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慧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雙減”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筆者以北京市通州區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和發展現狀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小學班主任的年齡、學歷、工作經驗和培訓方式等4個方面的現狀,指出了“雙減”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面臨的挑戰,并對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提出了策略建議。
一、北京市通州區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現狀分析
2022年9月,筆者對北京市通州區50所公立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共涉及班級數1688個、專職班主任1682人。結果顯示,班主任隊伍建設呈現出4個方面的特點。
1. 班主任隊伍年輕化
調查顯示,年齡在35歲及以下的青年班主任981人,占比58.3%,班主任隊伍結構實現了年輕化。青年班主任的優點是精力旺盛、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觀點、新事物,活動能力強,從情感上、思維方式上很容易與學生溝通。但客觀上,青年班主任也存在工作時間短、班級管理經驗不足、處理突發事件能力欠缺等弱點。
2. 班主任隊伍學歷層次較高、職稱結構優化
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北京市通州區近3年基礎教育引進大量高學歷年輕人才。調查顯示,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96.1%,其中,研究生學歷占12.9%,中高級職稱人數占47%。
3. 班主任工作年限結構較為均衡
工作10年以上的班主任占比36.8%,工作4~10年的班主任占比41.1%,工作3年及以下的班主任占比22.1%,若能夠取長補短,充分發掘各年齡階段班主任隊伍的優勢與潛能,便可實現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班主任之間的“傳—幫—帶”作用,有力促進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4. 校本培訓是班主任專業成長的重要路徑
各學校基于班主任專業成長的需求,應對新形勢、新政策下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問題,積極開展校本培訓。調查顯示,94.7%的學校定期開展班主任校本培訓,71.9%的學校定期邀請各領域專家開展專題培訓。班主任培訓頻次每校每學期都能保證2次以上,有13所學校以月為單位,每月至少1次,開展常態化培訓。在方式上,學校采取班主任微論壇、班主任工作坊(室)、跨區學習以及參與班主任論壇等方式開展培訓。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面臨的挑戰
“雙減”的核心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半p減”重構了教育生態,學校教育成為主陣地,家長對學校教育水平的要求更高,課業負擔的減少對課堂教學質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等,這些新變化和新挑戰反映到班主任工作中,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 班主任工作任務依然繁重
“‘雙減實施后,給您的班主任工作帶來哪些挑戰?”的問題調查顯示,“雙減”之后事務性工作更多了(占總調查人數的86.9%);家校溝通占據太多精力(占總調查人數的59.3%);學生課后服務開展與實施耗費很多精力(占總調查人數的47.2%)。事實上,班主任既要開展學科教學,又要開展班級管理和建設,更是落實好學生課后服務和協調校、家、社協同育人的主體,班主任工作職責、工作內容缺乏邊界,對班主任的專業素養以及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班級管理水平亟須提升
