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靖 吳建梅 陳宜娟 楊坤 鐘艷
1成都市新都區婦幼保健院中醫婦科,成都 610000;2成都市溫江區中醫醫院針灸科,成都 611130;3成都市溫江區中醫醫院婦產科,成都 611130;4成都市新都區婦幼保健院院辦科,成都 610000;5成都市新都區婦幼保健院人事科,成都 610000
剖宮產術是挽救產婦和圍生兒生命的有效方法,隨著我國生育管理政策的轉變以及2021年最新發布的“三孩”政策,我國高齡孕產婦數量和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的孕產婦數量顯著增加[1]。剖宮產手術后產婦由于手術打擊、麻醉藥物影響、術后疼痛活動受限等原因很容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如腹脹、腹痛、排氣排便困難等消化道癥狀,嚴重者甚至出現腸梗阻、腸粘連,從而影響進食、睡眠、切口愈合及機體康復,延長住院時間,加重醫療負擔[2-4]。剖宮產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一直是產科圍手術期研究的重點。基于中醫外治技術,結合患者情況,術后予以中藥熱奄包,利用熱氣將藥包中的中藥揮發作用于患處,從而起到治療作用。刺激腧穴能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止痛、調理氣血的效果,促進剖宮產產婦術后腸道功能恢復[5-7]。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中醫外治技術預防剖宮產術后腹脹中藥熱奄包的療效。
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成都市新都區婦幼保健院的1 000例剖宮產產婦納入研究,將全部入院患者按就診順序編號,采用SPSS軟件進行隨機化分組,分成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500例。對照組年齡24~34(28.26±3.95)歲,體質量55~72(62.21±1.23)kg;治療組年齡23~35(29.30±4.28)歲,體質量57~71(62.25±1.27)kg。(1)納入標準:病例為成都市新都區婦幼保健院剖宮產產婦;年齡 20~40歲;配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2)排除標準:1周前使用過促進胃腸動力相關藥物者;由直腸、結腸器質性病變所致腸道狹窄引起的腹脹、便秘者;繼發于非手術原因的腸梗阻者;合并有其他胃腸手術者;全身或局部藥物過敏史者。(3)剔除標準:資料不全者影響療效及安全性評價者;納入后發現不符合納入標準而被誤選者;用藥過程中不配合治療者。兩組剖宮產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成都市新都區婦幼保健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理審批號:K2021-01)。
對照組予以縮宮、液體補充、翻身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茴香熱奄包。茴香熱奄包組成及使用方法:小茴香170 g、木香100 g、厚樸100 g、肉桂70 g、當歸70 g、大黃35 g按比例配制,各藥研粉布包(15 cm×10 cm),置于蒸鍋上加熱約10 min,溫度40~50 ℃時取下,用溫水擦凈臍窩附近區域,將布包敷于臍窩上30 min,每次間隔4 h,12 h更換藥物1次,1周為1個療程,持續使用1個月。
(1)安全性指標。觀察兩組產婦出現的不良反應狀況包括全身性反應及局部皮膚不良反應。(2)療效性指標。①主要觀察指標:兩組產婦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②次要觀察指標:兩組產婦術后腹脹評分、胃腸疾病中醫證候療效評分、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感染、腸梗阻、尿潴留);③其他觀察指標:兩組產婦術后住院時長。(3)隨訪。對已顯效病例進行胃腸功能情況的隨訪觀察,隨訪時間以出院時間為起點,1個月1次,共3次,以電話或微信形式進行。
(1)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將腹脹分為4個等級。0分:無腹脹;2分:輕度腹脹,腹平軟,腹壁張力小;4分:中度腹脹,腹部膨隆,腹壁張力增大;6分:重度腹脹,腹部膨隆,腹壁張力極大。(2)采用胃腸道癥狀分級評分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評估患者接受干預后的胃腸道癥狀。將無癥狀、癥狀較輕、中度癥狀、癥狀嚴重分別對應記為0~3分,分值越高癥狀越嚴重[9]。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產婦治療干預后皆未出現全身性反應及局部皮膚不良反應。
表1 兩組剖宮產產婦術后主要觀察指標比較(h,)
表1 兩組剖宮產產婦術后主要觀察指標比較(h,)
注:對照組予以縮宮、液體補充、翻身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茴香熱奄包
