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巖峰 高明軍
曾經,聽廣播是大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廣播具有較強的伴隨性,而且信息發布及時,加之主持人頗有感情的解說,深受大眾的喜愛。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電視、手機的普及,廣播一度受到冷落。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私家車輛的增多,交通廣播節目的伴隨性特點又得到充分發揮。那么,如何更好地滿足受眾的需求,找準著力點,增強節目的新聞性、服務性、地域性都是交通廣播節目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當然,無論哪個著力點都需要節目記者和制作者準確把握市場動向,運用新媒體技術,生產出切實滿足受眾需求的廣播節目。
交通廣播在整個廣播節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對推動交通行業的改革與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而在新媒體時代,各種各樣的新型媒體對傳統廣播電臺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顯著的影響。
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便攜式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到新鮮資訊。相較于廣播電臺的信息傳播方式,網絡媒體的信息傳播優勢顯然比較突出,人們獲取信息的習慣也因此在發生著改變,廣播電臺的聽眾流失越發嚴重。除此之外,廣播電臺在新媒體環境下也面臨著網絡電臺和網絡音視頻軟件的沖擊,比如近年來發展非常快速的蜻蜓FM、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等網絡電臺,它們借助網絡優勢,推出很多制作精良的音頻節目,甚至給用戶提供了回聽功能。這點顯然是廣播電臺所不具備的優勢,因而迅速擴大了影響力,嚴重擠壓交通廣播的生存空間。
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的網約車平臺也對于交通廣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以前出租車司機大多是交通廣播電臺最為忠實的粉絲群體,但是一些如滴滴、滴答等網約車平臺也上線了節目收聽功能,搶奪了廣播電臺中的出租車群體。另外,私家車群體也在漸漸脫離交通廣播電臺,這就又進一步擠壓了廣播電臺的生存空間。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下各種各樣的新型廣播媒體、網絡電臺對交通廣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也讓交通廣播電臺的粉絲數量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因此,交通廣播電臺要積極進行轉型,走出一條適合自身實際需求并且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通過在節目中加入大數據技術,借助龐大的信息數據挖掘了解廣播節目的市場動向,全面掌握聽眾喜好,依據聽眾需求打造出個性化的交通廣播節目,順應廣播市場的發展。
堅持為受眾服務的理念。 對于交通廣播電臺來說,提供既高效又優質的服務是在新媒體時代牢牢站穩腳跟的核心和基礎。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時代人們瀏覽獲取信息的習慣出現了重大的調整,而交通廣播電臺也要從之前的信息發布平臺向未來的服務型平臺轉變。
以寧夏交通廣播為例,節目多年來始終堅持為受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將其作為緊密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該電臺以愛心公益活動為抓手,利用好自身信息傳播優勢,幫助社會中的困難群體,積極解決社會問題,不斷傳播正能量。通過組織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拉近了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受眾的信任感和黏合度。比如寧夏交通廣播開設《愛心護考》《溫暖回家路》等一系列公益節目,為廣大受眾群體提供免費公益服務,既贏得了社會的良好口碑,又提高了自身的商業價值,實現一舉多得的良好局面。