調查顯示,在班級管理與學科教學花費的時間問題上,有71%的班主任表示基本相當,而在對班主任工作現狀的問題調查中,“缺乏經驗”“缺少方法”“工作量大”“班級管理和班級文化建設”等成為高頻詞,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具體措施和班集體建設方面的策略比較缺乏。“雙減”后,如何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率,如何對學習困難學生提供幫助等,需要班主任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3. 班主任專業發展缺乏有效路徑
在“您認為目前班主任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的調研中,多數班主任認為:突出問題是培訓內容理論性太強,缺乏實踐性;培訓時間安排不合理,工學矛盾突出;培訓課程設計針對性不強。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的“三聚焦”策略
落實“雙減”,班主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應對“雙減”挑戰,班主任也是無法替代的“排頭兵”。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
1. 聚焦管理機制創新,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1)宏觀層面—完善班主任隊伍建設制度
一是建立班主任準入和選聘機制。調查發現,小學班主任整體具有較強的專業成長意識,但部分班主任缺乏職業幸福感,專業化認同度不高,專業態度較為消極。在實際工作中,依然存在“不愿做班主任”“不會做班主任”“不宜做班主任”的“三不”現象。因此,教育管理部門應進一步指導各小學積極建立健全學校班主任任職資格標準,嚴把入口關。新任班主任應具備一定年限的教學工作經驗,擔任副班主任、見習班主任或者班主任助理等滿足一定的年限要求,必須經過一定課時的崗前培訓,取得相關的任職資格證書等。同時,規范班主任選聘工作,制訂符合學校實際的班主任選聘辦法,規范選聘對象、條件、程序,既做到公開透明、規范有序,又能夠引導和鼓勵思想素質好、業務素養高、奉獻精神強的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
二是健全考核評價機制。教育管理部門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定期考核班主任工作,建立班主任工作檔案,與考核優秀、綜合先進、職稱晉升和崗位調整等掛鉤,對考核優秀的班主任給予傾斜,對加強班級建設、指導學生發展、落實綜合育人等工作落實不到位的班主任給予相應懲戒。同時,樹立優秀班主任典型,通過榜樣示范激勵班主任隊伍提升育人理念和能力,營造以從事班主任工作為榮的良好氛圍。
(2)中觀層面—構建“三級四層”班主任研修體系
班主任群體龐大,發展階段分布廣,如何構建分層次、多形式、全覆蓋、精準化的培訓網絡,回應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學情和不同學段的班主任培訓需求,尤其是“雙減”背景下面對凸顯的教育新問題,如何有效應對、專業解決,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地區級層面,基于“分層分類精準施訓”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片區聯動、協同發展”的發展原則,探索性地提出“三級四層”班主任研修體系,即“地區—片區—學?!比壜搫樱俺跞纹?、成長期、成熟期、卓越期”四級分層,構建橫縱貫通、多維聯動的班主任研修體系,幫助班主任聚焦核心素養更新育人理念,突破各發展階段的瓶頸,提升專業能力,促進自主良性發展。
二是片區級層面,各校基于區位特點、互相協作,形成發展共同體,夯實團隊研修力建設,發揮片區內優秀校、牽頭校的統籌規劃、示范引領、聯絡協調職能。
三是校級層面,以地區教育部門培訓內容為引領,以片區展示交流活動為載體,以本校班主任帶班育人實踐中的現實問題和實際困惑為基礎開展針對性的校本培訓?;诎嘀魅螏О嘤藢嵺`的真實案例,通過啟發式、反思式研修模式,幫助教師厘清學生成長規律、反思自己帶班育人實踐的同時,引導他們基于自己的育人實踐構建具有可行性、個性化、科學性的問題解決策略和方法,培養反思的實踐者。
(3)微觀層面—強化校本教研,構建學校班主任研修新格局
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實踐證明,校級班主任培訓是班主任專業成長的重要路徑。目前,小學德育干部輪換快,不同學校對校本培訓的認識和實施分化大,校本培訓工作參差不齊。通過指導校級創建“班主任導師團”“班主任工作智囊團”“班主任工作坊”等,建立班主任成長共同體,發揮團隊研修的合力,引領班主任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在校本研修中,應堅持“規范動作”與“自選動作”并舉的原則,既對班主任提出統一性的要求,又發掘班主任的創造性潛質。例如,“綜合+菜單”式的校本研究,由專家提供“培訓菜單”,讓班主任“自選內容”;“自定義研討+專題講座”的研究方式,讓班主任將實踐中反思、提煉出的問題歸結起來,進行沙龍式的研討,針對問題,邀請專家進行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專題講座;舉行班會課的同課異構。
