幸福河湖等創建工作,助力引黃濟青膠州段順利通過水利部安全生產標準化驗收和水利部工程管理標準化驗收。
項目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每一臺設備、每一條渠段都有專人負責。通過對引黃濟青工程險工險段進行維修養護,有效緩解了工程帶病運行狀況,實現了安全調水目的,提高了工程安全運行水平。此外還在易發生安全事故的位置安裝警示標語,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逐步實現模塊化管理,明確巡護職責,加強巡視維護人員日常管理,以工程標準化管理為依托,全面加強運維工作管理,以考核促規范、以規范促提升,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管理單位和運維單位要加強維修養護推進過程中的交流溝通,定期分析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管養水平和工作效率。
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推動安全發展,確保安全檢查全覆蓋,把安全生產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切實保證管養分離工作平穩有序進行。
積極督促運維單位注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機具的研究、引進和成果轉化,改善管護工藝。如在閘門自動化控制、水位自動監測、金屬結構防腐等方面尋求突破與創新,以此提高調水工程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