以寧夏交通廣播紅絲帶《愛心護考》公益節目為例,該項活動已經連續組織多年,而且深受廣大考生、學生家長以及整個社會的熱烈好評。每年中高考期間,寧夏交通廣播就發揮自身優勢,與地方交通部門合作,播報中高考當天的路況,提醒廣大司機和家長注意出行路線,避免影響考試。對于一些緊急情況、突發狀況,他們會積極聯合各相關部門協調人力物力來解決,給考生們提供緊急幫助,也為維護好考場周邊的交通秩序提供重要幫助。一些出行不便或者家庭困難的考生還能通過節目組預約到愛心司機,保證不耽誤考試,此舉贏得了眾多贊譽。多年來,寧夏交通廣播堅持開展紅絲帶《愛心護考》活動,目前在他們的帶動下,包括眾多的私家車車主、社會上的一些愛心企業和社會團體,都加入到了整個公益活動中,對于實現高質量公共服務做出了重要貢獻。
再如《溫暖回家路》活動,該活動是由寧夏交通廣播與銀川市公安局、交警隊聯合組織。從2013 年開始,寧夏交通廣播就連續組織《溫暖回家路》的公益活動,當時春節火車票購票難的問題很嚴重,于是節目組和鐵路、公路等交通部門群策群力,為廣大返鄉群體搭建回家平臺,也關注了一些春節堅守崗位的群體,講述他們的故事以及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和高度好評。隨著影響力越來越大,更多的熱心人士和社會團體紛紛加入到這個活動中,為春運返鄉人員提供公益服務。在整個春運期間,寧夏交通廣播的主持人在現場和交警、公安人員通力配合,密切關注春運的實際現狀,通過直播連線,把交通實時狀況和春運返鄉情況向聽眾們進行反饋,也給廣大返鄉人員的出行提供了及時的指導。后來隨著交通出行的便利,自駕出行的人越來越多,于是寧夏交通廣播就聯合公安局、交警隊,在銀川市當地設置多處返鄉車輛便民服務站,為所有返鄉過境自駕群體提供免費的食物補給、醫療補給以及車輛檢修維修等公益服務,讓所有行駛在春運路上的返鄉人員都能夠順利、安全回家。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雖然人們把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互聯網上,但是交通廣播仍然可以通過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獲得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傳統媒體利用自身影響力統籌資源,發揮出自己的優勢,通過組織各種公益活動有效聯系社會,發揮牽線搭橋的作用,最終實現反饋社會、回報社會的目標。
充分突出自身特色, 穩定和提高收聽率。 在新媒體背景下,交通廣播充分突出自身優勢,運用好本土元素,積極傳遞信息并制作出高質量的節目,這也是穩定和提高收聽率的必然選擇。交通廣播只有立足于本地,服務于本地,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設計節目,比如融入一些地方風俗、民俗文化、民情民意、社會生活等內容來制作廣播節目,既傳遞積極向上的內容信息,又表現出媒體的接地氣。
寧夏交通廣播根據地方實際情況,抓住地方特色,推出了方言廣播劇《的哥哈喜喜》等一系列以當地風俗人情為背景的節目。節目開播已有十余年,塑造了廣大司機朋友喜聞樂見的的哥“哈喜喜”和“夏莉莉”的形象,他們以方言的形式展開對話,向聽眾們分享司機和乘客的故事、生活日常等,講述發生在寧夏大街小巷的大事小情、普及各個領域的政策等,以廣播劇的形式把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常聽的事兒、常做的活講給人們聽,表現出強大的親和力與濃郁的地方情,該檔節目從開播以來就深受好評。
寧夏交通廣播也非常重視呈現地方地域特征,把地域劣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節目緊緊圍繞寧夏本地新鮮事兒,在上下班發布最新路況信息,發布最新交通信息等。寧夏交通廣播還與當地交警部門聯合,在每周固定時間段向廣大聽眾講解交通法規、交通維權糾紛的處理等,及時解答聽眾的提問,使節目更具有服務性。每天7:30-19:00 逢整點發布最新道路交通狀況、旅游氣象、航空、鐵路、公路客運、物流等生活服務信息,并隨時插播突發事件和最新交管信息,擁有《一路同行》《紅綠燈·方向盤》《984 車友俱樂部》《時光漫步》《樂行者》 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節目。
充分運用科技技術, 增強受眾黏合度。以廣播電臺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不能只將自身定位為內容流水線上的一個環節,而是要積極擁抱新媒體時代,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利用先進的云計算、大數據技術,能更好地整合信息與分析信息,能更加精準地推送信息,憑借新技術獲得的傳播效果要遠遠強于單純依靠內容獲得的傳播效果。