2. 聚焦育人實效,打造“班主任學習共同體”
實踐中,團隊研修模式和集體智慧促成長的專業發展思路,成為助力這些班主任快速成長的密碼。那么,如何激活班主任自主成長的內驅力。
(1)以制度化促學習共同體建設,保障團隊教研順利實施
一是集體研修制度。凝聚集體智慧,挖掘制約班主任帶班育人“本質的問題”,立足班主任面臨的問題情境,通過預防式培訓、過程中引導干預、問題解決后總結反思等方式,立足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其自主發展內驅力。
二是學習分享制度。圍繞班主任帶班育人實踐中的典型案例,通過“典型問題是什么、為什么、要什么、怎么辦”的內容梳理,形成“實踐—反思—再實踐”的行動模式,引導班主任加強對實踐問題的理性認識,及時更新帶班育人理念,豐富和完善個人的帶班育人實踐,提升班主任履職能力和專業素養。
三是聯絡員制度。每個研修團隊均確立一名組長,及時收集團隊教師的培訓訴求或專業成長需求,同時反饋培訓要求和完成各項任務的組內督導。
四是及時反饋制度。每次研修活動后明確研修任務,并設置任務完成時間節點,及時反饋,提高研修效率的同時,也督促參訓班主任及時梳理、反思和總結,內化培訓成果。
(2)“三級教育導師團隊”促進團隊發展
培訓教師不局限于各級專家、研修員,還要積極吸納處于各發展期的優秀骨干班主任。其中,專家主要是帶班育人理念引領、方向引導;研修員在專家的高位引領與班主任工作實踐之間建立理論與實踐的鏈接,幫助班主任內化理論,積極以先進理念和理論指導實踐,并在不斷反思中,將經驗總結凝練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帶班育人方法、策略和模式,同時,不斷挖掘班主任帶班育人實踐中的個性化問題,開展個性化指導,實施跟蹤式培養,滿足即時性需求;優秀骨干班主任主要從帶班育人理念、成功經驗、有效做法等方面為參訓者開展良好示范,參訓班主任可以從這些優秀班主任的案例中反向追溯他們的帶班育人理念和有效實踐。
(3)研修課程系列化建設,指向班主任專業成長體系
學校通過建立初任班主任、成長期班主任、成熟期班主任、卓越班主任培訓體系,鋪設班主任專業成長的道路,形成優秀班主任從成長、成為名家到發揮示范作用的完整鏈條。以班主任專業成長階段為基礎,以能力診斷為依據,根據班主任的不同成長需求,遞進式設計中小學班主任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強化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系統性,強調基于能力診斷,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核心能力劃分層次、設計培訓課程,促進班主任專業化發展。
學??梢試@班集體建設、學生發展指導、教育溝通協調三項核心能力設置班主任培訓專題,并對每一個專題培訓進行系列設計?;诎嘀魅喂ぷ鲗嵺`,學校針對不同能力水平的班主任需求,將班集體建設核心能力劃分為管理班級專業技能、發展班級專業技能和班主任的領導力。例如,針對提升管理班級專業技能,開設班級的組織機構、班級制度的制訂與執行、班級評價體系的構建、班干部隊伍建設、學生輕微違紀問題的教育等課程;圍繞發展班級專業技能,開設班級活動的規劃與組織、建設班級文化、班級小團隊建設、主題班會的設計和實施等課程;圍繞班主任的領導力,開設班主任的目標管理、班主任的威信建立、家校共育的策略設計等多個專題,為班主任的專業學習和持續發展提供有效支持。
3. 聚焦平臺建設,發揮優秀班主任示范、引領、輻射作用
(1)典型引路,發揮骨干作用
學校確定“發現典型、扶植典型、宣傳典型、表彰典型”的工作思路,通過加強各類班主任工作室的團隊建設和專業培訓,以及對歷屆參加基本功展示活動的優秀班主任的指導,深入研究其成長規律和專業成長路徑,發揮典型引路的作用,用身邊典型帶動青年教師的成長,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發揮名師、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形成比學趕超的生動局面,在典型示范和價值引領的過程中,打造多類別、多類型班主任共同體建設,帶動班主任隊伍共同成長。
(2)搭建平臺,彰顯成長風采
學校要將各級班主任基本功培訓和展示活動、骨干班主任評選活動等作為載體,創新開展小學班主任培訓工作。通過以賽代訓、以訓促學、以評促建、以建促改,幫助班主任在展示交流中形成共識。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
責任編輯: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