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富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人大工作研究室 浙江臺州 318000)
脫貧攻堅,需要堅持不懈的精神。大陳島墾殖隊隊員在墾殖場實踐中敢為人先,堅持大膽嘗試、積極探索,銳意進取,用創新的智慧書寫著一個個墾殖場上的奇跡,充分展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精神風貌。脫貧仍然是我國目前的重要任務,為了完成這個重大使命,應積極發揮創新精神,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勇于創新,善于出奇招,敢于破難題,真正用創新思維引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同時,充分調動貧困戶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探索,大膽實踐,勇于突破思維定勢和傳統經驗的束縛,在脫貧攻堅中走出一條各具特色的路子。
如今,我們正處于兩個一百年的交匯時間節點上,在這個重要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需要依托民營經濟的重要力量,發揚大陳島墾荒精神,推進民營經濟再次創造輝煌,為高質量發展強國建設繪制新時期民營經濟藍圖,為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吹響號角。總結了16字的大陳島墾荒精神,落腳點是要求打造新時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國。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進一步創造民營經濟新的輝煌,發揚大陳島墾荒精神變得更加重要,我們不能因為已經取得成績而驕傲,而應將其作為一個新的起點,翻篇歸零再出發,砥礪前行再續新篇,書寫我國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墾荒傳奇。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十四屆一次會議中鄭重的提出:黨中央應該持續貫徹并堅持“兩個不動搖”“三個不變”的政治方針,關注民營企業的重要作用,激發民營經濟的重要價值,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堅定信心,輕裝前進,大膽開拓,實現民營經濟良性發展。
2022年我國政府的相關報告也針對民營經濟提出重要的發展方針,并表示應通過多樣化的扶持和激勵政策,進而實現民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突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隱性風險和壁壘,應對民營企業有信心,給民營經濟發展的信心,促進民營經濟的持續發展。激發民營企業的大陳島墾荒精神,制定明確的制度方針尤為重要。
為了進一步落實民營經濟的持續創新發展,“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16字大陳島墾荒精神一直引領著臺州市廣大干部群眾,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的殷切囑托。進一步深化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發展政策,豐富了民營經濟發展的內涵,使民營經濟發展方向明確,策略更具有針對性,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艱苦創業的精神引領民營經濟的優質發展。大力弘揚大陳島老一輩墾荒隊員不等不靠、艱苦創業的精神,始終保持改革開放初期的那股勁,拿出我國勞動人民的“硬氣”,越是艱險越往前走,心無旁騖地干、奮斗地干,投身新墾荒,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艱苦創業、大力創新作為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第二,以奮發有為的精神引領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弘揚老墾荒隊員飽滿的工作熱情,以忠誠堅守初心,以擔當使命,堅持新發展理念,注重對于風險的防范,關注我國七個重點的千億產業,進而實現現代服務產業、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高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平臺,進而實現民營經濟進一步的持續發展,創建民營經濟發展的新高度。
第三,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帶領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大力弘揚老墾殖員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無限熱愛的優秀品德,汲取信念力量,永立墾殖場接續墾殖場,深化“最多跑改革一趟”,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在“謀幸福”中創造人民群眾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四,以開拓創新精神引領民營經濟優質發展,善于化“危”為“機”,加快實施5G+、物聯網、區塊鏈等新基建項目,關注信息化、數字化的發展,加強綠色節能、關愛生命健康等方面順應時代發展的新興產業和未來主流產業,以新的增長點為重點內容,加強創新和重點發展內容的功能性,進而實現以新時期民營經營為核心的發展強國戰略。
現代科技、經濟的持續發展給我國民營企業的再創新高提供了必要保障和支持,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發揚大陳島墾荒精神對于幫助我國民營企業的持續發展、克服困難提供了必要保障和精神支持。
除了國有控股企業、外資企業、臺資企業及其控股的企業以外的經濟形式,都稱作民營經濟,民營經濟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包含的內容很多,其中個體經濟就是民營經濟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近年來,個體經濟的數量不斷增加,對于全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其能夠促進經濟的穩定發展、幫助國民就業、為人民提供更多的實惠等方面。個體經濟的發展情況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民營經濟的發展和趨勢,從我國個體經濟的實際發展數據來看,我國個體經濟中的商戶數量為1.15億戶,在我國整體民營經濟中占據2/3的體量,幫助3億人口解決了就業問題,并成為提供社會服務和高品質商品的主力軍,彰顯了我國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活力,民營企業創新質量明顯提高。