人工智能技術、5G 技術等一系列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夠更加精準地發掘受眾需求,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又能夠做到快速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比如能夠及時抓取不同時間段的聽眾們的年齡情況、興趣偏好等,進而采取有目的性和有針對性的信息推送。比如寧夏交通廣播根據當下受眾的生活節奏調整節目播出時段,在上班和下班城市人群通勤的高峰時間段及時推送有關交通出行、生活或者服務類的節目,而在晚上8 點到11 點推出休閑娛樂、音樂類的節目,給那些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提供一個放松身心、愉悅心情的空間。在上午或者下午的其他時間段則提供一些新聞資訊。此外,還通過后臺投票對節目進行調整,結合受眾的職業、年齡段、收聽喜好不斷調整和優化節目編排,實現了良好的收聽率。
交通廣播電臺在新媒體時代也要重視多元化發展,積極運用新技術新科技,提升影響力和覆蓋面。除了通過傳統的收音機車載電臺播放節目外,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來傳播節目。除此之外,交通廣播電臺還可以把節目進行二次加工,重新策劃、重新包裝,推出系列節目,在蜻蜓FM、喜馬拉雅FM 等一些音頻應用上播出,利用這些音頻應用軟件廣泛的受眾群體資源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提高廣播頻率的傳播力。當前,寧夏交通廣播已與各大音頻平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受眾可以在喜馬拉雅FM 上收聽或者回放,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上訂閱新聞內容,也可以在視頻號上參與直播,其明星節目《的哥哈喜喜》 也上架了多家應用軟件并做到了音頻的持續更新,提升了節目對不同人群的覆蓋。
廣播節目視頻化是寧夏交通廣播不斷探索的突破方向。2022 年制作的《音畫里的鄉村》,是寧夏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中心以節目創新創優為契機,通過“廣播+ 視頻平臺”音視頻同步直播的方式呈現出的一檔節目,通過“鄉村振興”融媒直播活動,讓嘉賓走進直播間,和主持人一起與網民、粉絲進行互動展銷,記者在產品原產地發回直播感受,展示出寧夏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形象,不僅深入展現了寧夏鄉村振興工作突出成就,而且帶動了節目創收。該節目榮獲第六屆廣播超級碗“助力鄉村振興活動獎”。
要加強品牌營銷,做好規劃設計。加強品牌建設,做好品牌營銷,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這是展現品牌效應、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強整個品牌價值的重要舉措。從廣播電臺角度來說,在新媒體時代要加強品牌營銷的設計與規劃,不斷提高節目質量,不斷推出更加新穎獨特的交通廣播節目,打造自身良好的品牌效應。
每年12 月2 日是 “全國交通安全日”,寧夏交通廣播都會策劃大型直播活動,每年都設計不同的主題來展示交通行業的方方面面,為廣大受眾提供了解和感受交通行業發展的機會。2021 年則以“守法規知禮讓,安全文明出行”主題,突出“安全”和“文明”主基調。活動現場通過視頻連線采訪了銀川交警在疏堵保暢、石嘴山交警在推動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固原交警在農村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典型事跡,多方面呈現了各地交管工作的特色和亮點。再如2022 年聯合自治區教育廳、公安廳等為全區中小學生獻上一堂交通文明安全課,直播中不僅有交通安全知識宣講的內容,還對征集來的中小學生的文明交通作品進行展示和評獎,吸引廣大學生和家長參與其中。在直播過程中,主持人與參與節目的受眾進行密切互動,通過網絡直播與粉絲一對一進行溝通,在直播中對受眾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或者將其留言或者評論運用到節目中,使受眾得到較好的節目體驗,與節目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系,也實現交通廣播的多元化經營和發展。
在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臺只有敢于創新、主動創新,才能夠抓住發展機遇,鞏固原有陣地,開辟新的發展空間。雖然交通廣播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下受到了多方沖擊和挑戰,但是實踐經驗證明,交通廣播只要能夠有效結合自身特點,抓住地方實際情況特色,提供更加優質和高效的媒體服務,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有效拓寬新渠道,就一定能夠使自身以一種更加健康良好的態勢實現更好的發展,就能夠在新媒體時代下不斷鞏固自身的地位,最終開拓出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