首次排便時間58.64±5.55 50.12±4.62 26.326<0.001組別對照組治療組t值P值例數500 500腸鳴音恢復時間21.25±2.32 15.47±2.14 41.434<0.001肛門首次排氣時間25.75±2.78 17.32±2.75 49.168<0.001
治療組產婦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兩組剖宮產產婦術后腹脹評分、胃腸疾病中醫證候療效評分、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產婦術后腹脹評分、胃腸疾病中醫證候療效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治療組產婦術后住院時間為(3.9±0.7)d,短于對照組的(7.2±1.4)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7.143,P<0.001)。
對兩組治療已顯效產婦進行隨訪發現,治療效果較好,均未出現復發及不良反應狀況。
我國是世界上剖宮產率最高的國家,許多產婦因醫療需求、心理原因等因素選擇剖宮產,但剖宮產存在許多危險因素以及并發癥[10-11]。產婦術后由于二氧化碳進入機體極易出現腹痛、腹脹,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在做手術的過程中使用了麻醉劑,導致腸道蠕動功能緩慢而引起脹氣,出現肚子脹痛的現象[12-13]。而產婦產后虛弱,常規醫藥治療會對患者身體產生額外負擔。
中醫學上,本病屬“腸結”“關格”“腹脹”等范疇。《理渝駢問》記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故本研究著重于中醫外治法。中醫外治療效獨特、作用迅速,包括針灸、熏洗、敷貼等方法,且治療范圍遍及內、外、五官、肛腸等科[14-15]。近年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學者發現中醫外治法在剖宮產術后腹脹的防治中效果顯著。中藥熱奄包屬熱敷法,具有活血化瘀、鎮痛行氣、溫經散寒的功效,可通過熱敷下腹部,使血管擴張,幫助藥物活性成分滲入體內,直達病灶,療效理想[16]。本研究采取中藥熱奄包法來預防剖宮產術后腹脹,中藥熱奄包療法是將加熱好的中藥包放在患者患處或是能起療效的穴位上,通過奄包的熱蒸氣使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又可通過熱蒸氣促使奄包內中藥內離子滲透到患者病痛之處,起到治療的目的,且溫里藥大多味辛、苦,中藥熱奄包很好地解決了患者服藥難、不愿喝的問題[17-19]。本研究使用的茴香熱奄包中包含了小茴香、木香、肉桂、厚樸、當歸和大黃。小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膀胱、胃經,具有溫腎暖肝、行氣止痛、和胃的功效;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肺經,具有行氣止痛,調中導滯的功效;肉桂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肝經,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厚樸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肺、大腸經,具有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的功效;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大黃性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和心包經,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20-22]。多味中藥共同發揮治療作用,利用茴香熱奄包的溫熱達到溫經通絡、調和氣血、祛濕散寒的作用,有效預防產婦剖宮產術后出現腹脹等現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產婦主要癥狀、腹脹評分、胃腸疾病中醫證候療效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5),進一步驗證了使用茴香熱奄包能有效促進產婦術后胃腸道功能的恢復,預防腹脹發生。
本研究通過觀察產婦干預治療后以及出院后隨訪發現,治療組產婦并發癥情況及不良反應狀況皆未出現,可見,基于中醫外治技術應用中藥熱奄包治療預防此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治療,促進產婦術后愈合,縮短住院時間,節省費用。
作者貢獻聲明蘇靖: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采集、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統計分析;吳建梅:采集數據,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指導;陳宜娟:指導;楊坤:支持性貢獻;鐘艷: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指導