以河南省阿爾本服裝有限公司為例,在政府的扶持下,該企業擁有創新科技的資金和動力,其董事長吳麗霞在當地大陳島墾荒精神會議上針對企業的發展及成就這樣描述:“目前,公司新產品研發中心及數字化生產車間建設項目都在按計劃推進中。”從2022年初,截至目前,河南省阿爾本服裝有限公司已經擁有了3項專利發明,42項實用型新型專利項目。另外有800多個關于生產管理的創新發展小程序。同時,每天都能通過大數據技術收集到在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60萬條以上的數據,切實實現了生產創新過程中數據化管理。河南省阿爾本服裝有限公司只是我國民營經濟中的縮影,代表著我國在不斷蓬勃發展的民營經濟精神。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并且促進創新創造。中國民營企業創新投入持續增長,發明專利數量和質量不斷取得突破。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達69.6萬件,在國內前十大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據7席。如今,民營企業正在發揮自己的優勢,凸顯其大陳島墾荒精神,并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持續穩定發展。在社會功效方面,不僅促進了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而且做好了民生服務,實現就業穩定有力,民營企業吸納就業能力持續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指出,“我們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時給予支持,在民營企業遇到困惑時給予指導。”為進一步落實此政策,全國各地積極推進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幫助企業輕裝前進。以浙江省湖州太平微特電機有限公司為例,從其研發中心負責人處得到相關數據,2022年公司在此項政策的推進下,實現累計研發費用和扣稅金額累計達1500萬余元,增值稅留抵退稅、出口退稅超500萬元。這些優惠性的政策和扶持使浙江省湖州太平微特電機有限公司能夠擁有足夠的資金推進自主研發工作的開展,并取得了卓越成績,截至目前,浙江省湖州太平微特電機有限公司已經擁有20多項國際、國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項目,100多項國家(省市)科技成果。一系列的稅費扶持政策,鼓勵企業研發技術,招攬人才,堅持走科技創新的路子。從我國整體來看,僅2022年,我國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4.2萬億元。從企業整體規模來看,中小企業的數量占比較多,也是我國增減稅費的主要對象,通過我國稅務部門的統計顯示,合計優惠金額超過1.7萬億元,占整體稅費規模數量的40%,2022年最終幫助80%的商戶不用繳費,極大減輕了中小民營企業的稅務壓力,促進了中小民營企業的持續發展。
財政金融政策協同發力,企業資金血脈得以暢通也是目前我國在黨的二十大和大陳島墾荒精神推動下的重要發展趨勢,深圳市中科領創實業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黃敏針對金融政策的協同助力進行發言時提出:“深圳市中科領創實業有限公司從微眾銀行拿到500萬元額度,可以隨借隨用,而且還可以用存款積分兌換降息券,既方便又實惠。”“我們現在還在申請相關政府部門的貼息,這樣的話資金成本就會低一些。”“有了銀行的資金支持和政府的幫助,今年我們加大了研發投入,同時大力開拓新的市場,2023年2月,我們跑了8個城市,和50多家客戶交流洽談,意向訂單達數千萬元。”這是深圳市中科領創實業有限公司取得的成績,也是我國民營經濟大陳島墾荒精神的重要體現。
總的來說,黨的二十大以后我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和改善金融服務,對民營小微企業加大扶持力度。2022年,普惠小微貸款的余額接近24萬億,授信戶數超過5600萬戶,企業融資成本持續降低,民營企業獲得了更多創業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提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發展契機,也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人民所肩負的使命也不同。但是無論如何,居民和商戶都應遵循時代需求,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猶如接力跑,時代的重擔已經責無旁貸地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要汲取“大陳島墾荒精神”與時俱進、歷久彌堅、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扛起使命,繼往開來,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把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作為新時期墾荒事業的重中之重,建設優質發展強國的新成就,為我國“兩個高水平”篇章增添新的色彩。在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發揚大陳島墾荒精神推進以下幾方面工作的開展。
我黨無論在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始終把艱苦創業作為克難而進、百折不撓的制勝法寶。大陳島的墾荒精神閃耀著勞動創造世界、奮斗成就幸福的光芒,時刻感召著一代代我國人民,為建設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當前,我國已經發出了打造新時期民營經濟優質發展強國的動員令。大力弘揚大陳島老一輩墾荒隊員不等不靠、艱苦創業的精神,始終保持改革開放初期的那股勁,拿出中國人的“硬氣”,不畏艱險,心無旁騖、連續作戰,投身新墾荒,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艱苦創業創造民營經濟無愧于新時期的輝煌業績。國家政策的激勵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動力,作為民營經濟中的一員,應堅持吃苦耐勞、持續創新精神,大力發揚大陳島墾荒精神和主人翁意識,推進企業發展,為民營經濟的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夢想不是等來的,而是拼出來的。”行百里者,半九十而已。大陳島的墾荒精神,閃耀著敢為人先、敢闖敢冒的光芒,始終感召著一代代我國人民通過奮發圖強進行新的創業創新。在發揚大陳島墾荒精神的過程中,也不應摒棄傳統的墾荒精神,充分發揮人民和商戶的創新精神和熱情,發展民營經濟的過程中應該發揚積極創新、吃苦耐勞、積極上進的精神,要有時代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秉承推進民營經濟實現持續創新的精神。以忠誠堅守初心,以擔當堅持新發展理念,突出防范化解風險,進一步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化危為機、勇于奮進,做強七千億產業,加快培育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爭取高能級平臺和優質項目,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努力譜寫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的絢麗篇章。在互聯網時代,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們不能再孤軍奮戰,要推進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實現團體化共同發展,順應我國整體發展戰略的要求,充分發揮個體在民營經濟中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對我黨忠誠,對人民忠誠,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是每名共產黨人都應具備的重要優良品德。人民是衷心于黨的人民,我黨也應忠于人民,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我黨和我國人民的發展事業就是依靠成千上萬忠于人民的黨員鑄造起來的城墻。大陳島的墾荒精神,閃耀著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光芒,時刻激勵著一代代我國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新長征,繼續推動民營經濟發展。要大力弘揚老墾荒隊員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無限熱愛的優秀品德,汲取信念力量,永立墾荒接續墾荒之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有我”的歷史擔當,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和銳氣,以對人民負責、為地方發展擔當的態度,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政治囑托,堅決扛起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的歷史重擔,瞄準建設新時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國的目標,深化“最多跑一趟”改革,踐行“五心”“媽式”服務,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在“謀幸福”中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堅信每一個民營企業都是民營經濟中的一員,每一名員工都是大陳島墾荒精神的踐行者。
實現共同富裕是大陳島墾荒精神的質樸價值追求,這種追求反映在對艱苦自然環境的改造,以及其中的無私奉獻、奮發與自主創新。與其說改革創新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解的刷新,不如說改革創新是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回歸,馬克思主義經典文學從來都將物質的確定效果放到毋庸置疑的基本影響力上。改革創新中進一步發展、提煉出的大陳島墾荒精神,自始至終都對物質全球的更新改造作為第一目標和第一抓手,并且在這一全過程中持續提升自我,變成激勵臺州、浙江甚至全國各地的重要精神財富。這在一方面展現出精神對物質的巨大的反向效果,另一方面也昭示了其自始至終不會改變的根本,即精神是對物質全球的投影,其自始至終體現出人們對物質全球的效果。大陳島墾荒精神是對更新改造物質全球、提高物質全球的最形象化和最準確的表述。
大陳島墾荒精神造成并致力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實踐活動,自始至終將老百姓對物質文化日常生活的要求擺在第一位,這就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極大成效,也打下了實現共同富裕先行的牢固基礎。在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引領下,臺州以民營經濟為最大優點和提升口,打造出承重發展戰略高新科技力量的高能級平臺管理體系和現代產業集群,將經濟社會發展推上新臺階。大陳島墾荒精神又是我國人民理想境界的形象化反映,其進一步弘揚和展示了臺州老百姓在追求完美方面的主動精神,變成創設共同富裕先行的強有力保證。
首先,要學習精神本質,夯實理論和觀念基礎。共同富裕先行,顯而易見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過程,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重任、頑強必勝信心,落實大陳島墾荒精神“艱難自主創業、奮發圖強、甘于奉獻、開拓創新”的精神本質;其次,要承傳精神信念,推動改革創新和自主創新實踐活動。大陳島墾荒精神是浙江創新意識的體現,其不但是海島墾荒的創舉,更體現在臺州發展民營經濟、促進底層民主化、自主創新金融業改革創新等實踐活動中。推動臺州共同富裕先行,要在改革創新上多花時間和精力,重視高新科技文化自主創新,加強技術創新,實現知識產權自主可控性。重視體系體制自主創新,先行先試先探尋,推動多方位改革創新深度發展。重視社會事業自主創新,更要達到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最后,要弘揚精神內涵,展示出擔當和無私奉獻特性。山的硬氣、海的闊氣、水的靈氣、人的和氣共同催生出臺州人勇于開拓創新、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站在新時期新征程的臺州人,終將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之偉力,牢記主席的殷切囑托,擦亮民營經濟“金名片”,以擔當和無私奉獻譜寫“兩個先行”的宏偉篇章。
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引領民營經濟優質發展和新時期強國建設。大陳島的墾荒精神閃耀著創業創新的光芒,時刻感召著一代代我國勞動人民以改革創新為引領,引領民營經濟發展。要大力弘揚老墾荒隊員以舍我其誰的敢作敢當的精神、善作善戰的本領,善于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加快實施5G+、物聯網、區塊鏈等新基建項目,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逐漸發展壯大形成新的發展動力,努力實現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相信我們都擁有創新能力,都擁有創新的動力和精神,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定這種信念,踐行這種精神。創新無小事,任何的創新都可能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動力,任何的創新都可能成為偉大創新的基石,踐行大陳島墾荒精神人人有責。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奠定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礎的重要一年。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民營經濟健康優質發展,必將為新的發展格局構建注入強勁動力和新的活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支撐。大陳島墾殖隊成員堅持不等不靠不要,不畏艱險,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頑強拼搏精神,創造了墾殖場上的突出業績,充分展示了我國人民的吃苦耐勞精神。決勝脫貧攻堅,需要基層扶貧干部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充分發揚艱苦奮斗和艱苦創業的精神品質,努力克服脫貧路上的艱苦條件,與群眾同甘苦、共進退,做到知難而進。同時,積極引導貧困戶改變消極散漫的精神狀態,堅守勤勞致富的信念,增強其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
我們有理由相信,“艱苦創業、埋頭苦干、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一定會奏響時代最強音,一定會為我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高質量的新時期民營經濟發展強國起到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